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对中国青年的承诺
1995-08-22
新年,我们要对读者许愿。
我们面对的是数亿中国青年,是拥挤在历史的转弯处,稚嫩的双肩背负着社会转型期所有的兴奋、希望、痛苦、迷惘,冲向新生点的青年;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天生好动又极易被浮躁空气所搅动,于是,率真、美好、高尚的灵魂及追求进步和光明的本质,有一部分被掩盖,被忽视,甚至被误导被扭曲了。既然年轻人的内心深处涌动着精神追求,那么,我们何必再去赶热闹,何不把“精神服务”作为对世纪之交的青年的承诺呢?
在我们看来,为青年作精神服务,就其社会背景而言,在于时代的艰苦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就其现实需要而言,在于帮助青年深刻地了解自身和尽快地适应社会,从而成为有用之材成功地跨越世纪。
青春是人生的早晨。度过儿时的蒙昧,犹如一觉醒来,蒙胧之中不免向自己发问:我是谁?我身置何处?以后进入社会,便有“我”的人生道路和目标选择,“我”与相关人和事的关系等等,而且似有排遣不尽的烦恼。回答这方面的内容,是我们杂志绵延不绝的话题,五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那一次影响力非常巨大的人生问题大讨论。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又汇聚到了一个历史性关口:如果说十多年前,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对“文革”和极左的东西的否定,引起社会生活深刻变化,从而引发了“潘晓”一代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那么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刻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年。当代青年,对于自己归宿和命运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青年》当尽朋友之谊,在青年朋友人生道路的紧要处,能不鼎力相助?只是需要把文章做得真正贴近青年,贴近生活。
帮助青年了解自身,根本目的是要帮助青年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尽好社会一员的职责;也需要促使社会了解和认识青年,发挥青年的作用。《中国青年》责无旁贷地要当好这个“媒介”,为青年的业绩鼓与呼,为青年的意愿鸣与号。
为青年提供“精神服务”,应该是健康的、向上的;同时,还应该是切要的、及时的。青年仅仅了解自身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社会,调整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特别在社会急剧变化之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社会心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审时度势。青年并不仅仅由于年轻,就对新的生活一定理解。
青年喜欢公开化,我们把我们的宗旨和谋略公诸于青年,开年就作以上承诺,不知年轻的朋友“买帐”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