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少林与他的韩国阿妈妮

1994-08-24陆宏斌

中国青年 1994年3期
关键词:卖花少林日军

陆宏斌

“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1971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使几亿中国人潸然泪下……

在淮北平原,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也流传着一个催人下泪的故事:一位淳朴、善良的中国青年农民义务赡养一位受尽磨难的韩国“慰安妇”并至今未娶,在长达23年的光阴里演绎了感人至深的异国母子情

安徽省太和县三塔镇康庙村,是个有着1700多口人的大村子,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个人在诸多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无论干啥活,她总是把什物放在筐里或盆里顶在自己的头上;她不喜欢吃当地人习惯吃的馍馍和红薯,而喜欢吃米饭和泡菜;她的家虽然四壁空空,但拾掇得很干净……

她叫李天英,韩国人。

1971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在中国城乡广为放映,一曲“卖花姑娘”使几亿中国人为之泪下。一天,放映队来到了三塔镇,方圆十几里的群众扶老携幼赶到镇上观看。电影放映了,朴素善良的中国农民们个个泪如泉涌,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电影还没有完,一个瘦弱的身影悄悄地离开了人群,那就是李天英。她一路抽泣着跑回家,一头扑到床上放声痛哭。卖花姑娘受摧残迫害的遭遇使她想起自己的经历,银幕上的那个姑娘不就是过去的自己吗?“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尘封许久的往事被这震撼心灵的歌声勾起,她痛苦得失去了控制,嚎啕大哭着冲出门外,在大雨中呼号着:“我要回家!”“亲人们,你们在哪儿啊……

次日,村民们将精神失常的李天英送进了太和县医院。

这年秋季的一天,家住太和县旧县镇、20出头的青年农民李少林赶集来到县城。在县浴室洗澡时,听说了李天英的事,他的心一下子缩紧了,卖花姑娘给他的印象太深了,难道还有人跟她一样?

从浴室出来,李少林买了花生和糖果赶到县医院,摸到了李天英的病房。他轻轻地推开房门,见李天英痴痴地呆坐在病床上,嘴里喃喃地,不知在说些什么。他的心一阵隐痛。李少林自幼母亲去世,他从未体会到母爱的温馨,而眼前的阿妈妮,多像自己想像中的母亲啊!淳朴的他轻轻走到李天英的床前,俯下身去,说:“大妈,您若不嫌我穷,就认我这个儿子吧,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有您的……”

李天英听懂了,惊呆了,许久,泪水夺眶而出……

李天英出院后,李少林便经常到老人那里问寒问暖。不久,他用一辆板车将老人接回了自己的家。消息传出,在穷乡僻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们问李少林:“你为啥认一个外国人作母亲?”“你自己都过得紧巴,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人家认亲都找有权有势的,你倒认了个棺材瓤子!作啥?”

1972年秋,一个好心人托人捎话给李少林:“听县公安局里的人讲,你母亲以前是南朝鲜人,当过日本鬼子的军妓……”

这个消息对于李少林来说不啻为一声炸雷,他呆住了。

一个月朗星疏的夜晚,在摇曳的孤灯下,他拐弯抹角地向母亲询问起往事。掏心挖肝般的疼痛使李天英泣不成声……

李天英原名金盖华,1925年出生于韩国浦项甘浦地区。3岁时,其母亲在工厂被日本工头打死。1938年秋,14岁的她在逃荒途中与父兄走散,被日军蒙住双眼押送到中国的哈尔滨。日军强迫她换上日本服装跳日本舞,唱日本歌……

18岁那年,她被日军“分配”到山东枣庄的一个炮楼,每天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一天,她因拒绝梳妆打扮被日军毒打一顿后关进一个小房子里。半夜,在炮楼内一位劈柴扫地的李姓中国老人的帮助下,她逃出了虎口。事前,老人为她换了件衣裳,给了她一块大洋并为她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天英。

漫漫黑夜,豺狼横行,一个异国弱女子能往哪里跑呢?不久,她又被日军抓获,送到石家庄日军慰安所。以后,她又随日军辗转新乡、郑州、临汾、武汉直至香港,受尽了日军禽兽般的摧残。

20岁时,她在美军对日军的轰炸中伺机逃出魔爪,不想又落入国民党阎锡山部。不久,阎部被八路军打散,她才彻底跳出苦海,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名护士。

1947年秋,解放区军民欢送朝侨回国。她在安阳换乘火车时,因身着八路军军服,被国民党军扣押拷打,并随着南下新乡和郑州。无奈中,她与国民党军的一位司机戴永贵结婚。淮海战役时,戴永贵驾车起义。之后,她随夫到老家安徽舒城农村定居。多年的非人生活使她失去生育能力,数年后,戴永贵与她离婚。

1962年,李天英又与安徽省太和县三塔镇康庙村的孤寡老人关朝信结婚。两人无亲无故,守着一间破草房艰难地生活(1982年起,村里将他们列为“五保户”)……

夜,一片寂静。李天英哭泣着,对李少林说:“儿啊,你不要我了吗?”李少林回答她:“妈,只要儿活着,不会不要您的,您放心吧!”母子抱头痛哭。

李少林认李天英为母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收养一个当时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的人,这已经够李少林受的,更何况李天英还有一段当军妓的历史,李少林顶着难以承受的压力顽强地生活。除了政治上的压力外,他还要为生计而奔波。李天英与老伴均已失去劳动能力,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不仅种地,还要去巢湖抬石头、修水闸。1979年,他只身到千里以外的天长县长兴电灌站干临时工至今。

虽然远离母亲,但李少林的心没有一刻不在李天英的身上。在寄给老人的信中,李少林写道:“多吃些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保重身体要紧,切记!”“你想吃什么来信,我尽力买到。中秋节寄几个月饼怎么样?”“新收音机总算买到了,你们月底前一定能收到……把我寄的钱用在治病上”……儿女之情跃然纸上。每当提起李少林,李天英都感慨地说:“亲儿子又能怎样?”村民们也无不羡慕和庆幸她有了这样一个好儿子。

李少林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的母亲,而他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他每天只花5分钱的菜金,省下的钱都寄给母亲买米买药。1993年9月9日,他专程到南京市最大的邮局给韩国驻华大使馆邮寄有关母亲材料的包裹,大街小巷转了半天,才找着一家一天收费仅5元的小旅馆。吃饭时,他悄悄地躲在一边啃玉米棒子,服务员见了,破例免收他的住宿费。

笔者在他工作的电灌站见到他时,他正蹲在灶前吃饭,碗里是菜叶汤伴着几根粗面条。了解他的人告诉笔者,他有时一天只吃一顿这样的饭,为了省钱寄给他认的母亲。当地人开玩笑地说他:“少林少林,不吃肉也不娶妻…”李少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血肉之躯,怎么不想吃点肉、年过不惑又怎么不想娶个妻?但是,为了母亲,他放弃了……

儿子惦念着母亲,母亲也牵挂着儿子。李少林只有一条破被子,李天英知道后,硬是用自己种出的棉花替儿子缝制了一条又厚又大的棉被。1981年冬,李天英在家乡为儿子说了个对象,为那个姑娘烫了发,买了高跟鞋,特地送她到电灌站与李少林相亲。可姑娘一见李少林的贫穷就变了脸……

李少林是个有心人。认母之后,他就注意收集一切有关韩国以及“慰安妇”的资料。为使母亲重返故土,他曾多次与朝鲜驻华使馆联系,但无消息。

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李少林立即将此消息信告母亲。李天英激动万分:“我有娘家人了!”

1993年4月5日,乍暖还寒。李少林身穿褪色的蓝布小袄,怀揣镇政府无偿提供的600元钱和村委会提供的100元钱,挎包里装着30个煮鸡蛋和馒头以及母亲吃的药,搀着李天英上路了。村民们听说他们母子俩要去北京,纷纷出来送行,希望李天英老人能够找到亲人。

4月7日,李天英、李少林母子一路颠簸到达北京。他们找到使馆区,正在踟躇间,李天英忽然大喊着挥着手朝前跑去:“那是我们国家的旗!那是我们国家的旗……”李少林抬眼望去,前面的一幢楼上飘扬着的正是韩国的国旗。母子俩奔过去下看,果然是“大韩民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听见熟悉的乡音,看见穿着独特长裙的韩国妇女,李天英一肚子的辛酸化作涌泉般的泪水夺眶而出……

使馆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位官员说,李天英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承认自己是当年日军“慰安妇”并找到大使馆的韩国妇女。一个小时的谈话结束了。分别时,一位外交官将李天英搀到电梯口,说:“阿妈妮,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你寻找亲人!”说着,他拿出一个装有1000元人民币的白色信袋递给李天英。泪水,又止不住地从李天英的眼中流了下来。

出了大使馆李天英思绪万千。她想,自己能有今天,全靠了少林儿,他认我作母亲22年,给我治病、养活我,连家都没成,还欠了几千元的债。她下了决心,要用大使馆给的钱为儿子买一套西装。母子俩来到王府井百货大楼,李天英让售货员给儿子拿出一双皮鞋,李少林一试,正合脚,可一问价钱吓了一跳,要80多元。李少林心想,这1000元钱是母亲祖国的心意,我怎么能够用它呢?他一扭头便跑。结果,西装没有买成。

李天英终于和韩国大使馆联系上了。谈到今后,她说:“如果在祖国找到亲人,我要把儿子带走,我离不开他!”而李少林则说:“万一母亲找不到亲人回不了国,我会始终如一地奉养她。也许我的婚姻问题一辈子都解决不了,但我绝不会不顾母亲!”

1993年年末,有关李天英的消息见诸报端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一位在南京大学学习的韩国留学生的心也被深深地触动了。她叫朴宣泠。家住汉城的朴小姐曾对中、韩、日三国以及亚洲的历史作过多方面的研究,“慰安妇”一词对于她来说并不陌生。李天英,她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她的过去都是真的吗?一种对祖国同胞的关切之情在朴宣泠的心里奔腾着。她决定去寻访李天英。

初冬的一场雪使淮北大地罩上了一层银白色。当朴小姐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到李天英的家时,老人家正在做晚饭。朴宣泠一声地道的“阿妈妮”使李天英老人惊呆了,旋即,两行热泪又一次从老人的眼中淌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锅和勺向祖国的亲人扑了过去。盼到了,噩梦阻断了几十年,这一天,李天英老人终于盼来了娘家人!

有多少话要说啊!陋屋挡不住寒风的侵袭,但李天英的心是滚烫的。就这样,两个年龄、身世、背景、际遇迥异的韩国女性在中国皖北的一个小农庄里相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告别了李天英,朴宣泠又赶往长兴电灌站。在李少林的住处,她的心被震撼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农民,用自己微薄的收人奉养了一位与己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异国人,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她再次被这人世间永恒的真情所感动,被中国农民朴实无华、淳厚善良的本质所感动。她以一个韩国公民的身分向李少林表示深深的敬意。

朴宣泠准备把她在中国安徽所见所闻的一切转告给本国的民间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李天英老人。朴小姐渴望看到李天英老人重返故土,这也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但愿这一切在老人的有生之年能够实现。到那一天,韩国人民也不会忘记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李少林。

猜你喜欢

卖花少林日军
卖花歌
少林小罗汉拳(十)
卖花姑娘和小鸟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卖花歌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牛大爷卖花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Determination of the Dose of PAC in Ultrafiltration System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