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希望
1991-08-20高红光
高红光
天漏了,雨水昼夜不息地狂泻着;地沉了,桑田都市化为沧海泽国。美丽富饶的江苏,在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袭击下,600万亩秋熟作物绝收,33600家工矿企业和仓库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83.98亿元。
世纪性的灾害,世纪性的考验。面对考验,团江苏省委发出紧急通知,“人在堤在、人在岗在”的口号迅速化为全省14万个团支部的誓言,全省10458支青年抗洪突击队、青年抢险敢死队冲上了江河湖堤;全省企业青工坚守生产岗位,全省农村青年突击抢种晚秋作物。江苏团员青年连续40多天的奋战,在一片汪洋中托起了明天的希望。
让机器照常轰鸣
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之一的无锡漂染厂全厂被淹,数十万米布匹泡在水中。厂团委主动请战,成立了青年复产突击队,全厂团员青年带着连续6天6夜抗洪的疲惫,又投入了复产突击。又是两个昼夜不合眼,换来了300台电动机的重新运转。特阔车间的青年,在复产后主动由一班义务加为二班,以每月30万米的产量创造了新的纪录。
在三分之一市区受淹的姑苏城,闻名遐迩的苏州长城电扇总厂成了“水上工厂”。为了做到水淹不停产,厂团委将团员青年组成两支突击队,一支队伍构筑车间挡水坝,坚持正常生产;另一支队伍作为水上 运输队,青年们每天行走在齐胸深的水中,推着橡皮艇,接送上下班职工和生产的后勤保障。他们脚烂了,人发烧了,可橡皮艇却一直坚持推到大水退去。
江苏是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特大水灾使星罗棋布于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蒙受了更大的损失。常州市金坛县扬声器厂,整个一层车间被水淹没,眼看外贸履约将成为泡影。全厂青年连续奋战,将生产设备抢运上二楼车间,保证了正常生产,按期发出了外销产品,而职工的饮水和饭菜却全是后勤青工在水中游泳送来的。
让大地重披绿装
白茫茫汪洋泽国,锦绣江南面目全非。尽快使大地重披绿装,成为江苏农村团员青年的共同心声和行动纲领。镇江市句容县团委在6月下旬第一次暴雨袭击后,敏锐地意识到灾后补种的秧苗将十分紧缺,便组织了全县的团干部在地势稍高的田里抢育秧苗达1150亩。大水尚未退尽,县团委便组织起4000多人的青年抢种突击队,分成467支小队,义务为农户栽插秧达14700亩。
南京市江浦县,为了保住津浦铁路大动脉的畅通,忍痛舍弃家园,主动炸圩蓄洪,40万名群众大转移,义举可歌可泣。大水稍退,这个县的团员青年分片承包了军烈属的生产自救,承担了为灾民分发食品和药品的重任。同时,团县委广泛组织青年突击抢种绿豆、荞麦、玉米等晚秋作物。
一位基层团干部无限感慨地说,平时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并不十分突出,而在这次非同寻常的斗争中,却毕现无遗。是的,共青团的团旗下,站立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队伍,熠熠闪光的团徽,昭示着明天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