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诺汉是谁?
1991-01-01金建国沈绍尧
金建国 沈绍尧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郑启五说:最初他看台湾《联合报》时一再发现柬埔寨有位重要人物叫“施诺汉”。他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当迷底解开后又叫他目瞪口呆,“施诺汉”原来就是西哈努克。
现在海峡两岸对同一个词往往表述不一,譬如“宇宙飞船”与“太空梭”,“信息社会”与“咨询社会”,“立体声”与“身历声”,“录象机”与“录影机”,“摩托车”与“机车”,“布什”与“布希”,“撒切尔”与“柴契尔”,“戈尔巴乔夫”与“戈巴契夫”、“密特朗”与“米德朗”等等。解放前“奥林匹克”又叫“我能比呀”。这是怎么回事呢?1928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时并未派出运动员,而只有全国体育协进会有一位代表参加。这位代表叫宋如海,回国后,宋如海写了一本介绍奥运会的小册子,书名为《“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丛录》,由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对“我能比呀”一词,该书有个说明:“按OLYMPIADE系古希腊运动会的名称,世界运动大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以示吾人均能参加此项比赛,但凡各事皆须要决心勇气,便能与人竞争。”
这种“一国两词”是实际存在的事实。其实这并不奇怪,汉语本来就是一种表达能力极强的语言。
四十年来,台湾省出现了许多令大陆同胞感到陌生的词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缩略词:
如经建(经济建设)、品管(品质管理)、职妇(职业妇女)、清大(清华大学)、台海(台湾海峡)等。
2.名异义同:
如负面(反面)、残障(残疾)、尖峰(高峰)、开镜(开机)、报导文学(报告文学)等。
3.名同义异:
如“出租车”,台胞指租回来自己开的汽车;“公车”,指公共汽车,与大陆叫法相同,实际上指的是另一回事。
4.旧词新义:
如“风光”、“品质”、“管道”等词,意义扩大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象“风光的场面”、“环境品质”、“申述的管道”等词语,在大陆可判为搭词不当。
5.外来词翻译引进中的文字差异:
如飞弹(导弹)、速食(快餐)、雷射(激光)、软体(软件)、太空梭(航天飞机)、“高峰会议”(首脑会议)等。
6.词缀的使用不同:
在“型”、“化”、“者”、“性”等词缀中,大陆多见“化”,如“四化”、“革命化”等;而台湾用得最多的是“性”,如“人际性”、“分析性”、“商讨性”等等。
(王婷陈绪兰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