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的中国博士
1994-01-01李少华
李少华
1993年岁末。
中国科学院礼堂座无虚席,199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颁奖大会正在进行。
两代科学家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长者是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先生;年轻人中等身材,小圆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那文静、腼腆的脸孔上,有一股虔诚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活力。他才33岁哪!
他叫袁亚湘,一个貌不惊人的农家孩子,人们都有些惊讶。然而,当你深入到他成功背后的坑坑洼洼中时,你就会明白,袁亚湘是怎样摘取“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第一人的桂冠的!
为了兄长上高中
1960年袁亚湘出生在湖南省资兴市蓼江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用其父的话来说,家里已经难以糊口,却又多了一个累赘。
1973年盛夏的一个下午,灼热的阳光照射着山峦和原野。上村光秃秃的黄土山坡上走出一个挑担的少年。他光着上身,赤脚在滚烫的地上吃力地走着,古铜色的背上渗出一串串汗珠。他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跳进蓼江河中降温。
这时,河边走过来一位中年人,他望着河水中的小青年,突然喊道:“亚湘,你怎么在这里?”
亚湘从河中走上岸来,痴痴地站在中年人面前:“陈老师……”话没说完,就默默地把挑肥料的担子压上肩要走。
陈老师无限怜惜地从他肩上接过担子,抚着他湿淋淋的头发,两眼涌出了串串泪水:“你不能辍学呀!”
他辍学了,为了兄长能考上高中。
袁亚湘5岁启蒙,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对数学尤为痴迷。上3年级时,他把几个阿拉伯数字算来算去,突然发现一个秘密:整数48分别可被2、3、4、6、8、12、16、24整除,而这8个数字之和是75,;而奇妙的75又被3、5、15、25整除,它们之和又恰巧是48。他问老师,48和75是一对什么数?老师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一个8岁的儿童竟会提出教科书上找不到的问题来。
小小的亚湘够痴迷的了。吃饭时,抓了一把筷子却是在演算数学;随母种豆,豆种并没有放进母亲打好的洞穴中,而是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土垄上。也许痴迷就是灵感迸发的积累过程,年幼的亚湘总是超前地把下一学期的数学课程搞得滚瓜烂熟。老师发现他有不同一般的计算才能,便把他从4年级越升到5年级,与年长3岁的哥哥同班上课。
数学王国是那样令他如痴如醉,虽然只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9个阿拉伯数字。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解答了一个又一个难解的未知数。然而,正当他沉浸在初胜的兴奋中时,父亲给他出了一道难解的人生难题:两兄弟同时考高中是不可能的,家里无力负担。谁升高中谁务农,精明的父亲没有挑明。
这真是一道难解的题!对于袁亚湘来说,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但他要读书,强烈的求知欲使他离不开学校;哥哥年纪比他大,但接爱能力比他差,错过了机会,也许就不会再有学习机会了。
午后的浮云布满空中,渐渐地往地面上沉。此时,亚湘幼小的心灵上,正经历着一场狂风暴雨。他跑到山上,哭了不知多长时间。
昏黄的暮霭拥上了山峦,他止住了泪水想,那梦绕魂牵的学校真的与自己无缘吗?
第二天,他没有跨进校门,这正合父亲丢“卒”保“车”之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3岁的亚湘不及扁担高,却要过早地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
陈老师把肥料一直挑到田头。他对亚湘说:“你是颗好苗子,千万不能废,要想办法读书。”
亚湘觉得老师才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他有很多的话要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他“扑通”跪在老师面前,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无论如何,我要征服你!
冬去春来,在农村劳动了整整一年后,袁亚湘终于重新跨入了校门。
他毕竟是农民的儿子,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又回到了那块辛勤耕耘过的熟悉的土地上。繁重的体力劳动磨练了他的意志和毅力,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白天,他在田间地头拼命干活;晚上,他把自己关在小房里“熬灯油”,用那阿拉伯数字去编织色彩斑斓的梦。
一次,他偶然看到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连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数学家陈景润那个“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的证明,一下子上居世界领先地位,令他惊叹、振奋不已。
“我也要像陈景润叔叔那样,拿下世界第一。”这话出自一位15岁农民儿子之口,在当时谁都觉得是幼稚可笑的梦想。谁料到,时隔13年,这梦想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实。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真是天赐良机!“无论如何,我要征服你!”亚湘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
他边劳动,边复习,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多月。他成功了!他的考分远远超过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但为了万无一失,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分数线低一些的湘潭大学,他成了该校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的一名新生。从此,他如鱼得水,尽情地翱游在数学的海洋中。
在湘潭大学校史和招生简章上,有一行赫然显目的文字:湘大这座全国重点高等学府,培养了以袁亚湘为代表的一批拔尖人才……
袁亚湘不愧是湘大的骄傲。他品学兼优在湘大传为佳话。1981年,他被团湖南省委授予“湖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2年,他被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全国三好学生”称号,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湘大分了几个公费去日本留学的名额,袁亚湘理所当然是首选人物。这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了。出人意料,袁亚湘婉言谢绝了学校的好意。他说:“进入认识世界的自由天地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我现在还没拿到入场券。我相信,等我有了扎实的基础,我会到世界一流的学府去深造。”无论多少人劝说,多少人惋惜,袁亚湘仍一头扎在湘大数学楼的教室中。
录取通知0001号
1982年2月,袁亚湘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发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编号为0001。
“1”是最小的数字,这究竟是中科院本年度研究生第一位录取者,还是另有其因,笔者无法考究。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他是湘大乃至湖南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被中科院计算中心录取的研究生,能在中国一流的数学家身边学习是他的一大愿望。
他成了中国数学权威冯康教授的弟子,他欣喜若狂了!
仅用半年时间就学完了规定的所有科目,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
国际数学界知名人士来中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发现袁亚湘才思敏捷,用英语一连问了好几个数学难题,他都用英语对答如流,外国专家连声“OK!”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有本事,请到剑桥来。”
此时,中科院已有意让袁亚湘出国深造。留学有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是去美国,可以免考入学,中国提供留学的全部费用;二是去英国,入学要通过严格的考试与考核,条件苛刻,但录取后由英方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为了试试自己的实力,为了节约国家资金,袁亚湘知难而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深信,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征服剑桥的中国人
1982年11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鲍尔教授双手紧紧地握住袁亚湘的手,欢迎这位来自祖冲之故土的博士研究生。当时年仅22岁的袁亚湘心潮起伏:面前的这位导师是国际计算数学界大名鼎鼎的权威,这里曾是牛顿的摇篮。
剑桥的星期天是非常清静的。所有的商店都不营业,戏院和大部分电影院也一样。人们欢天喜地去郊外“journey”。袁亚湘却封闭了自己的外在空间,埋头在试验楼,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他只和计算机同在。有时一杯开水,几个面包,便是他一天的美餐。直到现在,袁亚湘仍念念不忘那“卧薪尝胆”的滋味。
1984年4月,剑桥大学开始了两年一次的J.T.NIGHT奖(数学学部研究生论文竞赛奖)评选。袁亚湘觉得这是检验自己学业的好机会,便递交了论文。几周后的一天,他一走进教室,同学们便包围了他,哄嚷着要他晚上举办“Party”。鲍尔教授笑着告诉他:“你获得了本次J.T.NIGHT头等奖,往年头等奖常是两人并列,这次只有你独占鳌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短短的几年里,袁亚湘先后完成了16篇具有世界水平的论文,还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在他取得博士学位之前,就被破格选进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学院任研究员。按常规,博士中的优秀者才有希望获得这一席位,通常只有教授一级的人才有资格,而袁亚湘接到聘书的这天恰好是他25岁生日。1986年5月,他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鲍尔导师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国际计算数学界权威人士深有感慨地说:“在所有的学生中,袁亚湘是出类拔萃的。”
月是故乡明
在剑桥,袁亚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是相当优越的。他有两个办公室,在全英留学生中,他是“大亨”。他的妻子已到伦敦与他团圆。这一切都散发着迷人的诱惑。
1988年9月,当袁亚湘在菲茨威廉姆学院任研究员的期限快要到的时候,好心的鲍尔导师对他说:“你的研究员任期满后,还可以继续延长合同。”导师真心希望他能留下,甚至可为他夫妻办好加入英国籍的一切手续。
夜幕降临了。袁亚湘漫步在卡姆拉河畔,细细回味在英国6年的学习和生活。今天导师提出来的选择,他认真地思考了很多。
他知道,祖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母亲在召唤他!6年来,他远离祖国和亲人,在异国他乡默默寻找、苦苦追求着的不正是“报效祖国”四个大字么?”
第二天,他非常冷静地对鲍尔导师说:“我是中国农民的儿子,在我的感情上月亮还是故乡的更圆,河水还是家乡的最甜,我要为我的国家效力。”
看到他的坚定决心,通达的导师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导师把自己珍藏的一本书郑重地递给他:“1982年,我访问你的国家时,华罗庚先生把他的这本著作《优选法》送给了我,我想,它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本书虽然不厚,但袁亚湘捧在手里却感到沉甸甸的。他想,数学界老前辈华罗庚先生当年不正是在海外修学后回祖国奉献的吗?
横越欧亚大陆的波音747客机徐徐降落在中国大地上。回来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袁亚湘心潮翻滚。他又走进了那阔别6年的计算中心试验楼。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袁亚湘的研究更如鱼得水。短短的两年,他发表了4篇论文。在《变尺度算法的理论性质》论文中,他证明了“一类尺度算法的最小Q——阶收敛因子为1”的理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证明这一结果的人,在“无约束优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1988年归国不久,他被定职为研究员,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89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袁亚湘被授予博士导师资格,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导师。我国著名数学家冯康教授评价他“在‘非线性最优化的和理论和算法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脚踏东西两半球
1990年9月,袁亚湘应邀去美国讲学。坐在飞机上俯视辽阔的世界,袁亚湘神情坦然而自豪。8年前,他跨过英吉利海峡,、卧薪尝胆地从西方文明中吸取力量。关山重重,时光匆匆,今天,他已是中国年轻的数学家,将代表中国到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驰名世界的高等学府讲学和访问。
他该扬眉吐气了,但要憋足劲。这位年轻的中国使者,将在号称世界第一的国度,面对那些不同肤色和充满疑窦的目光,真得需要超人的学识和胆量。
海伦说过:“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应该去爬行的。”袁亚湘正是在大志的激励下,突飞猛进地走向世界。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的多篇论文就发表在国际性杂志《数学规划》和美国权威杂志《数值分析》以及英国的数学杂志上。1987年起,他被聘为英文版《计算数学》杂志的编委。1990年,他被联合国认定为青年科学家,为中国第一人。
美国数学界的学者对袁亚湘的这次来访印象极深,因为这位中国学者太年轻了!但他在讲堂滔滔不绝的演说,却语惊四座!
海德堡大学是联邦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能来这里访问和讲学者都不是等闲之辈。1992年7月,她向这位中国最年轻的数学家展开了双臂,把他拥进了自己的怀抱。半年讲学,这位东方人的智慧在西方土地上淋漓尽致得以发挥。
除了讲学之外,袁亚湘还7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半球和西半球之间穿梭……
20岁出头的袁亚湘已名扬海内外,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永远不会自满。他很赞赏拉鲁拉斯那句名言:“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是无穷的。”他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新的高度。
(刘宇摘编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