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区名刹拉卜愣寺

1993-12-29程大利

祝您健康 1993年2期
关键词:阖家灯座喇嘛

程大利

车出临夏西行,进入苍郁的崇山峻岭,牦牛和嗖嗖的冷风提醒你:这是大西北。拉卜愣寺名不虚传,位置就很好。在海拔三千米的夏河县山谷中,一片金碧辉煌。红墙白墙,猎猎经幡,披红袈裟的喇嘛结队成群,在酥油烟雾的缭绕中忙碌。四方来的朝圣藏民围着经堂一圈又一圈地转,要转到多久?一位藏民告诉我,他许下的愿要转足一万圈,每天要转上四、五百圈。

大经堂光线阴暗,正面是一尊镀金大佛,前后左右挂满了哈达,两旁是几尊略小的佛,四壁是极美的藏画,画的全是佛。佛像面前是长长的木制香案,案上放着三排大小不,的酥油灯。大者尺许,小者数寸,灯座多为金银质地,镂刻着精美的花纹。一层又一层的刺绣围幔。一件又一件的酥油花雕刻,展示的是藏民艺人的绝顶聪明。

寺中光线不好,甬道有些阴森,在陈放法轮的殿堂,我们看到一个老喇嘛在转动经轮。经轮水桶般大小,在廊檐内一排排立着,轴有些锈了,吱吱嘎嘎地响。它的转动全靠人,老喇嘛拨转一个,再拨第二个,轮到拨最后一个,第一个又停了,再去拨,周而复始,永远靠人力拨下去,这就是所谓法轮常转。

当我们步出寺院大门,眼前的一幕让人目瞪口呆,两位梳长辫子、着紫色长袍的藏女,正旁若无人地“磕长头”。先是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再落至胸前,然后前伸,全身扑倒在地——爬起来向前走三步,周而复始。据说。她们要绕拉卜愣寺叩一周,大约是十来里路。在这之前还见到一位老藏民叩着头赶路。据向导说,人约是还愿的。他的脾上绑着厚厚的牛皮,双手有木板垫着,这无疑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那漫漫的山路。阖家财产,毕生精力都耗费在这千里雪山险途,真是“阿弥陀佛”!

中午,在饭馆吃饭,与一位小喇嘛谈天。他长得很神气。懂英语,一笑两排白牙。“不枯燥吗?”“不枯燥,佛学功课紧得很。”据说,喇嘛中不乏有学问的人,有的是海内外有影响的佛学家。

黄昏时,朝圣的信徒在夏河镇上吃饭,买东西,或三三两两地闲谈,你可以最近距离地观察这个粗犷的民族,眼神手势都透着雄强,但又不乏敦厚和良善。

入夜,拉卜愣气温低到零摄氏度,藏民白天那支裸露的膀子都伸到皮袖里去了。我们这些穿短袖衫的南方客,只好往被窝里钻。想到那在雪山途中叩头的老藏民,双膝怕要磨出血来了……

猜你喜欢

阖家灯座喇嘛
雾溪农家屋
新型移动灯具的灯座面板注射模结构设计
新型移动灯具的上下灯座盖注塑模结构设计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不一样的情人节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鼠年聊聊鼠文化
胡凤琴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