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北京市劳动就业情况札记 劳动就业:选择中的难题
1990-08-28王林
王林
“我晃荡几年了,至今没有找到工作。”在北京西城区劳务市场,一个20几岁的育年沮丧地对记者说。他肯定像他这样为求职奔忙的青年有很多。“你瞧,”他指着身旁熙熙攘攘涌向劳务市场的人流,“瞎忙活,没戏!”
的确,近年来就业问题,成了城市青年和他们家长忧心伸忡的话题。特别是治理整顿以来,听说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更给一些人添了几分焦虑。一些数字仿佛在印证人们“求职难”的焦虑:
1985年,北京市的待业人数只有1600人。1989年,有12.1万劳动力需安排就业;
1988年夏,即将营业的合资企业京广中心在京公开招聘职工200名,可是涌向设在地坛公园报名处的人竟达20000人。20000与200,形成百里挑一的局面;
1990年4月,北京某高档时装商店招收50名导购小姐,报名者逾千人,原准备好的报名表格很快发光,只好用白纸代替。
像这样的数字和事例还可以举一大串。无怪乎有人高叫“求职难”,“就业难”了!
“不,不能简单地下这个结论。”北京市劳动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也列举了一大串数字:
1989年,北京煤炭公司600名老工人退休,需招300名新工人,一年多未能招满;北京国棉三厂在朝阳区劳务市场招工,整整一年,报名人数不到50;1989年北京市建筑行业新增职工2.67万人,城市招收的只有3800人,其余都是从农村招收的……
据北京劳动部门统计,1988年北京市在册的农民工达73.8万人,加上流动的,可达130万一150万,几乎是北京市职工总数的1/3。有人分析指出,目前农民工的岗位,有40%是城市居民可以从事的工作,大约相当于北京市现有待业人数的2倍!这就是说,一个城市青年,想找一份工作,根本不成问题。
那么,北京市为什么会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青年择业观念的变化。70年代末,大批在农村经受了磨练的知青返城时,就业对他们来说,选择的欲望非常小,能够在国营工厂当个工人,就会使他们满足。随着10年改革的推进,在这10年中成长起来逐步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其思想观念与上一茬人差别很大。西城区劳务市场负责人王振良认为,现在青年人寻求职业希望具备五点,即:离家近一点,工作轻一点,收入多一点,环境好一点,名气大一点。进一步分析一下,可以看出现在青年人追求收入高,工作有新鲜感、主动性是其择业观念的核心部分。正是如此,青年求职者不约而同地涌向大饭店、合资企业、商业及一些经营性公司,而使建筑、纺织、环卫等行业遭受冷落。这一趋势的自然结果,是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填补了城市人为造成的职位空缺。
对于青年这种“高标准”的择业观念,我们很难用“对与不对”,“好与不好”来做简单的评价;假如我们细加分析,会发现这种择业观念的形成是一种合理性与盲目性、消极性与积极性的极不协调的组合。
10年前,当一个青年进入就业领域,无论你到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单位,就业之初,工资差别并不明显,收入只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再加上挑选职业的机会不多,无法使人产生可以付诸实践的选择欲望。而在这10多年的变革中,统一的工资制度开始瓦解,在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不可否认,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获得高一些的收入,这种愿望在众多的部门收入水平不同的现实面前转化成了一种对职业较强烈的选择欲望。如一些大型国营企业依然按严格的晋级制度评定工资,一个学徒工基本工资三十七八元,其它福利加起来多的也就一百元左右,显然难以满足一些青年人的消费欲望,这点工资还不够小伙子买两条好点的烟,不够姑娘买点高级些的化妆品。如果进入大饭店、合资企业及一些经营性公司,月收入上二百元已不是新鲜事,而且各种奖金、分红也使人眼热。这种现实的对比,给寻求职业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感到苦涩的导向。这种导向所以使人感到苦涩,是因为人们的择业方向在这种现实的差别面前而发生转变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一种不合理的因素之上。这种收入的明显差别并非是完全建立在合理的按劳取酬的原则之上,同样是体力劳动,在一些国营企业工作付出的劳动强度并不比在合资企业、大饭店等部门工作付出的劳动强度低,可收入却相差甚远。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使人产生愿到收入高的部门工作的择业欲望此时就具备了某种合理因素。
但是,这种现实导向引发的择业欲望相对择业者自身素质和现实条件来说又往往超前。近两年,合资企业、大饭店的招工高峰已过;公司整顿,使大批从公司中转下来的人员尚需安排,更何谈大范围招工;劳动服务公司、街道联社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期限已过,人员已相对稳定;一些热门企业正为如何安排自己富余人员而寻求对策,招工工作已处于“冬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求业者的自身素质高低已成为找一份好工作的关键因素。大饭店、商业流通行业在招工时,对求职者的身高、外貌、气质要求颇严,且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实践经历;合资企业对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求较高,这些条件将许多求职者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但是,这一现实并未使求职者丧失信心,大批的青年人依然在这些单位高高的门坎前徘徊,而对自身素质和现实条件不予理睬,因此使这种超前的择业观念具有了一种盲目性。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择业观念又有一定的积极性?这一观点从宏观的分析中可以得出。10年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同时也是观念的巨大变革。它体现在择业方面,便是青年人在求职中对竞争观念的认可,这一点使择业观念异常活跃。许多青年人希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愿凑和,他们依仗年龄优势,在相对10年前无法比的多种就业机会面前,他们选择的大胆和挑剔使年龄大的人难以理解。在这些选择中,不可否认具有对人生更主动追求的因素。我们现在常听到一些青年人说“趁年轻时闯一闯”,这“闯一闯”往往意味着失去医疗福利和分配住房的机会,也许年龄大一些后还将面临第二次就业,这种敢于担负风险的选择可以说与当代青年的精神有较大的趋同性。这种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活跃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
可是,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士对这一点表示了有理由的忧虑。由于择业者的挑剔,使许多国营骨干企业招工困难,使在岗人员素质下降;一些技术水平较高,有一定能力的在职骨干往往不安心现有工作而出现大量“跳槽”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使许多企业不得已不顾常情而制定土政策来“卡”住人员的流动;一些行业因招不到城市工而只好招农民合同工顶岗,这不仅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难题,而且给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后患。种种忧虑,不可避免地给青年人的择业观念蒙上了一层消极的阴影。
寻找解决矛盾的对策,这需要整个社会去努力。为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北京市劳动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对求职者进行形势和责任教育,引导青年人树立艰苦奋斗,为国家分忧的思想。但是仅仅靠劳动部门的力量来完成转变择业观念这一工作,显然难以有大的成效。而如欲扭转择业流向,必须在政策制定上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拉开脏、苦、累和有毒有害作业与一般工种的收入差距,使这些行业在招工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让工资收入在就业问题上发挥有力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
所以说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这是因为在劳动就业问题上,我们不能不考虑青年人自身的特点,即对更加活跃、丰富的生活内容的追求。大批青年人之所以向往到大饭店、流通领域及合资企业工作,除去希望有高收入、名声气派等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青年人认为到这些部门工作可以见世面,可以有更多的交际机会,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目前青年人业余生活较单调的情况下,这种愿望无可非议。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来满足青年人业余生活的需要,而不使青年人将这一愿望寄托在职业的选择上。这方面的工作,对每一个社会工作者来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点,我们希望企业领导者开明一些,更多地关心青年人的生活,为他们在心理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因素,无疑对引导就业流向、安定青年人的工作情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问题解决的最终实现,也许还是要由青年人自己完成。无论如何,所有青年人的所有愿望得到满足,这是一句虚话。社会仍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人对国家困难,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和理解上。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这一代青年人的利益势必要做出一些牺牲,但这种牺牲不是无谓的,也许它将对我们后代的幸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确的选择,是每一个人的难题,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