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怎么总是谈一个崩一个?

1991-08-20雁升

中国青年 1991年8期
关键词:明白云南省性格

雁升

编辑同志:

我是个退伍老兵,每当看到一对对情侣漫步悄语,那么情投意合,我心里总不是滋味。

几年来,我先后谈了好几个女朋友,但一个也没有成。是我的要求过高吗?不是,我只求对方相貌、文化程度达到中等,性格较为温柔,能互相体贴,心心相印就满足了。但尽管要求不高,还是一再受挫。

比如,因为工作和休息时间不同,耽误了约会,对方就说是故意伤她的自尊,说我没有诚意,虽再三解释,也越来越冷。

再如,休息时一起上街,我想逛书店,对方却硬要拉我一家一家进出时装商店和百货公司,我顺从了,但她还是不满意,说我是书呆子,不懂生活,彼此再也热不起来。我曾扪心自问,除了有些生活细节注意不够,无甚过错,可为什么总是谈一个崩一个?

昆明周炳荣

周炳荣同志:

恋爱过程中“谈一个崩一个”的恐怕不是个别的,其实,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一次性成功的,也实在不多。在这方面有点波折不足奇,但总是“谈一个崩一个”,也的确需要总结总结。我谈几点看法,供你参考。

第一,不要轻率地决定“谈”。

“谈”恋爱和一般谈话不同。“谈”恋爱(尤其是经人介绍的对象双方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里有观察、有试探、有引发、有等待……须按自己的既定条件和既定方针审视对方。

既然“谈”是这样一个微妙的过程,就不宜那么轻率地决定和谁摆出“谈”的架势。又要寻觅,又不能轻易开“谈”,就无妨搞些准备活动:“谈”之前,先看看照片,这是一种预“谈”;“谈”之前,搞点非正式接触,多拉上几个人,也是一种预“谈”。有几次预谈的基础,再决定“谈”还是“不谈”,这样可进可退,进有进的准备,退也能退得得体。

有些人“谈一个崩一个”的原因之一就是本来就不合适,勉勉强强就“谈”,当然容易“崩”。这种事,一开始双方就不能勉强。

第二,不要轻率地决定“崩”。

谈恋爱的过程是个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相互塑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情投意和的时候,也有哭鼻子掉泪的时候;有如胶似漆的时候,也有互不理睬的时候;有百依百顺的时候,也有互不买帐的时候……这些小打小闹都是正常的。闹矛盾,解矛盾,重归于好,这才有意思呢。在这方面男子汉要大度些、迁就些,说白了就是“让着点”。在这方面,谁也不要逼谁认错,谁也别摆臭架子。

闹点小矛盾,属于小“崩”。小“崩”问题不大,千万不要让小“崩”变成大“崩”,除非双方在“爱”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谈了一段时间再分手,对双方都是痛苦的事,要珍重自己的感情,更要珍重对方的感情。在择偶寻伴的过程中,弄不好就会出现“过了这村没这店”,过后谁也不会吃“回头草”。

第三,“谈一个崩一个”,问题可能出在标准上。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调查的正是你们云南省),一般择偶者的条件可归纳为10个方面:年龄、身高、志趣、性格、长相、文化程度、家庭条件、工作、户口、地点远近等。许多择偶者虽然条件并不苛刻,但如果把诸多条件加在一起,那么“达标”者就微乎其微了。这份统计材料举例说,如果你要找一位25~29岁的女性为偶,那么全云南省有125.6万人可供选择;如果你再加上高中文化的条件,那就一下子降到了4.1万人;如果再要求身高须在1.68米以上,那么选择范围又缩到了7733人;如果再加上第四、第五、第六个条件呢?粗略估算真正够“达标”条件的大约为1281人。一个青年,在短短几年内,怎么可能在1281人之中从容挑一?这份材料太值得琢磨了,且不说“十全十美”,就是“五全五美”的对象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啊!

明白了这一点,就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既定标准”,不要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要轻率地“谈一个崩一个”,爱情的选择,有时候看上去很宽,其实也很窄。

猜你喜欢

明白云南省性格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我终于明白了
猫的性格爪知道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
我40岁才想明白的事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