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常时期的驻外大使

1991-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7期
关键词:斯坦利刚果电台

云 水

1960年12月13日,基赞加宣布,在卢蒙巴总理被绑架期间,由他代理总理职务。首都从利奥波德维尔迁到东方省会斯坦利维尔。22个外国使团陆续迁往新首都。

1961年2月13日,冲伯集团宣布,卢蒙巴总理已于1月17日在加丹加省被杀害。

2月20日,中、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月12日,刚果驻华大使贝纳顿克服重重困难,几经辗转,终于到达北京履任。

6月7日凌晨1点,周总理在国务院西花厅送走贝纳顿大使后,对外交部亚非司司长何英同志说:“6月30日是刚果国庆,人家在这里搞庆祝,我们还没有人在那里。”“派大使的事,我们办晚了。”在谈到选派大使的条件时,周总理指出:“要派一名将军去刚果当大使,这位大使要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好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到那里去工作,要有回不来的准备,要有牺牲的准备。”总理说:“做人民英雄为什么非得在国内?过去我们有过这样的例子。派到朝鲜、越南去,都是打算不回来。到刚果、古巴去,也要有回不来的思想准备。”

何英立即将总理的指示转告解放军总政治部。几天后,得到的答复是:物色了两名,都说身体不好,不能去。

总理听了何英的汇报,情绪非常激动,生气地说: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要坚决支持基赞加,要和他们患难与共。抗美援朝时,毛主席首先把毛岸英送到前线。毛岸英牺牲后,前线同志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毛主席吟诵了两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消息传到日内瓦花山别墅。正在那里参加关于老挝问题国际会议的陈老总非常生气,他说:“去刚果是为了刚果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不是为了去穿漂亮衣服。要准备和他们一起扛枪,一起打仗。要有回不来的准备。如果没有这个决心就不要去。怕死不能当大使!”

经过严格审慎的遴选,耿飚和黄镇推荐张彤去刚果当代办。张彤当年41岁,大校(正师级),正在北京高级军事学院进修。解放后,历任驻丹麦、瑞典和印度武官。耿、黄向总理和陈老总报告说:“张彤熟悉军事和外交业务,可以充任政务参赞。在大使没找到以前,先派他作为临时代办率领建馆小组去刚果建立大使馆。”周总理亲自找张彤谈话。总理说,那里局势紧张,情况复杂,条件艰苦,有可能回不来。总理问张,去不去?张立即表示,“马上去刚果建馆。”

总理彻夜长谈

驻刚果使馆人员出发的头一天,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接见了他们的代表。7月23日下午5点。张彤、孙浩、王殊同志来到中南海西花厅。陈老总、廖承志和黄镇同志已在座。总理首先讲了刚果的形势,又讲了本世纪初的中国形势和20年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并将刚果和当年的中国社会、革命形势作了比较。总理说,非洲的社会情况复杂,会有很多变化,不要把人看死。到刚果后,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周总理还对陈老总和黄镇副部长说:“外交部要把研究非洲当作一门学问,很好地研究。”周总理详细询问了每一件准备工作。连带了多少货币和多少药品都问到了。一再交代,刚果情况复杂,你们要准备做俘虏,甚至牺牲生命。总理讲到这里,又吟诵了那两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王殊同志回忆说:这一天大家在总理那里用过晚饭,后又吃了夜宵。总理和大家一起围桌而立。总理对张彤说:“别人在我这里吃饭都收粮票,明天你们去刚果,粮票就免了。”说完他自己也笑了,餐桌上轻松愉快,大家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

总理把什么事情都说清楚了,但仍不放心,又交代陈老总再谈谈。总理说:“再检查检查,看看还有什么没有想到。”

凌晨2点,大家一起来到陈老总的办公室。陈总和廖公又谈了两个小时,把可能发生的事又理了一遍。三位外交人员和陈老总、廖公握手告别时,大家对视、沉默良久,眼里都闪着激动的泪花。当他们离开中南海时,已近拂晓,各自回家提起行李,直奔机场。三个人对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任和关心激动不已。王殊同志说:离开北京时,每个人都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气冲霄汉的心情。

外交部好几位领导同志到机场送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空军政治部主任王精明等也到机场送行。

张彤抱病赴刚果

连日操劳,旅途劳顿,张彤一到开罗就病倒了,出发去斯坦利维尔那天,还在发高烧。大家劝他退烧后再走。张彤说,总理叫我尽快赴任,有飞机就走,不能拖延。

7月28日晚10时,张彤抱病登上刚果包租的运送军火的阿联飞机。同机的还有卢蒙巴夫人保琳和几名埃及外交官。29日晨,飞机到达斯坦利维尔。机场上既见不到旅客,也没有工作人员,只有接运军火的士兵。张彤等正提着行李打转转,王殊意外地碰见了当时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的老朋友基满加。大家如释重负,遂搭乘他们的军用卡车进城,临时住进斯坦利旅馆。

8月1日下午3点30分,张代办在刚果驻华大使贝纳顿的陪同下,在总理府向基赞加代总理递交了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签署的介绍信。从此,中国驻刚果大使馆正式建立。

电台风波

斯坦利维尔虽有邮电局,但不能发电报。基赞加的重要谈话,变化的刚果形势,许多重要情况发不回去,中央的指示也收不到。大使馆断绝通讯联络,等于摸黑工作,张彤十分着急,国内也十分着急。

8月1日,张彤从总理府出来时,听说刚果驻华大使贝纳顿傍晚就要离开斯坦利维尔,经开罗回北京。他匆忙给陈家康大使写信,简告会见基赞加情况,托贝纳顿交陈大使转告北京。

张代办送信回馆后,没顾上吃饭,就召集会议讨论架设电台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解决通讯联络问题是使馆当务之急。旅馆不能架电台。王殊又去见老朋友基满加,试探是否可将电台临时架在他家里。王殊保证,一旦租到房子,立即搬出。基满加感到很为难,因为电台讯号往往会成为招致敌机轰炸的目标。

张彤在拜会苏联代办时,谈到了这件事。苏代办当即表示,该馆花园有间空闲未用的工具房,可供架电台用,并交给张一把使馆后门的钥匙。

当时中苏两党分歧已很严重,将电台架在苏联使馆是不合适的。然而与国内通报事情迫在眉睫,一时又无它途。张彤考虑良久,方决定临时将电台架在那里,并由王殊每天开车送报务员李祥去工作。

一万多里颠簸,两部电台均损坏。李祥修了整整两天,开罗中转台一连呼叫了两天。8月2日午夜,突然听到了开罗台的呼叫,李祥十分兴奋,然而对方听不到刚果台的呼叫。李祥心急火燎,坐立不安,汗水湿透了衣衫,模糊了双眼……他摘下耳机,打开机器又修了一个通宵。第三天晚上开机不久开罗台听到了刚果台的呼叫。“嘀嗒”和“嗒嘀”两个讯号立刻变成问答、呼应、欢乐的歌咏对唱。李祥同志高兴地跳了起来。

王殊同志对笔者说,“我现在还能回忆起电台清脆悦耳的“嘀嗒”声和报务员欣喜若狂的景况。”

电台开始工作后,张彤即将设台经过报告国内:无论从目前政治关系上说,还是从技术保密看,这样做都不太好,但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一俟找到馆址,将马上把电台搬出。

不久,使馆租到房子后,在大门口挂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铜牌,非洲莽莽原始森林里又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年,驻刚果使馆向国内的汇报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内部团结融洽。虽然刚果情况变幻复杂,但大家工作情绪很高,且感到乐趣。没有厨师,大家做饭,争着干,克服了缺水、停电等生活上的困难。”

(常成摘自《追求》)

猜你喜欢

斯坦利刚果电台
鼹鼠电台
《欲望号街车》幻想与现实的对立研究
人狮大战
刚果(金)因费用高推迟大选
前途无量
台湾地下电台为何屡禁不绝
荔枝FM
惊险!人狮大战后有爱归来
刚果(利)人民的革命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