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佝偻病防治中的几个问题

1991-12-30韦美翔

祝您健康 1991年1期
关键词:鱼肝油佝偻病制剂

韦美翔

佝偻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它的好发年龄是在孩子出生后3个月~1岁。长期以来,它的防治,一直受到家长和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儿童保健四病防治中的一种。但是,根据全国佝偻病的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并不低,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如黑龙江、河北、内蒙等地发病率达56.17%~87.1%;广东、江苏、武汉等地发病率虽比北方地区低,但也在16.18~26.61%,说明在佝偻病的防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目前孩子的饮食营养都很好,为什么还会发生营养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的发生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钙盐不能沉积于骨质中,影响骨骼的生长,所以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而人所需要的维生素D,其来源有两个,一是内源性,由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使皮内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另一种是外源性,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肝类、牛奶、蛋黄等或药物,如鱼肝油、维生杀D制剂。孩子吃了营养好的饮食,是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到维生素D的。但因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很少,远不能满足需要。一个婴幼儿每日正常所需维生素D的量是400~800IU(国际单位),平均为500IU,而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是:每一个蛋黄含3.5IU、每100克猪肝含50IU、每100毫升牛奶含4IU、每100毫升人奶含10IU,如果靠食物来供给维生素D,那么一个婴幼儿每天就需要吃蛋黄143个或猪肝1千克,或牛奶12.5千克,或人奶5千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仅靠营养好的食物来供给维生素D是不能防治佝偻病的,必须多接触日光和按时添加维生素D制剂。

二、有的孩子添加了维生素D后,为什么仍然发生佝偻病呢?

确实有这种情况,在1978~1979年全国佝偻病调查中,就有20%佝偻病用维生素D防治无效。其原因可从两方面进一步检查:

1维生素D在体内羟化过程障碍。因为,无论内源性或外源性的维生素D被人体吸收后,都贮存于血浆、肌肉、脂肪组织和肝内,只有经过肝、肾两次羟化后,才能发挥防治佝偻病的作用。如果遇上肝、肾功能不全,羟化过程障碍,也就起不了防治佝偻病的作用了。所以,当用维生素D防治佝偻病无效时,应对患儿的肝、肾功能作进一步检查。

2使用的维生素D制剂中D含量不足或因活性降低而失效。根据北京对目前使用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测定的结果,D制剂中的含D量和钙剂中的元素钙量均不足。如果按注明量用药,量肯定不足。至于维生素D的活性,则需要进一步测定。

三、使用的维生素AD制剂(浓鱼肝油)所致中毒量大约是多少?有哪些症状?

维生素A、D的中毒量,常因个人耐受力不同和体内原贮存量的差异而有所差别。

婴儿出生时,维生素A贮存量很少,但此时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多,又容易感染,消耗量大,而其本身对脂肪消化吸收功能差,对胡萝卜素只能吸收12%,且不能都转化,尤其是6个月内的婴儿,几乎完全靠直接摄取维生素A;加上婴儿奶类食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又不多,因此很容易缺乏维生素A,需要及早添加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其预防量为:1岁内每日1000~1500IU;1~4岁每日2500IU:4岁以上每日2500~5000IU。如果一次摄入30万IU(国外报导10万IU)即会出现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食欲减退,另有颅压增高,头痛、呕吐、前囟隆起、眼球震颤等症状。如每日摄入25000~50000IU,连服1~6个月,会发生慢性中毒。早产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5000IU,连服7日也会有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生长停滞、四肢软组织肿胀疼痛、皮肤脱屑、毛发干燥等,故维生素A所致中毒剂量有个体差异,婴幼儿应慎用。

维生素D存在于食物中的量很少,其主要供给是从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使皮内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和维生素D制剂补充。

婴儿生长发育过速,所需的维生素D也多,加上经常容易患慢性呼吸道感染、胃肠疾病和肝、肾损害,常使维生素D的羟化作用发生障碍,因此容易缺乏维生素D,需要及早让孩子晒太阳和添加维生素D制剂。其预防量为每日400~800IU,平均量为500IU,从一个月后开始;对于早产、双胎、人工喂养或冬季出生的小婴儿,于生后2周开始,连续服用至1岁,夏季可酌情减少。如果每日2万~5万IU或每日每公斤体重2000IU,连服数周或数月;或连续大剂量肌肉注射,即可发生中毒,表现有血钙过高和钙盐沉积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引起肾、心、肺、脑等多脏器异位钙化的症状,多在用药后1~3月出现。早期为厌食,继之出现体重减轻、精神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表情淡漠、智力减退,严重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故应密切观察。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应用维生素D的量越来越大,甚至发生维生素D过量比佝倭病多,应引起重视。

四、怎样才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

1及早给预防量:按400~800IU/日添加。

2严格掌握治疗量:根据病情每日5000~10000IU,连服1个月,X线证实治愈后,改用预防量。在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维生素C、B、A等辅助药物,对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有助。治疗3个月后不见好转者应另找原因。

3坚持日光照射:在太阳光谱中,波长在296~310mm的光线的阳光下,每1平方厘米的皮肤,照射1小时,可获得6IU的维生素D3。此法既经济又安全。国外认为,用此法防治佝偻病最可靠,瑞典、苏联都主张用晒太阳来防治佝偻病。

4食物中强化维生素AD:北京从1987年开始研制了AD强化牛奶,其强化量为:维生素A2000IU/1000毫升,维生素D400~600IU/1000毫升。日食500毫升以上的强化牛奶,就不需要再加服鱼肝油,即可预防维生素A、D缺乏及过量。同年7月,此强化牛奶已占北京市场牛奶销售量的1/2,对佝偻病的防治效果很好。美国也在牛奶中强化维生素D,其强化量为400IU/1000毫升。国外认为,用维生素D,每日100IU,足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5合理配制维生素AD制剂:浓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50000IU/毫升、维生素D是5000IU/毫升,其中维生素A比D大10倍。在防治佝偻病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维生素A中毒,可在浓鱼肝油制剂中加维生素D330万IU,再加10倍的植物油或花生油稀释,配成每毫升含维生素A500IU、维生素D400IU比例合理的维生素AD制剂,使用则更安全。

猜你喜欢

鱼肝油佝偻病制剂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鱼肝油丸是哪一种维生素?
鱼油≠鱼肝油
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下)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白果治疗肺结核
BALP活性测定对亚临床性佝偻病诊断意义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早期佝偻病的X线诊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