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朗和菲的日子里
1994-01-01严笑
严 笑
作为访问学者,我在德国工作了3年。有些事情,真让人难忘……
弗朗和菲建筑声学研究所的工作条件很好,一人一间办公室,电脑、传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一应俱全。每天早晨上班时,同事们互相打个招呼,就各自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工作时间没有人串办公室闲聊天,更没有嚼舌咬耳传播小道消息的。所里对职员的要求很高,你决不能把自己没有结论的东西交给上司,上司准会把它打回来。上司是按照你的水平分配给你工作,并按照你的工作付你薪金。既然你承担了任务,就要干好,若干不好,那就对不起了,可以自己另谋高就。德国人做每件工作都有自己的设想和计划,尤其是工作报告写得很详尽。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实验做完了,把数字记录下来一交,完事大吉。不久,导师把我叫去,让我看看别人写的报告。哟,这么详细,简直像写书,再一看自己的那张纸头,不免有些惭愧。导师对我说,科学是很严肃的事情,工作报告要写得详细认真,它对你来说是已经完成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也许是新东西。工作报告就是科学成果,很重要,要长期保存,并要提供他人使用,像你这样是不行的。我接受了批评,从此也学会了写工作报告。
德国人上班时间一般不打私人电话,除非迫不得已。在我工作的地方,打工作电话规定按‘0,私人电话则按‘90,电话局分开计费,月底结帐。
刚去德国的时候,我不知道这规矩,上班经常给德国的同学打电话,沟通沟通,拉起家常,热情洋溢,没完没了,一个电话没半个钟头下不来。尤其是往中国打国际长途,更是一番儿女情长,电话这边的我常常让电话那边的妻拉得紧紧地,手中的电话总是放不下,一个月下来,电话费是个惊人的数字,我的上司很客气地对我说:“上班时间不希望打更多的电话,若不是为工作的事情,最好不要按‘0,请按‘90,记在私人电话上”。哎哟,我的大鼻子上司,别逗了,一个人一个办公室,即使是打了私人电话您也不知道,按“0”,还是按“90”还不是由自己决定?我干嘛要承认自己打私人电话,事真多,在国内打个长途随便的很。又是一个月下来,我的电话费仍旧那么多,上司的脸色很难看,他明确地告诉我打私人电话要自己交钱,他拿出所里员工电话登记卡,我怔住了,大家卡上“0”打头和“90”打头的电话分的很清楚,有的人“90”电话多于“0”打头的电话,我无话可说,脸红了好一阵,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窘迫之余,我开始按规矩办事,无疑,这事在我心上刻了深深的一道印痕。
在德国,公私分明,比如所里的传真机、复印机都没有专人保管,大家自己去用,但若为自己私事用机器,都自觉地交钱,没有人去管。想想在国内,恨不得整天去复印室复印书,和德国人一对比,真有些不好意思。
别看上司厉害,但不用刻意讨好上司。当然,有的上司温和文雅,有的上司严肃刻板,风格不一样。我就遇到这样的一位上司,绝不可以称呼他的名字,要称他教授,那是他要保持的尊严。在我们国家,称老王、老赵,似乎是对领导的一种亲近,而德国人不这样看,老板就是老板,上司就要有威严,不需要虚假的掩饰,表里不一致。如果自己认为上司令你不舒服,可以随时离开,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但据我了解,喜欢跳槽的人并不多,特别是有技术有学识的学者,尤其重视在一个领域里创造出业绩。
德国人不需要送大礼,比如所里的人结婚,大家都去庆贺,只要带上一瓶酒,或一个小礼物就让主人高兴不已。一束鲜花、一个小玩具,都是拿得出手的礼物。因此在德国生活久了,竟忘了国内的礼节。一回来,才又感到那礼节复杂得让我应付不过来。一进家门,就被亲戚朋友包围起来,一会儿是洗尘,一会儿是接风,搞得人很紧张。德国人之间的交往简单明了,也许他们的做法我们看不惯,但德国人会怎样看我们?是不是觉得我们太累?
德国人有许多可爱之处,我时常记起他们。
(马哲行摘自《三月风》199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