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人海湾历险记
1991-01-01林虹
林 虹
一场波斯湾危机,使林本宁——一个寂寂无名的香港商人,一夜之间成为新闻界的追踪目标,也为他本人带来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难忘经历。
林本宁为了办理公司业务,于1990年7月20日启程前往中东杜拜,并于30日到达科威特。8月1日,林氏订好8月5日的机票,准备是日返港。岂料,天有不测之风云。
炮声惊梦满街弃车
凌晨4时半,轰轰隆隆的炮声把我惊醒,而远远近近,不时传来玻璃的破裂声音。当时我想,今天一定是科威特的喜庆日子。于是我把身一翻,蒙头又进入梦乡。早上8时起床后,我朝窗外一望,发现酒店外面的大道上,有一排很长的车龙,有些没有关上车门,有些连车窗也开着,车上亦不见任何司机和乘客,我心里颇感蹊跷,但仍告诉自己,那一定是发生了交通意外。
战机盘旋通讯中断
随后,我到酒店的接待处,准备传真文件发往科国客户。但一到大堂,发现那里早已聚满了人群,众议纷纷地谈早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吃完早餐后,便致电在科国的客户,电话虽打通了,却没有人接听。
8月2日,街道上不断有坦克和军车行驶,其留下的痕迹,至我离科国时仍留存。及至中午时分,有两架战机不断在上空盘旋,还有数架军用直升机从一固定方向来往飞行。听酒店内的服务员说,那是科威特的皇宫所在地。不过,我整天不敢外出,停留在酒店内观察事态变化。
坦克穿梭店铺关门
8月3日,街道上仍传来零星的枪炮声,且据闻伊军已抢去了科国所有的军用车辆,包括警车在内。当时,科国的街道上人烟稀少,店铺全关上门,剩下的只有坦克和军车。这一天,我亲眼见到不少印籍年青人在街口的店铺抢东西,更目睹一名菲律宾男子,在抢劫之时巧遇伊拉克军经过,结果被乱枪射杀。
近千洋人下落不明
8月5日早上,我清晨起床后越过一重重伊拉克军守卫的关卡,分别前往英国、沙特阿拉伯和中国驻科威特的大使馆求助,但他们一早已紧闭大门,我只有失望折回。回程途中,我不幸被一关卡截停,没收我的旅游证件,再将我送上一辆卡车,把我送到科威特中央银行门口的一片大空地,那里已聚集了数千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当时人烟稠密,空气混浊,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伊军亦不断向天开枪。在48度的气温下煎熬了近3小时,伊军陆续发回我们的护照,但有1/4的人却不能领回护照,其下落也不知如何。
我拿到护照后,马上飞奔回酒店,把整个经过告知房客,第二天(8月6日),我再不敢踏出酒店半步了。
雇车离科车费奇昂
到了8月7日,酒店要求我们离开,因为他们已不能再提供膳食。
我立即往邻街的那间酒店找床位,但遭拒收。晚上,我和几位房客眼见走投无路,决定离开科国,前往伊拉克,再设法离开伊国回港。当时,出租汽车的确“趁火打劫”,每人索费达300美元。为了早日离开这个步步惊魂的科威特城,不得不忍痛点头。
8月8日早上8时,我们起程前往伊拉克。沿途上,只见一架架汽车全部掀开车头盖,原来汽油都已用尽。在产油国竟然汽油紧缺,汽车因缺油而“抛锚”,确是“天方夜谭”的奇事。同时,亦见到二三辆烧焦的坦克,相信伊科二国一定曾经在这里交战。而我更第一次见到一辆一辆有7排车轮的货柜车,运载着6枚雪白的火箭,由伊拉克南下科国。
英国护照拒予签证
8月9日,我到英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求助,他们立即知道我是香港来的林本宁,并声称乃从香港人民入境事务处得到的资料。但是,他们说目前伊军限制外国人离境,他们无能为力,只能为我提供酒店食宿,但必须要我交出旅游证件。我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失望而回。
8月10日(星期五),这是回教国家的假日,伊拉克亦不例外,而我则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寻找办理离境签证的伊拉克外交部。
8月11日早上,我再往伊拉克外交部办理出境签证。当时我手持英国护照,向他们解释我是迫不得已,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而几年后香港将回归中国,我们亦将不再持英国护照。但伊国官员仍不肯发给我出境证,除非我能出示文件证明我是中国人。
中国使馆给予援助
这时,我忽然记起太太曾在电话中告诉我,必要时可到中国大使馆试试。于是我毫不犹豫,乘车去见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官员。我向他们说:“我姓林,从香港来,拿不到中国护照,现在只有拿到文件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才能离开伊国,否则难逃厄运。只有你们才能帮助我,其实我是在大陆出世,我吃的是中国饭,煮的是中国菜,我之所以拿英国护照,完全因为香港是殖民地。”后来,使馆官员问我有否到过英国大使馆,并嘱我留下二张相片和身份证复印本,翌日再来大使馆。他们并承诺“在可能范围内,一定尽量给我帮助。”
一纸证明获得签证
第二天早上,我再度前往中国大使馆,旋即获使馆官员发给一张旅游证件,上有我的姓名、年龄、职业等个人资料。凭借这份文件,我终于在伊拉克外交部取得离境签证,我成功离开伊拉克。
然而,逃难的关卡一重复一重。
8月13日,我们到达约旦边境,但不得其门而入,因为约旦方面生怕我们入境后不离开,最后,他们答应如有使馆担保在限期内离开,便准许我们入境。这次,我又再一次得到中国使馆的援助而逃出生天。
当时我立即想到找中国驻约旦大使馆帮忙,我深信他们一定能够帮助我,所以我完全没有接触英国驻约旦使馆。
果然不出所料,当天下午,中国驻约旦大使馆一等秘书杨德起亲自到我停留的约旦边境地区,为我办担保手续,并用阿拉伯文写下我个人资料,交予约旦官员,最后,我终于被允许在72小时内离开约旦。
就在那一刻,我既开心又感激,开心的是自己快脱离险境,而感激的是中国政府能多次伸出援手,助我脱离险境。我当时告诫自己,无论前往欧洲甚至是非洲,无论机票的价钱多贵,我都一定要在限期内离开约旦,我绝对不能使中国失去面子。
到达约旦后,我四处找寻机位,希望能尽快回港。可惜,由于机位紧张,我只能列于候补名单,我索性移师机场,在那里苦苦等候,终于在8月15日下午9时登上海湾航空公司的客机,于16日下午4时返抵香港。
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林本宁十多日来的逃难生涯,个中颠簸劳碌、挨饥抵饿的滋味,非局外人所能体会。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仍心有余悸。他很感叹地说:“战争实在太残酷了,它令人绝望,令人家散人亡,令人生活失去控制和保障,它带给我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滋味。”经历过这一番磨难,他告诫自己一定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香港所享有的自由和安定,努力创造美好将来。
回忆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林本宁说,“我此次能够成功逃离中东,最感激的就是中国政府的帮助,如非得到中国驻伊拉克和约旦大使馆伸出援手,我一定难以逃出生天。”林本宁的太太也毫不讳言地说:“我丈夫能安全返港,除了是幸运之神眷顾之外,中国政府的帮助实在不可抹煞。”问及林本宁对此次经历所得的启示,他直言:“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人,大家同声同气,真正在有难时能伸出支援之手的,始终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