“张爱玲热”:吃错了药
1995-08-22王斌斌
王斌斌
如今,文坛上颇有一些人主张文学的“低调”,强调作家的所谓“世俗关怀”,并且动辄抬出张爱玲作例证,把张爱玲当作因“世俗关怀”而成功的典范,眼看着张爱玲又在大陆热了起来。我觉得,这真有点像吃错了药。
在一般的意义上,张爱玲确乎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某种值得珍视的经验,但更提供了某种值得吸取的教训。在当前的文坛上,作家们的“世俗关怀”十分发达;“小男人文学”和“小女人文学”都颇为繁荣;多少带点张爱玲味的“文学喷嚏”和“文学哈欠”齐声作响;脂粉气,不仅仅在一些女性作家身上阵阵散发,也从一些男性作家那里扑鼻而来……这一切,其实都说明,对于当前文坛来说,首要的不是借鉴张爱玲成功的经验,而是吸取张爱玲失败的教训。
严格来说,我们只能就每一个作家自身的具体情况,就其可能取得的成就与实际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差距来谈论一个作家的成功与失败。以这种眼光看张爱玲,可以说张爱玲是一个失败大于成功的作家。在张的创作中,堪称精品的成功之作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部中篇小说《金锁记》。现在一些吹捧张爱玲的人,喜欢抬出傅雷为张爱玲张目,似乎傅雷当年也是一个“张迷”,这真是混淆视听。傅雷当年是在对张爱玲的一片叫好声中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长文的。傅雷的文章,与其说是在赞美张爱玲,毋宁说是对她的当头棒喝。在文章中,傅雷仅仅只对《金锁记》给予了热情的肯定,而对张的其他作品,甚至对《倾城之恋》也做出了严厉的批评,对当前正在刊物上连载的长篇《连环套》,傅雷的批评更尖锐,预言它“逃不过刚下地就夭折的命运”。傅雷认为,“心理观察,文字技巧,想像力”在张那里“都已不成问题”,但“这些优点对作品真有贡献的,却只有《金锁记》一部”。傅雷说,如果没有《金锁记》,自己根本不会对张的其他作品“批评得那么严厉”,并且“根本也不会写这篇文字”。在傅雷看来,如果没有《金锁记》,张根本不值一提。从《金锁记》中,傅雷感到,张是有才华的,是可能取得更大成功的,但她未能取得本应取得的成功。于是傅雷为她查病因。傅雷指出,“技巧对张女士是最危险的诱惑”,认为张有玩弄技巧之弊,使得作品“结果变成了文字游戏。写作的目的和趣味,仿佛就在这花花絮絮的方块字的堆砌上。”针对张爱玲,傅雷又指出,“聪明机智成了习气,也是一块绊脚石。王尔德派的人生观,和东方式的‘人生朝露的腔调混合起来,是没有前程的。它只能使心灵从洒脱而空虚而枯涸,使作者离开艺术,离开人,埋葬在沙龙里。”傅雷的这些论述,我觉得简直可视作是针对当前文坛而发。傅雷在张爱玲那里查出的病灶,也在当前文坛很严重地存在着。傅雷又告诫张爱玲,要么“摆脱那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要么干脆“痛快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这些话,真令我击节,我觉得这非常准确地打在了当前一些作家,尤其是一些女性作家的“七寸”上。综合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难道不可以说,张爱玲之所以未能取得更大成功,不就缺少一种深邃的“艺术情怀”么?不就因为缺少一点超越世俗的“人文关怀”么?而这种缺失,也正是当前文坛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种时候,却闹腾起一股“张爱玲热”,真有些“乱弹琴”,本来大泻不止的文坛,却弄来这么一大把巴豆。
对傅雷的批评,张当时是不接受的,写了一篇为自己辩解的文章,题目叫“自已的文章”,取意于“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的俗语。但30多年后,张本人对当年的《连环套》一类作品,做出了远比傅雷更严酷的自我批评,说“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一路看下去……连牙齿都寒飕飕起来,这才尝到‘齿冷的滋味……”当然,到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注:就在本文发表之际,惊悉张爱玲近日在美国辞世,深感遗憾和惋惜。笔者写此小文,纯属针对文坛目前现状所感所发,而非针对张爱玲本身。不管如何,作为作家,张爱玲的创作自有其独特光彩,也值得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