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立交桥

1993-12-30

祝您健康 1993年3期
关键词:酱油光线添加剂

今年将提高食盐加碘浓度由于在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碘盐的碘含量要损失30%,目前,我国供应碘盐的浓度仅为20~25mg/kg,远远不能满足众多碘缺乏病病区居民对碘摄入量的需要。为此,卫生部采纳专家意见,从1993年起在全国统一提高碘盐浓度,达到33mg/kg。

(据《健康报》)

酱油能抗癌酱油是亚洲人常用的食品调味剂,中国人和日本人尤其喜欢食用酱油。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酱油有导致胃癌和引起变态反应的可能。最近,美国威斯康垦大学食品研究院科学家迈克尔·帕瑞萨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酱油中的物质是否致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酱油不仅不会致癌,反而有抗癌作用。迈克尔还认为,今后,酱油中的抗癌物质有可能被当作抑制肿瘤的药物使用。

(据《科技日报》)

医坛风流人物芬森

运用集聚光线照射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狼疮,于190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尼尔斯·吕伯·芬森1860年12月15日生于丹麦。北欧的冬天无昼,夏日无夜,使芬森在上小学时,就对光线产生极大的兴趣。他在冬天里没精打采,夏天里则兴致勃勃,光线影响着芬森的心境。芬森进大学比一般人晚,直到30岁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好象天生就知道光线对生理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33岁发表了用红外线处治天花那篇济世无穷的论文。后来,他又发现阳光里含有好些化学性光线,对天花一类的病症有害无益,由此而研究到阳光里具有杀菌作用的光线……尼尔斯·吕伯·芬森渐渐打开了光线治疗疾病的神秘之门。

他的身体不太好,迫不得已回到父母的老家——冰岛去休养。在冰岛,他发现渔夫们成日价生活在腥臭的鱼堆里,染有当时最难冶的狼疮,于是决心攻克它。过了几年。他终于发现运用紫外线治疗狼疮最为有效。芬森在他的时代里,被全世界的人们誉为运用光线的神医。也正是从芬森开始,医药界才了解到,将若干富有化学性能的光线集中起来,可以医治不少疑难绝症。

36岁时,他发表了《光与医学》,确立了他作为现代医药界运用光学的前驱之地位,丹麦政府当即拨出一笔专款,请芬森致全力光学医术的研究。过了不久,各国医学界纷起学习,许多专家来到哥本哈根求教,许多大学都想请他去讲学。无奈他经常抱病,出不得远门。

芬森光学研究院于1896年4月在哥本哈根创立,次年他写毕《化学性光线诊治狼疮的报告》之后,健康损坏便动弹不得了。他卧病中还指导着研究院的业务工作。

1904年9月24日芬森逝世于哥本哈根。(淑贞)

信息窗

高纯度注射用尿激酶问世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高纯度、大规格注射用尿激酶最近由南京大学制药厂推出,并经卫生部批准生产。该药系从新鲜人尿中提取有效成分,再分离精制而成,其质量已达到90年版欧洲药典和日本厚生省标准。现被北京阜外医院为首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对比研究”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组选为独家供药。(德宁)

窦团一“奇”

窦团山位于四川江油市城北,为巴蜀著名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上有一铁索桥,经历260多年雨淋雾罩,依然不蚀不锈。表演者在离地50多米、左右摇晃的铁索上往复自如,代客进香,并做“韦陀献杵”、“倒挂金钩”等惊险动作,令游客们瞠目。此为窦团一“奇”。

为食品添加剂说句公道话严隽德

随着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食品新族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食品的各种广告和标签形式各异,丰富多彩,无可厚非。但有的食品企业为使食品更具有吸引力。往往喜欢在广告和标签的醒目处印有“本产品不合防腐剂、色素”或写上“不加香精、糖精等任何食品添加剂”等等字样,以表明自己的产品安全无害。其实,这种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是片面的。食品添加剂并非某止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用语定义在《食品卫生法(试行)》第43条已作出规定:“指在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国还将食品营养强化剂归入食品添加剂的范围。由此可知,加入食品添加剂,一是为了改进食品风味,提高感官性状引起食欲。例如在面包中教入品质改良剂等能使之松软绵甜;把香精、色素和酸味剂加在饮料里使之略带水果香气、适宜的颜色和酸味。二是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减少食品损失。食品中防腐剂的投入,使之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腐败变质,确保了食用者的安全。其三是加工工艺的需要。譬如在“粒粒橙”中加入增稠剂,能使一粒粒橙桔囊辫在瓶中悠然自得地悬浮而不下沉。第四则是为了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中添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强化剂,补充和强化食品中所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结构更加合理、完善。

然而,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本身应有的成分,尤其是某些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往往都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中如不按规定的剂量和范围添加,或用工业的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或使用未经国家批准使用的添加剂,这些都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性危害,严重的可引起急性中毒。由此,在卫生保健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食品中使用添加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它们的安全性尤为担心。也许广告、标签上进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宣传也正是迎合了这些消费者的心理。

实际上对食品添加剂产生恐惧心理是完全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在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等环节中,都设有一道道“关卡”,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以《食品卫生法(试行)》和卫生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为法律依据进行监督管理。要研制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首先研制单位要向省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供该品种的名称、理化性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资料,经审查符合条件后报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卫生部批准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名单。以上过程仅是对该新品种的认可,如要生产使之商品化,生产企业还须接受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食品添加剂的原料、加工工艺和成品的卫生质量等监督监制,符合卫生要求的,由省主管厅、卫生厅联合发给《生产许可证》或《临时生产许可证》,这时才可以正式生产。经销单位在销售食品添加剂时须持有厂方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随时索取查看。食品企业须严格按限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添加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不定期地抽查食品,间接地了解添加剂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一级级“卫士”层层把关,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总之,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的生产和人们健康带来的好处将远远大于它可能产生的危害。因此,在食品宣传中用不合食品添加剂来表明质量优良的做法是不必要的。

迎战死神的前沿阵地——小记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石刻

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中段,有一家以快速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而闻名全国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走进急救监护病房,一种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位于病房中央的一小间玻璃房,是整个急救系统的电脑,指示灯闪闪烁烁,电脑荧屏曲线起伏。病床上每一位病人心电、血压、体温、呼吸等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都准确迅速地反映在这里。坐守在此的医护人员全神贯注,一旦发现哪位病人病情突变的信号,便如离弦之箭般,及时前往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最形象、最直观的体现。

这里有第一流的先进设备,更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医护人员。全军的创伤外科研究中心就设在长征医院。白衣战士们犹以战时要求的那种技术、那种速度对待现时需要救治的百姓。

有位女职工突然昏厥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生命处于垂危状态。转入长征医院急救科监护病房后,经快速检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类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急救科副主任景炳文副教授等果断采用无创伤性体外心脏起搏技术,并辅以大剂量的激素及心肌营养药物,仅用3天时间,就使病情得以控制。病人的心脏在反复停跳了32次后。终于恢复了正常。

急救科自1978年成立以来,共救治病人近千例,其中95%以上的病人转危为安,成功率居国内领先地位,这里确实成了迎战死神的前沿阵地。

猜你喜欢

酱油光线添加剂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买酱油
买酱油
我把酱油打回来啦
淘气的光线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