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之一例
1994-07-15程映虹
程映虹
人类借语言交流思想,然而语言又最能体现人类思想之“隔”。有时彼此以为使用的是同一概念,而实际上却都不过是在自说自话。即举英语中“Tolerance”(或“Toleration”)和其汉译“宽容”为例。
“Tolerance”一词,牛津、朗曼或韦伯斯特大辞典都解作对不同于己的信仰、思想和行为的容忍或承认,其前提是任何人都具有自我判断的权利,即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适合于自己的,什么又是自己所最需要的。十七世纪英国革命中颁布的The Act ofToleration(汉译《宽容法》)即是在宗教领域对此项权利的确认,随后这种确认被及人类生活的其它方面。
被誉为“美国基督教会中首屈一指的思想家”的尼布尔,曾为Collier百科全书撰写了长达数千字的“Tolerance”的词条,将它定义为“一种和思想及行为与众不同者建立和维持共同体的品质与能力”。鉴于人类曾经有过漫长的血与火的不“To1erance”的历史,尤其是“Tolerance”首先又是在宗教生活中被确认——而这恰恰是一个最容易激起褊狭和狂热的领域,因此尼布尔称这是人类一项“来之不易的珍贵的成就”(“difficultandrareachive-ment”),其对社会和谐所具有的价值是无论如何估量也不会过高的。
再来看“宽容”。荀子《非十二篇》中有论述德行修养的一节,全文是:“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着重号系本文作者所加)。显然,《辞海》将“宽容”解作“宽恕能容人”,《现代汉语辞典》,又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新华词典》一九九三年修订本中亦为此意),是与经典相合的。
然而如此意义的“宽容”却大不同于“Tolerance”。
从以上所引来看,“Tolerance”之义已从对他人的容忍引伸为不得侵犯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自由了,是对将自我意志施加于他人的限制,其依据是人与人在人格和理性上的平等,因此是非如此不可的,不“Tolerance”是有过甚至有罪的。而“宽容”则几近于“饶恕”了,有所谓“君子不记小人过”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之意,成了一个气度和修养问题,因此全赖个人之愿意与否;做得到固然是一种美德,做不到也仍是人之常情,因为被“宽容”的对象本来就是该受谴责或至少是蔑视的。可见,“宽容”并非基于平等原则,而是发自一种长者、德者、智者、更常见的是王者的优越感。
因此,“Tolerance”到底能否译为“宽容”(除非对“宽容”另有不同于以上所引的新解)似乎还是一个问题。
笔者孤陋,不知有无比“宽容”合适的译法。这个问题虽然非方家不能置喙,但笔者总觉得既然上溯了两千多年才找到这么个词,并且自海通沿用至今,尚且不能与“Tolerance”相匹配,那么其希望似乎是比较渺茫的。
这大概便是人类思想之“隔”的一个证明。
再如伏尔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以死捍卫你发表这观点的权利”这样充满“Tolerance”精神的话,也不太像是中国古代圣哲的语言。
可能有人会说:西方的“Tolerance”是因宗教之争而来,而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血腥的宗教之争,因此没有这么个词也就不足为奇。这当然是对的。但没有宗教之争,是不是就等于没有其它“之争”了呢?在这些“之争”(如“主义之争”)中,我们的纪录又如何呢?
其实,没有对应词也许并不比自以为有,也这么译了,用了,而实际上彼此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更值得我们思考。或者说,仅仅是“隔”并不要紧,既然天遥地远,不“隔”反不正常,打通就行了,要紧的是既“隔”又“混”,一“混”就走样、变质,再要澄清就不易了,而我们不但不自觉,还常常陶醉于“古已有之”。
当然,就“混”而言,也还有无意和故意之别。
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我们不只是在字面上,而确确实实是在思想和行动上把“Tolerance”和“宽容”混为一谈,那么一方面,会有很多天经地义该被“Tolerance”的人或事得不到“Tolerance”(因为照此译法,本来就不是非“宽容”不可的),而另一方面,又会有很多不该被宽容的人或事在滥施温情以示天恩浩荡或襟怀无垠之下轻易地“一风吹”。
果真如此,那就不止是语言或思想的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