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头非法医疗广告

1994-12-30

祝您健康 1994年7期
关键词:行骗江湖患者

沈 志

有病岂能滥投医

常言道,有病滥投医。这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在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此言则大为谬矣!

事实证明,有病滥投医既带有盲目性,又带有冒险性。一些庸医巫医江湖医,正是利用了某些人的愚昧无知,才有了安身立命的条件和施展骗术的空间。君不见街头招摇过市的祖传秘方,把那些身患疾病的信男信女们骗得晕头转向,既延误治疗,又钱财两空。

一位来急诊的老者,自述饮了自制的药酒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检查时发现病人严重心律不齐,伴发左心衰,确诊为患性乌头碱中毒。原来老翁患腰腿痛,某日发现有治腰腿痛启示,如获至宝,花高价买回药材,如法炮制、泡酒而饮。不期事与愿违。产生上述症状。抢救三日总算转危为安。老翁遭罪耗资事小,还险些丧了性命。

另有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服用庸医提供的“瓜蒂散”治疗失眠症。此药一经白开水送下,便觉飘飘欲仙,继之呼吸急促,意识不清。抬入急诊室后,出现呼吸突停,血压下降,心音微弱的垂危状态。医生护士蜂拥而上,升压、人工呼吸、解毒、脱水、利尿、对症治疗。抢救数日,才算保住性命。

某君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然而其夫人听说有一“大师”能彻底治疗此病,故擅自停药,请“大师”带功治疗。谁料几天后病情急转直下,该君终于魂归西天。

一少女患颈部淋巴结核,不到医院求医,却盲目口服治“鼠疮”的“验方”,越治越糟,最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意识不清,呼吸困难、无尿。其家人把病人送入医院,经分析该药的主要成分是红矾。虽抢救几日,少女终因医治无效死亡。

上述病例告诉我们,有病滥投医的古老观念再也不能沿用了。劝君有病击医院详细检查,对症用药。切不可把希望寄托在江湖医生的“神丹妙药”之上了。

(王惠卿)

综合治理必有成效

既然是“非法”的医疗广告,当然应该坚决予以制止,对那些行骗情节严重且造成恶性事故的江湖游医。必要时还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凡是已经受骗受害上了当的患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揭发;知其行骗内幕或线索的人也要及时举报;而工商、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一定要责无旁贷地维护群众利益,对江湖游医给以严厉打击,决不能姑息迁就。罚款了事,要视情节轻重绳之以法。

旅馆业或私人住房主,对游医骗子不要开绿灯、藏垢纳污、给他们提供行骗欺诈的场所。

新闻宣传机关应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撕下那些所谓“老军医”、“洋名医”、“宫廷秘方”、“三代祖传”的外衣,还骗子们狰狞面目!让广大群众从中受到启发教益,提高警惕,不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江湖游医们在一无场所、二无行骗对象的条件下,便如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处,结果只能卷起铺盖回老家去!

(蔡琼鹤)

游医坑人可投诉

白癜风患者蔡某,前不久依一则街头广告就医,结果病未治好,脸却更“花”。蔡某虽然气愤,却不懂“告发”。据医政部门的负责人说,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但遗憾的是他们很少接到此类投诉。

患者受害为何不愿声张?一是羞于启齿。轻信游医的患者,大多认为自己的病“见不得人”,一旦治疗失败,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咽;二是不懂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措施,不知道对坑人的街头游医也可到当地卫生局医政处检举、投诉。医政部门因无具体的投诉对象,致使查处工作困难重重,一些街头游医因此失去约束,进一步危害社会。

(臧继全陈贵宝)

荒唐的“偏方”有碍正规治疗

有位小女孩惠有癫痫病,发作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十分痛苦,其父携女去一“特色专科门诊”求治,每次花二三百元领点“药”,直到花去近万元还未见效。“医生”黔驴技穷,竟说每周要吃一只纯白的草公鸡才行。还有的患者吃了类似香灰样的“药”,肚子疼得直打滚。

医学专家分析说,游医们治癫痫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患者服用过量的镇静药,但用久了,给正规治疗设下了障碍。此外,癌症、不育症亦属疑难病症,虽然江湖上的各类“偏方”数不胜数,但可信度极低,广大患者切切不可上当受骗。

(金岩)

猜你喜欢

行骗江湖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谨防借“新冠疫苗”行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警惕借“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行骗的不法行为
爱的江湖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