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拂去母亲的愁容

1990-08-28成晓明

中国青年 1990年6期
关键词:李华葡萄酒葡萄

成晓明

我从小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努力消除母亲的愁容,使她生活得快乐,幸福。

——摘自李华在“奋斗者的足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1977年深秋,四川农学院进行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果树专业的新生李华几乎门门不及格,最差的一门只有5分。他对着成绩单扮了个鬼脸。他感到一种对命运施加报复的快感。当初我填的志愿是医学院,学成后给母亲看病,谁愿意整天摆弄果树枝呢?

辅导员神情严肃地找他谈话:“李华,你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你……”李华嘻嘻一笑,“老师,你应该表扬我才是。你看我高考时数学只有30分,这回得了40分,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呀?”辅导员气得说不出话。

当母亲来信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李华慌了。17岁的他任性、顽皮,却对母亲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母亲含辛菇苦,把他们5兄妹拉扯大。李华排行最小,生在困难时期,体弱多病,3岁还不会走路,6岁还要母亲抱着,母亲在小儿子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起先他不愿上农学院,正是母亲苦苦相劝,他才勉强听从的。他无法想像好强的母亲看了他的成绩单,该是多么伤心。他无可奈何地将可怜的成绩单寄给母亲,等待着一顿责骂。

母亲很快回信了。信中说:“第一次考试不理想,没关系。我相信你会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赶上的。(哦,母亲没有责怪我)别灰心,你毕竟还有一门功课得了5分。我反复端详着这个难得的5分,为你的好成绩高兴。(糟糕,母亲爱子心切,错把百分制当成5分制了)……不要惦记我。我很好。随信寄去25元,鼓励你的那一个满分。(25元,这可是母亲一个月的生活费呵)”

李华读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泪扑簌簌流下。往事幕幕浮上心头。在李华当时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神色忧伤的。家境贫寒,养育众多子女付出的辛劳不说,因为母亲嫁给了父亲——一个小企业主的儿子,再加上她又是50年代的模范小学教师,所以母亲是加倍的不幸。从李华6岁起,他记不清母亲抱着他,参加过多少次批判母亲的大会了。他只记得母亲那终日神情黯淡、愁云密锁的面容。

刚强的母亲默默地与命运抗争着。只是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去接受屈辱。李华14岁那年,由于出身不好不能升高中,母亲被迫紧缩家里的口粮,给革委会主任家中送去20斤大米。米,对方收下了,上学,不行。母亲只得四处送礼,拉关系,把李华送到外地读高中。在长途汽车站和母亲离别的时候,母亲眼泪汪汪的,再三嘱咐:“孩子,要争气呵……”

……愧疚和自责在噬咬李华的心。他擦干了眼泪,去找辅导员。“老师,我错了。家里供养我上大学不容易。我给你立个字据,功课再不及格我就卷铺盖!”

期终考试,李华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他对着家乡的方向默念着:“妈妈,我没给你丢脸!”

1982年,李华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赴法留学生,就读于著名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在巴黎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分手时,他们相互鼓励,一定要背水一战,学成归国,否则无颜见江东父老!

头一堂课他就“溃不成军”。老师用法语授课,他只听懂了两头:老师刚进门说的“早上好”和下课时说的“再见”。法国同学飞快地做笔记,他只是干瞪眼。下课了,他还怔怔地坐在那儿。同学们友善地招呼他:“喂,中国人,出去轻松一下吧。”

他竭力想使自己轻松下来。来波尔多之前,只啃了3个月的法语,听不懂课算什么,慢慢来嘛。不。他从心底里拒绝了对自己的怜悯。我是波尔多唯一的中国学生。人们管我叫“中国人”。这里的人是通过我认识中国的。我若是去乞求学院的照顾,太掉价!

他以近乎疯狂的劲头学习法语和各门功课。他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道:“……虽然老师劝我不要着急,可我不愿意原谅自己。老师讲两个小时,我得花数倍的时间来看书。每天都到深夜三四点钟……特别累,现在能睡一觉多好。可是没搞懂老师所讲内容之前是睡不成的……”

外国人开始以惊异的眼光看待这位瘦弱的中国学生。他整天抱着枯燥的教材和法语字典,着魔一般。他们无法理解李华——一个来自东方国家留学生的心。这个国家曾经辉煌过,现在正在负重前行。

李华把周末称为“想家日”。这一天,他可以揉揉困倦的双眼,倚在床上轻松一下。一闭眼,他就想起家乡的小镇。他想起母亲在油灯下给小学生批改作业的身影。他想起小时候拿了哥哥一根钢笔,父亲打了他一顿,又给他买了一根钢笔的往事。他想起小学时那位很凶的小学体育教师。假如不是体育教师经常踢我的脚,我的“八字脚”恐怕今天也改不了。他想起读大学的时候半夜生病,同学们像哥哥姐姐一样把他背到医院。他想起他的导师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基础课。奇怪,生活在他们中间不感到什么,一旦身处异国,远离他们,反而觉得和他们贴得更近了。现在想来,当年我仅仅为了博得母亲一笑而去读书是多么幼稚。假如不是祖国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我怎么会上大学,来到波尔多?母亲又怎么能破涕为笑呢?

仿佛有神灵暗助一般,仅仅一年时间,李华的法语顺利过关,并夺得葡萄酒学院考试的状元,比平均分数超出8分。接着,他又用两年的时间,以特优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提前两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的资格。他根据所学知识,敢于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大胆创新。他的论文《葡萄和葡萄霜霉菌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欧洲种葡萄获得优质抗病品种的新的育种途径,引起世界各国葡萄和葡萄酒界的关注。

李华回忆当时说:“我之所以玩命干,是让人们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当那篇论文发表时,法方发现了它的价值,坚持要在李华的名下署法国研究单位的名称。李华找到有关人士,据理力争。他说:“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加上四川农学院的名称,否则论文宁可不发表。”1985年4月,国际第四届葡萄和葡萄酒学术会议上,李华在五星红旗的映衬下宣读了他的论文。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在该项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坛上。

宣读完论文,李华心潮难平,给妻子写信。“……当我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当我看到讲台上那面五星红旗,当我看到台下那一张张洋人的面孔和有些惊异的目光,我的肩上觉得渐渐地沉重了……”

在波尔多景色宜人的葡萄园中,品尝着世界一流的法国葡萄酒,

中国的第一个葡萄酒博士的心情很不好受。中国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有悠久的历史。葡萄酿酒,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唐人王翰的《凉州词》可以为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历史久则久矣,现状却非常落后。葡萄酒产量少得可怜。年产量为25万吨,人均只有0.3升。而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在90升以上。质量更是不尽人意。除少数品种外,大多数品种按照国际标准只能算是假酒。由于葡萄酒行业不发达,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耕地和粮食的大国,每年需要进口30亿公斤粮食,仅酿造白酒就用去60亿公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葡萄酒可以驻颜。”什么时候中国人都能喝上优质的葡萄酒,一展笑颜呢?

几天前发生的事给他很大刺激。学院里开了个葡萄酒品尝会。李华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带去了中国产的葡萄酒。大家一尝,都皱起了眉头。有的说:“这也算葡萄酒。”有的说:“大概中国的葡萄酒就这个味。”全场哄堂大笑。李华强作笑脸,直到品尝会结束。

善解人意的导师拍拍李华的肩膀:“中国人,请原谅法国人的坦率。我认为,也许,中国的葡萄酒并不算很糟,总之……”李华被导师斟字酌句的外交辞令逗笑了。“您不用安慰我。我不是几句话可以击倒的人。我们的葡萄酒确实还不行。不过,现在不行不等于永远不行。总有一天,中国的葡萄酒会进入法国市场。”

李华慷慨激昂的这番话并不是赌一时意气。实力不如人,赌气也没用。李华早在暗地里和世界一流水平摽上了。利用假期,他跑遍了法国的主要葡萄产区,考察了许多著名的葡萄酒厂。他亲自选购了15个品种2万株适应在中国生长的优质葡萄种苗,空运回国。为了引进先进的酿酒设备,他自告奋勇,作为陕西省一个代表团的一员和法国某公司谈判。

当他在国内的导师来信告诉他,西北农业大学打算创办中国第一个葡萄专业时,李华兴奋得心都要撞出胸膛。他连夜收拾行装,真有些“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味。他像一个求战心切的士兵,马上给农大写信:“我要回国!”

听说李华要回去,法国的几家葡萄酒公司纷至沓来,高薪聘请他留下工作。他们早就看中了这个勤奋、聪明的中国青年。李华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导师也劝他留下,情深意挚。“我劝你留下继续深造。学院不是允许你妻子来陪读了吗?两个人在一起,你就不会寂寞了。”李华说:“我妻子来法的一切手续已经办好。但是我给她去了一封信,表明我的心迹,妻子答应不来法国了。她已从四川调到陕西,和我一起工作。说实在的,我恨不得明天就飞回去……”

1986年1月,李华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在西北农大草草安顿下来,他就急着要外出考察。同事们劝他等工作正式定下来再说,他说,不能等了。我的工作,不就是搞中国的葡萄酒吗,在国外呆了4年,对法国葡萄酒很了解,对中国葡萄酒很陌生。这可不行。

这样,他没有工作证,也忘了开介绍信就匆匆上路了。一路上遇到了数不清的麻烦。最有意思的是在山东一家葡萄酒厂了。李华自报山门——葡萄酒博士,来考察葡萄酒生产。那家厂长疑惑地打量着这个穿着一身牛仔服,自称博士的青年,把他轰了出去。第二天,李华只得乘出租汽车,吩咐司机把“出租”的牌子摘了,冒充轻工业局的工程师混进工厂。厂长连声道歉,领着他参观了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让他品尝了全部产品。李华一连说了好几条该厂的问题,厂长不由点头称是。他这才坦白了真实身份。厂长哈哈大笑,“咱们是不打不相识啊。”

历时3月,自费3000元,李华考察了我国陕西、四川上海、山东等主要葡萄产地和主要葡萄酒厂家,对我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我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他决定创建一个葡萄酒实验工厂,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还可以及时总结和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

考察归来,说干就干。可是办厂谈何容易呵。没有厂房,没有资金,没有设备,他不得不挤出宝贵的科研和教学时间,四处游说,求爷爷,告奶奶。没有设备,自己造,没有钱,咬牙去借债。实验厂总算在一间废弃不用的澡堂中安营扎寨。他并不怨天尤人。有什么办法呢,法国公司的实验和生产设备当然好,可那是法国人的;这间澡堂虽然破旧,他毕竟在这里酿制中国的葡萄酒。

实验工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葡萄专业开办了,我国第一部关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教材问世了。李华和同事们像春蚕吐丝那样,一点一滴地把国际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们,传授给来自全国各地葡萄酒厂的技术人员。

为了考察中国葡萄种植的生态环境,李华回国几年来,几乎跑遍了中国葡萄的主要产地和他认为适应种植葡萄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贫困地区。贫困的现实,像钉子一样扎在李华的心上。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去秦岭考察时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中午时分,他去敲山中一户农家的门。敲了许久,没人答应。他返身走了十几步,门开了,一个中年农民披着被子追出来,不住道歉:“不是怠慢你,我的裤子实在穿不得了。”农民们听说农业大学的博士来了,纷纷围拢来。望着衣衫褴缕,面有菜色的农民们,李华难过极了。尽管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在母亲的庇护下,他没有尝过太多的生活的艰辛啊。一个小伙子说:“我知道你,你是搞葡萄的,刚从法国回来。”“你们这儿有野葡萄资源,为什么不可以开发?”“我们去年办了葡萄酒厂,垮了。大家都负了债。”“你们既然知道我,为什么不找我去?”中年农民憨厚地笑了,“我们曾想请你,又怕博士忙,不敢打扰。”李华的眼睛湿润了。他心里在喊:“不要拿我当外人。我学成回国,就是为了咱们父老乡亲呵!”

从此,李华立下誓言,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他帮助秦岭山区的那个贫困乡建了葡萄酒厂,以当地满山遍野的野葡萄为原料,酿造出风味独特的野葡萄酒。他帮助四川万县的一个贫困乡开发出一个新的葡萄酒品种,荣获四川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当地的农民为了感谢他,把葡萄酒命名为“尔华”牌(李华和妻子的名字中各有一个华字)。那一年,他回去探望父母,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的一封求援信却把他召唤到高山草甸上。翻越海拔4000米的一座山时,连日考察劳顿不堪的李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人们慌忙捏他的人中把他弄醒,醒来后他说:“我认为,阿坝具备种植优质葡萄的条件。”

得到李华和他的同事们最大帮助的是陕西省的贫困县——丹凤县。这儿是西北农大葡萄教研室的科研基地。丹凤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地。但是由于葡萄种植和酿造缺乏技术指导,葡萄和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一直上不去。李华和他的同事们为丹凤引来了优良的法国葡萄品种,帮助当地建起了全国先进的现代化发酵车间,调整了丹凤葡萄酒的产品结构。他们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葡萄的科学方法,一招一式地给酒厂的工人作示范,教给工人们最先进的酿造技术。由于葡萄酒质量提高,销路大增,丹凤的葡萄产量也大幅增长,1987年葡萄产量是1984年的10倍,丹凤的农民仅种植葡萄一项,平均每户收入107元。望着来酒厂交售

葡萄的老农喜气洋洋的样子,李华的心里甜丝丝的。

最使他感到鼓舞的是,1988年,他倾注了满腔心血的丹凤干红葡萄酒在法国奥朗日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上获得了质量保证书,开始进入法国和日本市场。他可以白日放歌,尽情畅饮了!

“不,”他淡淡地说,“那算不了什么。我们只是朝世界先进水平迈了一小步。”随后他叹惜说,“要干的事太多,我真有点力不从心了。我国准备建立葡萄酒几个出口大户,我要去献计献策。阿坝的事我放心不下,那个地方可是老少边穷都占全了。还有甘肃武威,穷地方。我答应要去的。”

他感到自己有些对不起母亲。除了在经济上接济一下,他很少能在母亲面前尽孝道。不过,他相信,远在家乡的母亲一定不会责怪他,一定会为他击节鼓励:孩子,你干得对,干得好!

猜你喜欢

李华葡萄酒葡萄
自制的葡萄酒为啥爱“上头”?
葡萄熟了
诸葛亮喂鸡求学
当葡萄成熟时
敢为当先
一封家书
十款葡萄酒与十块石头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The Implication of Designing a Workshop in English Teaching
基于葡萄酒理化指标的葡萄酒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