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中霹雳

1993-01-01蒋瑞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10期
关键词:敌机飞行员

蒋瑞云

1959年5月29日,我空军在广东恩平上空击落了一架台湾侦察机,机上14人全部死亡,被就地掩埋。33年后,死者家属分别从美国、台湾来到大陆,在各方的协助下,挖出了遗骸,火化后携带骨灰返回台湾。这则消息像一股电流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往昔狠揍美蒋窜犯侦察机的一幕幕情景,仿佛电影一样浮现眼前。最难忘的一场战斗,是“霹雳攻击”痛歼美蒋P2V电子侦察机之战。

猖狂之敌频频来犯

具961年元月25日深夜,天黑风高。在海南岛东北地区上空,一阵刺耳的螺旋桨推进器轰鸣声,由远而近。转眼间,一个巨大的黑影几乎贴着树梢掠过夜空。同时,一件件空投物品纷纷抛下,这些东西有援助所谓“琼崖忠义救国军”的武器,还有大量攻击社会主义新中国,引诱我军干部战士携武器“弃暗投明”,卖身求荣的反动传单……这飞来的黑影就是美蒋P—2V型电子侦察机。提起它,我空军将士无不咬牙切齿,却一时拿它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它频频窜犯大陆,疯狂破坏国家的安全。

美情报机构组建“34中队”

在台湾的国民党空军中,有一个神秘的“34中队”。它成立于1960年2月,所有飞行员是从国民党空军中经过严格审查挑选出来的,其“入队”条件非常苛刻:要求“思想纯正”,能为“国家”献身;要有二千小时的“飞龄”;在执行任务时,一律不能携带降落伞,绝对服从蒋介石“不成功便成仁”的训示。他们的薪水也远远高于一般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另发奖金,以小时计算,夜行一趟的收入约为2000美元。在当时来讲,这笔钱够他们花天酒地,肆意挥霍的了。

“34中队”名义上直属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情报署。实际上,它是被美国情报机构——“海军辅助联络中心”控制,是由美国人出飞机、出钱;国民党出人,替美国卖命,获取我国大陆战略情报的一支空中间谍别动队。

该中队的王牌武器便是P—2V型电子侦察机。它原是美国海上反潜巡逻机,经过改装后,不仅能超低空飞行,还能在黑夜长途奔袭。机上装有先进的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配有驾乘人员1314个(机长1人,正副驾驶员4人,领航员2人,通讯员兼电子侦察、干扰4人,射击员兼空投特务、物品、传单2人),执行任务时可以分成二个班次,一组干活,一组睡觉。就从这个小细节上也能看出,其窜犯大陆时的骄横狂妄。

P—2V型机从1960年2月—1963年6月人窜大陆的范围是: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岛、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及东北、京津沪地区。它的任务:

(一)实施电子侦察。获取我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战略情报。可窃听(并寻音)我对空指挥的无线电话、电报、破译我各种密码电报、侦察我各型雷达的部署、性能。(二)空投武装特务。可在深山密林或社情复杂的地区一次空投武装特务十余人,在大陆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三)散发反动传单。在政治上对我进行所谓的“心理战”,进行反革命宣传和煽动,妄图策反我军政要员。

追敌撞山,机毁人亡

一天夜里,P—2V又来了。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的升起,我某部战鹰升空拦截。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我飞行员全靠雷达跟踪和地面指挥所的准确指令,紧紧咬住来犯之敌。

“前方距离敌机3000米。”

“前方距离敌机2000米。”

“前方距离敌机1000米。”

近了,近了,更近了。此刻,敌机突然施放电子干扰,只见雷达屏幕上一片闪光的亮点,目标混杂其中,顿时真假难分。

怎么办?我战机设备落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放弃追击。但就这么让敌人逃之夭夭,逍遥溜走吗?不,这是我英雄飞行员的奇耻大辱。我战鹰以无畏的勇气继续追击,在干扰中搜寻目标,终于重新咬住了敌机。这时,P—2V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它往山区逃窜,然后突然减速,并降低高度,在两山之间“捉迷藏”(它的机动性能优越,前方有危险障碍时还能自动规避)。敌人这一招实在狠毒,穷追不舍的我战鹰速度快,转弯半径大,又是在黑暗中,只见一团火光冲天而起,我飞机撞山爆炸,英勇的飞行员壮烈牺牲了……

类似的惨重损失发生了好几起,引起了我空军将士的极大悲愤。飞行员更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恨不得驾机硬撞,也要把P—2V给揍下来。可是除了雷达上的光点,他们连敌机的影子都看不到。

P—2V侦察机的罪恶飞行,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国防建设,造成了政治上的恶劣影响,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重视。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曾亲临我空军某指挥所一个通宵,最后指示:“采用一切方法将敌机击落!”总参谋长罗瑞卿向全军发出指令:“要以海底捞针的决心打下敌机!”一时间,对付P—2V成为我军防空作战的中心任务,如何击落P—2V成了我军必须解决的难题!

布天网,苦练攻击战术

P—2V活动好像是神出鬼没一般,但我军很快就掌握了它的活动规律:它一般是在无月亮的暗夜入窜大陆,入陆的高度只有200—300米(目的是尽量避开我雷达探测范围),在大陆活动长达6—8小时,拂晓返回。它在大陆定点、分段、计时作低空慢速飞行,航线曲折多变,通常在我重要城市、空军基地和高炮火力的边缘通过,这样既可以大量获取情报,又能避免遭我攻击。如果碰上我战鹰拦截,它能迅速施放金属丝干扰和发射隐真示假信号,同时作不规则的航向、高度、速度机动,造成我机上雷达无法分辨目标,更不能瞄准攻击。这就是我战鹰奈何不了它反遭它暗算的原因。另外,每周六晚上,P—2V都不出动,原因是为了让那些不知哪一天就会见阎王的驾乘人员醉生梦死,寻欢作乐……

海军航空兵某部指战员经过战术研究,认为P一2V利用黑夜掩护,是它的主要优势,如果我们能创造条件,使它暴露在明处,它就不堪一击了!这话在理论上当然是成立的,但有办法变黑夜为白昼吗?

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陈士珍集中群众智慧,经过苦心钻研、反复计算,提出了一个使大家眼睛为之一亮的方案。他提出用轰炸机在敌机上空投放照明弹,犹如空中霹雳一般,同时用歼击机攻击。这种多机种协同,立体攻击的方法立即得到上级的支持,并从部队抽调飞机进行了“霹雳攻击”——夜空照明战术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经验。1963年11月,经总参谋部批准,在山东流亭机场正式成立了海军航空兵独立第5大队,专门训练“霹雳攻击”战术。此后,各航空兵部队相继成立了夜战独立大队,刻苦演练“照明”与“攻击”协同作战技术,并于当年12月6日起,担负起暗夜打击P—2V的战斗值班任务。

照明攻击战术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它是在两眼一抹黑的夜间低空条件下进行的,我机起飞后要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防止敌机窃听而掌握我机动向),完全依靠雷达提供情报数据,由地面领航员单向引导照明机和攻击机,根据敌方的空中动态(方位、距离、高度、速度、航向),在同一时间引导我机各就各位,占据投照明弹和实施攻击的最佳位置。敌机被照明后,攻击机飞行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搜索、发现敌机、实施攻击并将其击落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就要求参战人员个个技术过硬、配合默契,协同一致。如果在行动中出现半点差错的话,其后果不仅仅是前功尽弃,同样也会发生机毁人亡的悲剧。曾经有一次在海上训练中,我飞行员误把海面上倒映的月亮当天空,飞机一头扎进海里。另一次事故牺牲者的名字叫张玉,山东人,高大英俊,不到30岁,是海航独立8大队中队长。一天的夜航训练中,由于飞行高度低,能见度为零,张玉同志产生了错觉,将拉起机头错为推机头(向前压操纵杆),造成飞机冲向地面滑行30多米,撞入一片树林而爆炸……一个又一个优秀飞行员以身殉职,光荣牺牲,我航空兵指战员化悲痛为力量,布下了天罗地网,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痛歼顽敌。

开炮,绝不让敌机跑掉

1964年6月11日16时,美蒋P—2V一架,由台湾新竹机场起飞,航向直指我青岛方向。我海航兵各独立大队奉命停止夜航训练,准备迎击入侵之敌。

21时07分,敌机在距青岛70公里处,突然改变航向,掉头向南飞行。21时54分,敌机低空从新海连市丰乐桥窜入大陆,后经山东潍坊以北右转,利用大顶山、昆仑山掩护向平度、莱阳方向窜犯。

23时08分,我海航4师参谋长辛英之一声令下,独5大队攻击机陈根发、照明机石振山机组,分别驾驶米格—15和轰5型飞机昂首冲向夜空。

23时36分,在地面领航员徐守祖等人的准确引导下,我照明机位于敌机前2100米,高度1900米。攻击机位于敌机右后20度,距离1600米,高于敌机220米。这是个极好的时机!“攻击开始!”我指挥员果断命令照明机把12枚90公斤重的照明弹一次全部投下。霎时间,战区半径7公里范围内照耀得如同白昼,敌机正好被照亮在光区的中心攻击机飞机员陈根发全神贯注,在弹亮后2秒钟就看到了左前方1300米处正在下滑转弯,企图逃跑的敌机。他熟练地调整速度,缩短间隔,压住敌机航迹,然后从其后上方一推机头,用活动光环套住那罪恶的“靶子”。但他并不急着开炮,他要贴近了打,确保万无一失。

说时迟,那时快。陈根发距敌只有700米了,他一按炮键,愤怒的机关炮吐出长长的火舌,准确击中了敌机左翼,敌机冒出了浓烟。但它没有坠落,它迅速以大角度下滑逃窜。可敌人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动作比他还快。陈根发继续追击,追到450公尺时第二次开炮,敌机机身前半部又被击中着火。这时,陈根发心想:你连中几炮,还不给我摔下来!不料,这贼家伙也真“经打”,带着重伤竟然还在拼命逃跑(他们想把飞机拖到海上,宁愿葬身大海以毁灭罪证)。陈根发此刻只有一个念头:为战友报仇,哪怕撞也要把P—2V消灭掉!他豁出去了,他不顾一切地向敌机靠近。400、300、200……敌机燃烧的火焰映红了陈根发的脸庞,他似乎都能看到敌驾驶员痛苦绝望的嘴脸……在这随时可能相撞的时刻,陈根发不顾自身的安危第三次猛烈开炮,飞溅的碎片都反弹到自己的机身上。敌机终于像断线的风筝,冒着大火,拖着浓烟,轰然坠落到地面。胜利最终属于正义的一方,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整个战斗,从我机起飞到空中攻击,前后不过28分钟(其中仅用49钞钟就完成了三次攻击开炮动作)。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地面领航员共下达了88个指令,飞行员未讲一句话,未听错一个指令,这真是空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敌机坠毁在山东莱阳以北的西溜庄附近,机上13名乘员全部毙命(残骸中发现了一只高跟鞋,表明还有个女人在飞机上)。我部队缴获了敌机携带的4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可见敌飞行员已被我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吓晕,连导弹都不晓得发射)、2部空气采样器(用于窃取我核试验情报)及多种电子侦察、干扰设备。我双机于当夜24时安全着陆。

击落P—2V的喜讯迅速传遍军营,传到驻地党政机关,传到首都北京。6月12日,国防部颁发嘉奖令;16日,周总理同聂荣臻、罗瑞卿、杨成武、刘志坚、肖劲光等领导同志一起,亲切接见了立功受奖人员。周总理欣喜地说:“你们打了一个很好的协同仗,这次战斗的胜利属于集体。”当晚,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又同有功人员一起观看了北京、济南部队“比武”的精彩表演……

击落P—2V电子侦察机战斗的胜利,在军事上、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打击了美蒋的嚣张气焰,国民党空军从此一蹶不振,士气低落。该型侦察机再也没敢窜犯大陆,从此销声匿迹了。

(徐有张、姜丰摘自《周末》)

猜你喜欢

敌机飞行员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敌机”入侵
开飞机打盹?英提议对飞行员“疲劳检测”
飞行员的酷装备
想做飞行员
单兵扛导弹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
幽默的美军飞行员手册
偷架敌机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