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特级保险箱的女技谍

1991-01-01朱永安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12期
关键词:锁孔木村保险箱

朱永安

日谍曾是世界上最狡诈最富冒险精神的窃谍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几年中他们盗取了不少外国重大机密。30年代初,新上任的海军谍报局(即日本谍史上大名鼎鼎的“三局”)首脑们朝思梦想,要在谍界制造一个“轰动秘闻”,以便在同行中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经过周密研究,反复比较,他们决定派人潜入英国大使馆,窃取核心密室中特级保险箱中的秘件。他们早就知道,这是块“情报大肥肉”,一朝得手,必使日本受益无穷。他们当即制订“行动计划”,火速上报首相;因为这样重大的行动,最高执政官不点头是不行的。批复很快下达:赞成,但不能暴露。言外之意很清楚:窃取后还要让英国人蒙在鼓里。显然,这样不但能让窃获的情报更好地发挥效益,而且在外交上也可避免被动。首相老谋深算,下属自然遵命。

谍报局早已探知,英使馆内这个保险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密室内有明、暗两道锁,外有铁锁把门。况且英国人一向小心谨慎,不仅戒备森严,而且处处防范,入夜连玻璃窗都上锁。既要获取密件,又要“踏雪无痕”,这可真是难上加难。然而批复既下,只有知难而进,孤注一掷,否则落了个“临阵怯战”的丑名,日子可就难过了。

谍报局首脑们决定派精明强干,胆大心细的特工伙同日本超一流的开锁奇匠潜入:由特工引路警卫,由技匠开锁。特别行动组随即成立,由超群出众的情报官木村中佐任组长。

木村受命后的第一项任务是寻觅合适技师。他很快得知,日本最大的保险柜制造公司——“红丸公司”的女技师内山千代子开锁技艺高超,堪称“日本一绝”。

当然,还得到了她的身世与个性。她出身于制锁开锁世家。父亲没儿子,就把绝技传给她这位长女。她长相奇丑,受尽冷嘲热讽,挖苦揶揄,然而她自尊心极强,渴望能通过奋斗拼搏,实现自我价值,让人们对她刮目相顾。由于家境贫寒,出身低贱,她只能将全部期望寄托在家传手艺上。她学习刻苦,善于用脑,不久就在本行小有名气。后来,她成功地打开过遗忘密码、丢失钥匙的达官贵人、豪门富家的好几个高级保险箱,从而声名日增,被誉为“锁业名女”。她被红丸公司录用后,钻研更加深入广泛,勤奋认真,成为当时的“一代奇匠”。她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表情冷漠,从容镇静。

内山实在是理想的人选!本村大喜过望,经当面考核后,当即批准她加入行动组。

当她得知自己将要承担如此重大而艰难的特种使命后,激动不已,发誓竭尽全力,死而无憾。

这时,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行动组,谍报局的特工已经探知英使馆内的电子报警系统使用的是交流电,可用制造停电来使它失灵。当时,东京供电紧张,不少地区常停电。谍报局迅即决定在英使馆区内开始颇颇停电,以麻痹对方。

行动日期定于11月11日,因为这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订日。按惯例,英使馆的官员都要出席日方举办的庆祝会。然而这种会通常只有一小时。谍报局请求外务省协助:为了某项绝密使命,千方百计拖长这个会。外务省官员表示,最多不会超过二小时。拖得太晚,机警的英国佬反而会起疑心。由于行动必须在天完全黑以后才能开始,因此全部行动包括翻拍文件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密件必须在一小时内到手。时间相当紧迫。

行动时间到了,停电后的英使馆附近一片漆黑。使馆内静悄悄的,只有警卫队的脚步声时近时远。使馆旁耸立着日本一家国际贸易株式会社的大楼。木村一伙早就伪装潜入。看看天色,木村下令行动。助手马上将悬梯的一端挂在大楼窗口,另一头搁在使馆高墙上。木村、一名助手及内山快速爬梯而过,沿墙而下,刚藏好身,警卫脚步临近:时间算得正好。等警卫一过,三人就按既定方案潜到一扇窗下。助手神速取下玻璃,内山立刻用祖传的开锁工具——一种特制的带细钩的软钢丝塞进窗锁锁眼,三下五除二,锁就开了。木村暗暗佩服,信心大增。三人立即开窗翻入。助手当即安上玻璃,恢复原样。他们迅速溜到一扇房门前,内山又很快地打开门锁。这样连过几门,最后终于进入核心密室。木村早已知晓,这是一间全封闭的房间,便命令助手在外放哨。他悄悄关上门,拧亮微型手电。呵,巨大的保险柜果真赫然立在一角!一看时间还早,老练的木村马上小声提醒内山:“定定心,先摸准,再开。”内山点点头,她用手轻拍几下,钢丝探动几次,就断定:这是国际上超一流的精细防窃保险箱。它的突出优点是窃贼用任何一种万能钥匙开锁,只要动三下,锁孔就会自动关闭,成为死锁。内山确认后,禁不住心头一惊。她没有把握转动三次就一定能打开。木村得知后,反倒安慰:“不要紧,慢慢来,我坚信,你肯定能开。”

内山取出全套开锁用具,选一根带弹簧针的薄钢片,从锁孔极其缓慢地塞进去,同时耳朵紧紧地贴在锁面上。她睁大眼睛,凝神屏息,紧张得连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她手上的每个感觉细胞都极其敏感,任何一点哪怕是最细微的触动都能觉察到;她耳朵上的每一根听觉神经都高度灵敏,任何一丝即使是最轻微的响声也能聆听到。就这样,她凭借触觉与听觉,已经“看清”了锁孔内的全部构造,并已将钢针一根根弹出到位,可以试旋了。她擦去额角密布的汗珠,定了定神,屏住呼吸用巧力旋动钢片。然而,锁芯纹丝不动,失败了。第一次开箱已化去了40几分钟,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向沉着冷静遇事不慌的木村这时也不禁心急如焚,惊魂不定,出了一身冷汗。他想催促她,安慰她,鼓励她,又都觉得没有必要。整个密室死一般沉寂。

内山心想:肯定是还有空隙没有被钢针塞满,或有的缝隙填塞是多余的,或两者兼有。她稍微调整了一下,再次试转,还是不动。

突然,放哨的助手跑来报告:几名查夜的英国警卫来了。木村命令助手和他一起躲在密室门后准备搏斗,内山则藏在保险柜后面。警卫打开门用手电照了照,没起疑心。

警卫走后,留给内山的时间只有最后3分钟和最后一次试旋了。否则锁孔就会关闭,就算不关,也因为没时间翻拍而前功尽弃。内山脑中响起父亲的话:“开最难的锁如同下最难的围棋一样,关键是冷静,再冷静;细心,再细心。”她利用这极其有限的时间再回顾思考钢片钢针目前所在的部位及旋不动的原因。顿时,她眼前一亮:有一个关键的齿隙,针尚未到位。她飞速调整好。最后试转——动了,到底动了!她打开箱门后,一下子瘫倒在地,再也不会动了。

木村也顾不上她了,立即用戴着手套的手迅速取出一个个密件袋,并看清它们存放的位置。然后马上交给助手,助手随即将密件装进背包,神速越墙而去,交给急不可待的接应间谍,后者又快速将包交给大楼内的开封大师与翻拍专家。木村揩净箱上指纹后才抱起内山,轻轻摇醒她。她睁开眼,发现躺在木村宽厚的胸脯和有力的臂膀内,还是她第一次同一位富有吸引力的异性如此贴近,这是她多年来可望而不可及的。可是,这又是多么奇特神秘的地方,多么紧张恐惧的“幽会”啊!

窃密成功了,这次行动在日本谍界高层人物中成了哄动奇闻。内山也成了传奇般的谍海女杰。鉴于她的特殊功绩,不久就获得了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在授勋时,内山千代子沉浸在无比激动、兴奋与幸福中。她觉得自己终于登上了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荣誉顶峰,甚至确信将在日本间谍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可是,她哪里知道,由于她为法西斯效力,在谍史上留下的是黑色的一页,成为不光彩的角色。

(姜玉淑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锁孔木村保险箱
笑一个吧(1则)
搬酒工木村翔:这棵“杂草”打败邹市明,卫冕金腰带
锁孔(外一首)
巧开锈锁
会说话的保险箱
银行家
马云飞的诗(3首)
窃贼误请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