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皇上

1993-01-01朱健园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10期
关键词:皇上哥哥妹妹

朱健园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开始把父亲当作皇上。

我们兄弟姊妹共有四人。我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下面一个弟弟,最后还有一个妹妹。那时候虽然父亲是县长的秘书,可是家里大概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吃饭也要搭杂粮,有时候杂粮也吃不饱,要靠自己到机关的地里偷豌豆、偷红薯。在这样的困境下,独有妹妹能每餐吃白米饭,偶尔还有剩饭让我们抢着吃。到了吃肉、吃糖的时候,妹妹有优先权自然不用说。常有叔叔阿姨们告诫我们,你们只有一个妹妹,她又最小,当然应当照顾她。我口头上对这个“革命道理”点头称是,但是内心极其反感。一俟父亲不在家,就设法抢走妹妹的饼干糖果,还要罚她代替我煮饭,于是快活地到球场里去玩“官兵捉强盗”。这些反抗起义,每次都使我受到痛苦的惩罚。父亲用筷子狠狠地抽我,打一下问一声:还犯不犯?一次次地失败,使我开始觉悟,父亲的权威,就好像是法力无边的皇帝。于是改变主意,争取父亲的宠爱。我想:妹妹我是竞争不过的,她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但是弟兄三个里,我应当可以想办法,争当“首席”儿子。正好那时候哥哥的太子地位已在动摇,因为他俄语不好,父亲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打得哥哥从此蔫头蔫脑,见了任何人也不说话,父亲就抱怨哥哥太拘谨,太老实,太沉闷。哥哥从此只是躲在一边,在清晨和夜晚的树林里,一个人凄凄地吹笛子。哥哥的竞争性是彻底地排除了。但是弟弟对我的威胁则很大。经常有人对父亲说,老三比老二还要聪明。而且母亲特别喜欢弟弟。面对这样的形势,我起初的策略是拚命地在学习上下功夫,因为父亲很看重学习成绩。可是这个战略方针看来是失败的,因为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总和弟弟不相上下。除夕给“压岁钱”的时候,我得到的一份并不比弟弟多,我只有半夜里从弟弟枕头下偷走他舍不得吃的饼干。也许是想了好久,也许是哪位叔叔阿姨给我的指点,我开始采取一个新战术。我侦察到父亲喜欢听话的孩子。于是他不论说什么,我都点头称是。父亲说这个菜炒淡了,我就说还差一点盐;说这个菜咸了,我就说这个菜不能进口。弟弟很傻,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感觉,和父亲抬扛。父亲拿起筷子打他的手板心,一边打一边说,你这个三犟,敢和爸爸顶嘴?!弟弟又经常在外面顶撞邻居,甚至讥笑爸爸的同事。父亲更加恼火,从此不喜欢弟弟,只要见弟弟和我扯皮,父亲总判定真理在我这边。于是我享受了仅次于妹妹的待遇。到那一年,我带领哥哥到北京、韶山、井冈山串连胜利返回之后,我在父亲眼里已经和妹妹平起平坐了。当父亲受不了干校的幸福,将要辞世之时,父亲正式任命我为“太子”,期望我接班后挑起家庭重担,管教弟弟,照顾妹妹,提携哥哥。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有了女儿婷婷。我有时候就想,父亲整天在外面俯首贴耳,诚惶诚恐,为臣为民,做牛做马,可回到家里难免就要摆出“朕即法律”的天子派头。所以这样,是否出于一种心理上的倒休:在外面当够了奴隶,回来扮演一会儿皇上,心里的痛苦才能轻松一下。如果是这样,我现在也不妨效法父亲,回到家里也在女儿面前当当皇上。唉,然而我的命真苦,女儿婷婷根本就不买我的帐。她不但不把我当皇上,连父亲的名份也不给,写信就称我“朱兄”,从不谈谈学习我的指示的体会,反而对我评头论足,嘲笑讥讽,她的脾气实在有点像当年的弟弟。我每次总想狠狠地惩罚她,可是既没有人向我打她小报告,又没有人窥视我的旨意对她开展大批判,反而是我常常还要想到怎样给她买好吃的好玩的让她高兴,好像她倒成了我的皇上。这个怪事让我失眠,想呀想,似乎问题出在如果她还有一个弟弟或一个妹妹,我有两个孩子,那么情况可能大不一样了,他们俩人就会想方设法来争取我的支持,求得我的宠爱。看来当皇上的先决条件是要下面有两派求助于他;如果只有一派,这皇上的位置恐怕就难以存在。现在是我们夫妻只有一个孩子,是夫妻俩都想争取孩子的欢喜,事情自然就要颠倒过来,结果是孩子成了皇上,父母倒又成了臣民。这真是大权旁落,“江山”变色。

我可真是苦命啊,永远是“治于人”,要受一个皇上的压迫。

(陈祖明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皇上哥哥妹妹
我的妹妹不爱我
拔刺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哥哥什么都知道
犀牛哥哥道歉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皇贿
冗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