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阪神大地震中的中国外交官

1995-08-22蒋丰

中国青年 1995年4期
关键词:侨民神户总领事馆

卷帙浩繁的历史书籍将增添一项新的记录:公元1995年1月17日清晨,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死亡者达5200人以上。

本文,试图给这段荡击震撼了亿万人心灵的历史留下一个“中国式”的注脚。

第一批走向灾区的中国外交官

晨曦微露。当肆虐的地震之魔悄然袭击睡梦中的神户的时候,毗邻的大阪也蒙受“牵连”而剧烈地抖动起来。年近60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领事、教育室室长梁宝杰正欲翻身起床,却突然感到像被人捉弄戏耍一样,身不由己地跪在床上随着震波而上下颠簸。稍后,他冲到楼下查看厕所的水管、大厅里的大钟、会议室里的两台放映机,确认安然无事后又到楼里的阳台查看天线是否倾倒。当他看到天线巍然挺立、街头也不见日本人影的时候,心里才算踏实了一些。

这位前后已经在日本工作了12年的外交官返回寝室,再也睡不着了。他打开电视,开始察看一般性灾情报道。几小时以后,电视荧屏上不断显现出来的灾情与现场令他坐卧不安。他让负责阪神地区留学生的领事魏能涛立即与神户的中国留学生联系。但是,此刻已经没有这种可能了。

上午10点钟,他们给北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发电传,报告了基本灾情。当时,中国留学生遇难的数目还不清楚。下午,国家教育委员会从北京回电,对受灾的留学生表示慰问,并要求“尽快查明遇难人数”。梁宝杰和他的同事们整整一天都坐在电视机前,眼看着灾情的发展,想着那里有几千名中国的留学生和就学生,心急如焚。他们不断地拨电话,又不断地无可奈何放下电话。

18日清晨,大阪总领事馆举行了紧急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以总领事刘智刚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还成立了以梁宝杰为组长的中国留学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焦虑不安的梁宝杰从领事馆回到教育室后,立即与魏能涛领事商量:“我们到现场去看看学生吧!”当时,路已经不通行了,怎样才能走通呢?

中午,教育室接到一个来自神户的求援电话,说他们正在兵库县厅避难,面临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的困境。“再难,我们也要闯一闯,去帮助他们一把。”梁宝杰果断地决定。

买水,买面包,买方便面。当晚7点,梁宝杰、魏能涛、李伯华(负责华侨事情的领事)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开车驶向神户。

这是第一批走向灾区的中国外交官。他们心中牵挂着身在异国灾区孤立无援而热切盼望祖国亲人的留学生和侨民!

日本警察三次放行

车上路不久,就被日本警察拦截下来。从大阪到神户的道路禁止一般车辆通行。梁宝杰下车,和警察交涉:“我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领事,我们现在要去现场了解中国留学生和侨民的情况。”警察看看他的证件,再看看小轿车的牌照,挥手放行了。

一过此关,好像入无人之地。轿车开得飞快。可是,过了尼崎、四宫以后,道路便堵塞得水泄不通了。一小时,只能移动5公里。深夜11点钟,轿车开到三宫时,又被警察截住:不许通行!心急如焚的梁宝杰再次下车交涉,出示身分证,说:“我们要去县厅,了解留学生和侨民的情况。”警察又放行了。

梁宝杰他们先奔兵库县警察局,警方负责人内疚地说:“实在抱歉,现在搜集情报非常困难,我们知道的死者名单已经贴在墙上了。”

他们转身来到墙前,看见了卫红、沈一春等遇难者的名字,心中又罩上了一层痛苦的阴影。

他们又开车到兵库县县厅,在县厅大楼里上上下下找了几个来回,也没有找到给他们打电话的留学生。事后,梁宝杰才知道那几个留学生当时正在县厅的职员宿舍避难,一直等他们到凌晨4点。时至记者采访梁宝杰的时候他还非常痛心,为自己没有能够及时帮助这几位留学生而内疚自责。

尔后,他们到中华同文学校看望避难的华侨。当时,已经是19日凌晨1点了。梁宝杰等3人不让值班人员唤醒他们,拿着手电筒悄悄地环绕走廊,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看望因困倦而入睡的人们。值班人员说:“现在,这里收留着101位中国人(包括华侨和留学生)和50位日本人,你们是第一批来看望他们的中国政府官员。”

接着,梁宝杰提出去人工岛,因为那里的留学生会馆里集中居住着40多名中国留学生。轿车开到通往人工岛大桥面前的时候,又被日本警察拦截下来。还是这位梁宝杰,下车后和警察交涉,提出“我们要去看本国的留学生”。很快,警察决定放行。

3次,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的轿车受阻。3次,日本警察把拦截下来的中国驻大阪领事馆的轿车重新放行。这当中所蕴含的意味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答案并不复杂:有谁能够阻拦一个国家的驻外官员在危难时刻前去看望自己的国民呢?

建立救援接待站

留学生会馆里共有19位留学生正在开会,危难之际,人们最盼望得到的是来自祖国的援助。现在,电话不通,情况紧急,情绪激昂的留学生正在大喊:“总领事馆不管我们了!”“国家教委不管我们了!”突然,门开了。人们一下愣住了,房屋内瞬间鸦雀无声。看看梁宝杰等3个人,看看指向凌晨3点的时针,在场的人眼睛都湿润了,有的人竟“呜呜”哭了起来。

留学生们纷纷要求总领事馆帮助解决困难,有的要暂离岛回国避难,想买价格优惠的飞机票;有的因为临近考试,想让总领事馆直接与教授商量解决办法;有的要求总领事馆与大阪入国管理局协商,在再入国签证上提供方便……梁宝杰他们把这些要求一一记录下来,并且保证“全力以赴帮助你们”。

19日清晨6点,梁宝杰等3人开车回到大阪总领事馆。他们在沙发上稍微打了一下盹后,就参加了8点钟在总领事馆里举行的汇报会议。会议决定:帮助中国留学生撤出危险地带。首先,在西宫北口建立临时中转站,同时在那里代中国人募捐;其次,在总领事馆教育室建立接待站,让中国留学生暂时在这里避难;第三,调关西地区各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会负责人来大阪组织救援。

接着,领事馆与东方航空公司电话联系,对方很快答复:提供优惠价格——从大阪到上海,单程2.4万日元,双程4万日元,随时保证座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从大阪到上海,单程和双程机票价与东方航空公司提供的价格相同;从大阪到北京,单程3万日元,双程5万日元,随时保证座位。

救援,还需要钱。梁宝杰建议:停止举办预定的春节联欢晚会。将中国大使馆已经汇来的准备举办晚会的40万日元用于救济受难的学生。总领事刘智刚当场拍板同意。从领事馆返回教育室的途中,梁宝杰和魏能涛进行了采购,买了50公斤大米、半筐咸菜、半斤大酱。非常时期,糊口最重要,只好采取非常的办法。

梁宝杰发火了。

18日晚上,从神户出来的两名留学生来到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

19日,从人工岛上撤出来的20多名留学生也来到这里。其中,大多数是公费留学生。

教育室里热闹异常。有的说:“梁老师,你去帮我买一张飞机票吧!”有的说:“梁老师,你给我的教授打个电话吧!”有的说:“梁老师,你帮忙给大阪入管局联系一下吧!”梁宝杰沉着脸不吱声,肚子里却火冒三丈。

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没有人动手,只有人在问:“到哪里吃饭呀?”当然,也没有忘记说那句话:“总领事馆就是我们的家。”梁宝杰还是不动声色。

见此情景,又有学生开始议论了:“这个梁老师和昨天在岛上的表现判若两人,一点都不像是祖国的亲人。”

军人出身的梁宝杰实在按捺不住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直言快语地说:“你们说我翻脸不认人,说我心里没有你们,算你们说对了。我现在心里就是没有你们。神户目前还有1000多名中国学生,其中有600多人生死不明,我心里能不着急吗?你们已经来了,已经进入安全地带,我为什么还要惦念你们呢?现在这里有粮食,有菜,你们自己不肯动手,还要发牢骚,这种行为在战争时期是要被关禁闭的!你们承认总领事馆是你们的家也好,不承认也好,今天你们吃、住在这里,就说明领事馆是你们的家!”

对一位来自海南省地震局的公费留学生,梁宝杰也动情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地震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应该抓住良机,认真研究。这种研究成果,不够你吃一辈子,也够你吃半辈子的。”对方无动于衷,执意要回国。梁宝杰一拍桌子,说:“你回家期间的生活费是要扣除的!”

采访时,记者问梁宝杰:“你这样做,不怕得罪人吗?”他爽快地回答:“不怕。当年,胡耀邦、赵紫阳、李鹏那里都接到过控告我的信。共和国如果不信任我,就不会让我在日本工作12年。”

难怪,有人说:“梁宝杰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中国外交官。”

日本阪神地区大地震以后,不仅驻日本阪神地区的中国外交官及时伸出了救援之手,国内政府也十分重视,前后几次捐助:向日本红十字会捐献了1000万日元;向当地侨民捐献了1000万日元,还捐献了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的食品,后来又捐献了相当于人民币300万元的物资。与此同时,国内政府还发来了各种慰问电,及时设立了留学生及侨民家属查询电话,全力组织遇难留学生及侨民的救护工作……

阪神地区所有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于是有了刻骨铭心的共识:危难之际,还是祖国、也只有祖国才是远方游子真正的坚强后盾。

(摄影:蒋丰)

猜你喜欢

侨民神户总领事馆
中国政府批准阿根廷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神户人民不养牛
《全球化下的侨民战略与发展研究
——以美国、爱尔兰和印度为例》出版
中韩友谊之树长青——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国庆日招待会侧记
台当局改称“华侨”为“侨民”
新中国初期新疆阿富汗侨民“入籍”问题述论
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关于日本神户市“南京町”认知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