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癌症

1994-12-30刘洪兰

祝您健康 1994年7期
关键词:致癌物质防癌癌变

刘洪兰

癌症已成为目前导致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这三大主要疾病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癌症。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癌症已经跃居三大死因疾病之首。其原因在于,许多致癌因素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发展,日益增多。例如环境中存在的某些病毒、放射线;工业生产带来的空气、水源污染物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偏食、饱食;激烈竞争带来的精神紧张,人际关系紧张;高节奏生活使人们食用加工食品的比例增多,与此同时也食进了加工食品时添加的防腐、保鲜、着色、调味等化学物质;以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催熟、促长、杀虫等农药也会残留在粮食、水果、蔬菜之中。进入我们体内。因此我们必需清醒地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癌症。这里介绍的是美国和日本的防癌生活、饮食措施,以供借鉴。

一、美国防癌饮食6项措施

1、控制脂肪摄取量。摄入量控制在摄入总热量的30%以下,即每日食取的动植物性脂肪不超过1.5两。

2、控制食盐摄取量。

3、节制饮酒量。

4、不吃霉变、腐败、受农药污染的食物。尽量选食新鲜的自然食品。

5、不吃用炭火烧烤的食物。炭火烧烤的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

6、每日进食水果、蔬菜、粗制谷类。

二、日本防癌措施12条

1、不挑食,摄取平衡的营养。主食与副食的比例是2:3;副食中动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蔬菜的比例是1:1:3。

2、不要总是重复吃一种食品(特别是加工食品)。反复吃同一种食物时,其中的有害物质会不断积累达到较高的浓度,经常变换食品种类,交叉进食就等于分散、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刺激频度,减少发癌的危险性。

3、适当控制饮食。俗话说:“肚子八分饱,不用把医生找。”这的确是一句科学警言。动物实验也证实这一点。过食导致肥胖,引起各种成人病,脂肪摄取过多会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

4、不过多饮酒。酒精反复刺激口腔、咽喉、食道。容易诱发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饮酒的同时抽烟,等于雪上加霜。饮高度酒时最好兑水稀释。

5、戒烟或减少吸烟。吸烟的害处除容易引起肺癌外,还容易引起口腔、喉头、食道、胃部癌变。而且吸烟量越大,始吸年龄越早,危害性也越大。据统计。每日吸烟25支以上的男性比不吸烟的人喉头癌发病率高90倍,肺癌发病率高6倍。戒烟5年以后这种差别可消失。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男性,其妻子比丈夫不吸烟的女性,肺癌的发病率高2倍。因为制售香烟的利税高,所以出现了一方面提倡戒烟,一方面增加烟草生产的矛盾现象。

6、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和纤维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以及黄绿色蔬菜有预防肺癌、膀胱癌、胃癌和喉癌的作用。维生素c能抑制癌细胞增殖。纤维素促进排便,能预防结肠癌。维生素C、E能抑制某些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因而能防癌。

7、不吃过咸、过热的食物。食盐不是致癌物质,但当其他致癌物质使胃粘膜细胞发生癌变后,食盐有促进癌变细胞发展的作用。每日的食盐量控制在10克以下,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病,还可减少胃癌发病。热饮、热食有利于食管癌和胃癌的发展,应避免热饮、热食。

8、不吃烧焦的食物。特别是直接用炭火烤焦的肉、鱼,含有致癌物质。熏制的食品也不宜常吃。

9、不吃霉变的食物。特别是霉变的花生、玉米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有可能引起肝癌。

10、不要过度晒太阳。日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可能造成皮肤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发生癌变,引起皮肤癌、黑色素瘤等。

11、心情愉快,劳逸适度。长时间疲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不畅时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癌症。最近研究发现,整天坐着的人患结肠癌的较多。所以劳逸适度还应注意增加适当的运动,锻炼体质,调节情绪。消除疲劳。

12、经常洗澡,保持肌肤清洁。对预防皮肤癌、阴茎癌、富颈癌很有益处。

总之一句话,致癌因素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既不要惊奇紧张,也不要麻痹忽视。通过掌握科学的生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接触致癌的有害因素,通过适当锻炼、营养、休息,就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致癌物质防癌癌变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每位女性都该懂的防癌重点
老年人更应注意防癌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排汗真能防癌吗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