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
1994-12-29果培厚徐放生
果培厚 徐放生
正常新生儿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肛温在36.2~37.8℃之间。腋下温度超过37℃或肛温超过37.8℃即为高热。
新生儿发热分为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两种:生理性发热见于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多。剧烈哭闹或吃奶以后,也可能使体温升高。
另一种情况是脱水热,主要指生后2~3天,母乳分泌不足,又没有及时喂水,致使体内脱水,体温升高。病理性发热包括外胚叶发育不全,家族性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产伤性血肿或骨折后的吸收热,新生儿尿崩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最多见的还是感染性发热,各种细菌、病毒、原虫类引起的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脐炎、肠炎等,都可引起发热。感染性发热和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多所致的发热最常见,又最需要鉴别。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过高时。患儿大多情况良好,精神反应没有明显改变,食欲好,大小便正常,皮肤红,手足热,腹部温度低于手的温度,肛温与指温差减少。由感染引起发热时,患儿精神反应差,不爱玩,食欲下降,大小便改变,皮肤较苍白。手足较凉,腹部温度高于手的温度,肛温与指温差较大,如温差大于1.6℃,提示发热由感染引起。
新生儿发热的处理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以保持在22~25℃为宜。因包裹过多所致,只要松解衣服,体温很快就会降至正常。脱水热时,轻症只要喂些水就可以缓解,重症需要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为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以温水擦浴,水温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和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骤降,造成不良影响。各种退热药在新生儿时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应慎用。
生理性发热,只要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恢复,不必到医院击,如果怀疑感染性发热,或反复发热时,一定要带患儿到新生儿科医生那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儿保温能力差,发热的患儿只要稍加处置,体温就会恢复正常。切不可因体温恢复了,就麻痹大意,应该用上面提到的鉴别内容,对患儿进行全面的动态观察。相反,患有严重疾病的患儿,体温往往不升或由发热转为体温不升的同时,伴有精神反应差,不哭,不玩,食欲下降。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儿的精神状态较单纯发热更能反映新生儿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