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个贾鸿鸣
1994-08-24唐晔
唐晔
今天,人们对我们的党员干部的认识出现了一个不小的误区: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如果为政不廉,人们可以“理解”;而廉洁奉公者被认为不是“傻瓜”便是“迂腐”。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到底企盼什么样的“公仆”?请看——
1990年6月的一天,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一位农民到贾鸿鸣副市长家去告状,当他循着门牌走进一间50年代盖的简陋平房,看到室内粗糙的水泥地面上爬行着蚂蚁,灰暗的墙面尽是裂纹,屋中除了堆起来的书籍,竟无冰箱和一件像样的家具,他一时怀疑自己走错了门:“这会是贾市长的家吗?”当时贾鸿鸣不在家,老母亲和妻子正在剥土豆芽,这位农民惊讶地问:“市长还吃生了芽的土豆?都啥时候了,我们农村人都不吃它啦。”他没有等贾鸿鸣回来就告辞了,临走时说:“市长住的房子连一个普通工人都不如。这个状我不告啦,我也不骂共产党啦。”
几年后的今天,已调任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的贾鸿鸣的住宅已被列入危房并即将拆除。一个在省会城市和省直厅局领导岗位上工作了11年的干部居然成了拆迁户,在今天不能说不是一条新闻。
正当人们对党风的好转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的时候,贾鸿鸣的事迹被新闻界报道出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为我们的党依然有贾鸿鸣这样严以律己、为官清廉的干部而感到欣慰。“家徒四壁立,官清马骨高。”沈阳市一位退休老同志给贾鸿鸣寄来这副条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播音员在含着热泪播放了贾鸿鸣的事迹后,一定要亲眼见见这位好干部。
但是,社会上对贾鸿鸣的评价并非一致。当多少人为贾鸿鸣的事迹而感动得流下热泪时,却有人沉默不语,或不屑一顾,甚至说他所以如此是“观念陈腐”“沽名钓誉”。于是,围绕贾鸿鸣引起的争论,再一次反映出人们对党风的真正好转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贾鸿鸣是一面镜子,是廉洁与否的参照物。他的存在,对一些人的威胁甚至超过了那些印在文件中的规章条文。
1991年初,正当贾鸿鸣准备为太原人民再干几件实事的时候,他却被迫辞去了太原市副市长的职务。诚然,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工作调动当属正常现象,但是,这次工作变动来得过于突然,人们和他都感到困惑和不解。既然是“组织调动”,作为党员,他无言地顾全了大局。同年4月18日,在太原市八届六次人代会上,代表们从议程上意外地看到了贾鸿鸣的辞职报告,代表们震惊了,落泪了!在表决贾鸿鸣的辞职报告时,只有少数代表举手同意,当主持人宣布“通过”时,全场气氛骤然紧张。有代表站起来指出,这项决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时,立即博得许多代表的掌声和欢呼。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代表们的努力失败了。
其实,围绕贾鸿鸣的争论并不复杂。有人说,如果承认贾鸿鸣这样自甘清贫的干部是模范,那么,一些人无疑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为官不清,为政不廉。贾鸿鸣这时是一面镜子,是清廉与否的参照物,他的存在,对一些人的威胁甚至超过了印在文件中的那些规章条文。
有人怀疑贾鸿鸣的真实,这在今天并不奇怪。腐败现象的蔓延,危及着人民的信念,当一个个腐败堕落分子被公开曝光时,人们的惊讶常常转瞬即逝,甚至视其为自然。而当贾鸿鸣这样生活清苦,严以律己到近乎“刻薄”的干部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却惊异于他的存在。在老百姓中,有一种对干部分类的说法:一种是能干不捞——可敬;一种是能捞不干——可恨;一种是不干不捞——可悲;还有一种是能干能捞——可以理解。捞与不捞决定着对一个干部的评价,在那被今天人们推崇的“理解”二字中,透露出来的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如果这一说法是现实的,那么,人们的这种“宽容”,是否可以认为廉洁奉公,是人民对领导干部的一种奢望呢?
贾鸿鸣的生活境况和态度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还是如一些人所说是沽名钓誉?记者也带着疑问,不顾女主人的劝阻,“闯”进了贾鸿鸣家的后院和厨房。这里“一目了然”,全部的家当只有两口腌着咸菜的大缸、一张使用了近30年的圆桌和几个长短不齐、高低不一的木凳。记者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贾鸿鸣很平静地讲了两点:“第一,我和爱人都属工薪阶层,三世同堂,而且孩子是自费上学,不搞‘外快,生活也只能是这个水平。第二,作为领导干部,生活清苦些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提醒自己,还有一部分人民没有脱贫,从而记住自己的责任。”
贾鸿鸣讲的可以说是事实,也可以说不是事实。因为他在太原市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整整8年,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有许多机会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他却“故意”放弃了:假如他在上任之初,不必要求同胞妹妹和弟弟回朔州老家,而在太原安排工作;假如他把母亲(一位1923年参加革命的烈士的女儿)的农村户口按政策及时转入太原市,而不必让她吃多年的议价粮油和副食;假如他在担任市招生领导小组组长时对两个女儿“高抬贵手”,或者同意某些单位提出的定向代培,而不必让她们去自费上大学;假如他对一些工作人员和单位送来的奖金和劳务费及实物表示默许,而不必“较真”,为一张邮票、两节电池之类的东西也要分文不少地掏自己的腰包;假如……那么可以肯定,他的生活水平要比现在高得多。而这一切,似乎既没有什么不合理,也没有违反什么纪律。可是贾鸿鸣却偏偏没有这样去做,相反,他却“利用权力”,把可以分配到市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的女儿安排到地处偏僻的市郊一所学校,当了一名普通教师,至今整整6年;年已26岁的女儿虽已领取了结婚证,却因没有住房而无法完婚。省里拨给省新闻出版局一个晋升工资指标,以奖励政绩突出的干部。经民主评议,“非贾莫属”,可是他却写信给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坚决不要!又“利用权力”,把这一机会让给了扎扎实实工作的局老干部处负责人。
为了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形象,为了向世人展示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本色,贾鸿鸣宁可放弃一家三代人可以轻易到手的利益,这就是他的“沽名钓誉”!
只有廉洁,才可以真正奉公。
有人说贾鸿鸣观念陈旧。
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献身,克已奉公,是我们的党自创建之初便立下的奋斗准则,至今已70余年,风云变幻,世事沧桑,这一准则依然如真金不减其光泽。
贾鸿鸣说:“廉洁奉公,它不是一个该不该这样做的问题,而是党章早已明确规定了的,是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共产党员这4个字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廉洁,才可以真正地奉公。
“观念陈旧”的贾鸿鸣,却是政绩突出,有口皆碑。
80年代初,贾鸿鸣任太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时,率先进行机关改革,坚持使用干部重在实绩,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高度评价。在调任太原市副市长后,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管教育工作,他创造了“一步到位”工作法,坚持每周到学校听一节课。1990年7月16日《人民日报》以《爱听课的市长》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并配发了《贾鸿鸣的表率作用》的评论。正是这种表率作用,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1990年太原市教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取得了恢复高考以来的最好成绩,获得4大门类、6个单科的全省10个第一名,而且在全国中小学数理化竞赛中也连连夺冠。分管卫生工作,他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精心设计,在基础差、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1990年他与全市人民昼夜奋战4个月,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团认为,太原市“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而他因过度劳累,曾昏厥过去,送到市中心医院,整整抢救了三天三夜。分管体育工作,他被新闻界誉为“体育市长”。由他一手组建的太原女篮,从没有参赛资格一直打到全国青年联赛亚军。分管计划生育工作,他把注意力放在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办实事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太原市城区的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名列全国前茅。分管文化工作,他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繁荣了城市的文化事业,太原市在全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的角逐中,每年有一名演员金榜题名,竟感动得河南省青年豫剧团副团长、著名常派传人小香玉果断辞职,来到太原。
1991年,贾鸿鸣离开了太原市副市长的岗位,3年后的今天,出任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的贾鸿鸣已进入“角色”,带领全系统职工艰苦奋斗,1993年实现利润达3467万元,连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贾鸿鸣与他的部下四处奔波,高26层的出版大厦主体工程已到10层。
看到这一切,太原市民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为贾鸿鸣感到欣慰,也为太原市感到遗憾
在太原人民的心中,贾鸿
鸣仍然是他们的市长。对于
公仆来说,来自人民的评价
才是最权威、最有价值的。
在采访中,人们经常谈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贾鸿鸣“辞职”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认为,这决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如果不能公正地对待廉洁奉公、政绩突出的好干部,不仅会冷落许多人的心,而且会损害党的形象和威望。
然而,贾鸿鸣虽然离开太原市副市长的岗位已经3年了,但是在太原人民的心中,贾鸿鸣仍然是他们的市长。他依然能收到太原市群众和干部的许多来信,向他反映问题,请求他的帮助。
在一次出差乘坐火车时,有人认出了这位已调离的“贾市长”,于是人们纷纷热情地向他打招呼,餐车师傅特意做了一碗太原面端到他的面前,动感情地说:“贾市长,这碗面不为啥,只是表表敬意。”
贾鸿鸣在太原市领导岗位工作了8年,8年中,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日。每到星期日,他照例到办公室,拆阅人民来信。他的秘书要帮他处理,他说:“人民把我们选出来,有许多事情要对我们说,写来信,如果我们不看,算什么为人民服务?”在他因劳累晕倒被人们送进医院后,太原市民闻讯来到他的病房。当他醒来时,一位中年汉子握着他的手,哽咽着说:“你不能病呀,你可要有个好身体啊。你不认识我们,我们也没有跟你说过话,但我们知道你是专为群众做事的好市长!”一位教师带来了鸡蛋,热泪盈眶地说:“今天,这点鸡蛋你一定要收下,过去老八路也吃过群众送的鸡蛋啊,你可是为咱太原市累病的呀!”
这就是人民心中的贾鸿鸣,这就是人民眼中真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