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家到企业家
1993-01-01
尽管人们总是把索尼公司同其狡猾而满头白发的董事长盛田昭夫联系在一起,但是设计和制定索尼下一个世纪的战略方针的,却是盛田昭夫亲手挑选的接班人大贺典雄。
大贺典雄在远离东京的沼津市父亲的夏季别墅中长大。他父亲是一个相当富有的木材商人,大贺所表现出的明显的贵族气质就是在家庭熏陶下培养起来的。因为患有胸膜炎,他不必到附近的兵工厂做苦役,使他得以把整个战争时期用于学习钢琴和声乐。他还学过自然科学,对真空和电阻理论着过迷。
他说:“18岁那年,我下决心当一名歌唱家。所以,战争刚一结束,我就到了东京。”
也就在这一时期,大贺典雄和盛田昭夫相遇了。战争期间,盛田昭夫和他的伙伴井深把大量时间花在了为海军研制炸弹上,但是,一直未能成功。日本投降一年后,井深成立了“东京通讯实验室”,后改名索尼公司(Sony之名部分取自美国英语中的“Sonnyboy”,意即“可爱的小家伙”),盛田昭夫成为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井深现年82岁,仍是索尼公司的名誉会长)。
井深和盛田最初的努力并不引人注目,公司生产的不过是电饭锅、加热垫一类的东西。但此后不久,他们决心面向高技术,并很快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卷盘式磁带录音机。在人们的一片喝彩声中,唯有一位名叫大贺典雄的年轻音乐家却不以为然。他给盛田昭夫写了一封信,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从一名歌唱家的观点看,他的录音机只是一堆破烂货。
盛田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聘用了大贺作为公司的兼职顾问。1954年,大贺离开日本到西德接受了3年的音乐训练并开始了他的职业歌唱家生涯,在欧洲各地和日本巡回演唱。在这期间,盛田照样给大贺送去工资,并且告诉他:回来后,大贺或许可以每周为他们工作一次。
1959年,两人一同到欧洲旅行,盛田昭夫一路上推销索尼的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接着,他们又一起从英格兰的南安普敦乘船前往纽约。在长达4天零10小时的航程中,盛田终于说服了大贺,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大贺一加入索尼公司就担任了专业录音机部事务部长,不久后提升为索尼录音机商业部部长。他不得不通知自己的演出代理人,他再也没有时间参加歌剧巡回演出了。1961年,他被提升为设计中心主任。从此,索尼公司的形象在他手中彻底更新了。
大贺在索尼独树一帜,只设一个设计中心,以保证公司对外的一致性。索尼产品上的庄重的黑漆和其欧洲风格都是该中心的杰作。它们使索尼产品具有了区别于其他日本产品的鲜明个性。
在索尼的设计中心里,大贺把他的审美灵感和严峻的工程现实结合在一起。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经理、现任索尼美国公司高级系统部主任威廉·康纳利认为:“大贺具有工程师的天性。作为一位艺术家,他竟能如此醉心于摆弄机器,真是难能可贵。”
盛田回忆说:“大贺曾经说过,他要把这个集团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磁带公司。10年后,他果然成功了。”
80年代初,他和盛田昭夫都迷上了索尼首创的一种新工艺:密纹磁盘。这种磁盘可以用数字式方法复制音乐。像计算机贮存数据那样精确地复制每一个音符,没有任何杂音,具有完整的保真性。但是,磁带工业反对这项工艺,担心零售商会因此既不愿销售唱片也不愿销售密纹磁盘。
大贺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绕过磁带工业经理的办法:他和盛田昭夫首先从音乐艺术家入手,用这种技术引诱他们。第一个目标就是小泽征尔,然后是卡拉扬。由于磁带工业界仍持反对态度,大贺便利用哥伦比亚——索尼公司推出了密纹磁盘及其配套机器。结果,日本消费者十分喜欢这一新产品,从此把唱片扔到了一边。世界其他地方赶新潮的速度不及日本快,但是,在推出该产品7年后的今天,唱片已经被挤出了生产线。
1990年2月初,索尼为庆祝大贺典雄60岁生日,特地送给他一件不寻常的礼物:为他举办了一场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会。音乐会邀请了7000名客人,其中包括松下和日产公司的总裁,日本音乐家、艺术家和数百名索尼公司的职员。
(赵淑丽摘自《世界知名企业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