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在一九九〇

1990-08-28陶克

中国青年 1990年12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活动

陶克

本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开端,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呼唤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

3月春风,9月圣火,腊月暖流,雷锋精神的火炬一直在熊熊燃烧!

历史,请记住公元1990年。

一个普通的士兵在他离开人们27年之后,又一次成为历史镜头的聚光点。

80年代带着喜悦与辛酸将要逝去。90年代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1989年的冬天,在长江岸边的一所高等军校里,大校军官张寿华与一些研究生漫谈着90年代的前途,突然,张寿华语出惊人,1990年将是中国的学雷锋年。说着,他亮出一幅对联,以诗人般的激情咏道:“爱党爱国爱军爱民,满怀春风润沃土”,“求实求真求善求美,一腔烈火炼真金”——“学习雷锋”。

张寿华自信地说,这幅新春联算是我献给各位学友的礼物,相信吧,雷锋会回来的,冬天过去是春天。

有人兴奋,有人惊诧,有人摇头。

然而,春天来了,来得真早!

90年代第一天,美丽的杭州洒着霏霏细雨。一大早,上万名青年冒雨参加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拉开了“学雷锋树90年代新风尚”大型主题活动的序幕。

同是元旦这一天,在海河两岸,天津市和平区的11000多名共产党员组成了751支为民服务小分队,开展了“学雷锋党员奉献日”活动。

6天之后,全国铁道团委所属的30万团员青年,在5万多公里的铁道线上开展了“90年代铁路共青团奉献日”活动。

又是几天之后,驻羊城三军指战员在十几名将军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开展便民服务。

学雷锋的先行者们就是这样挥动臂膀,拉开了“1990学雷锋年”的帷幕,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

从1至3月,全国有2亿多党团员和青少年参加了学雷锋统一活动。仅3月4日这一天,全国就有9000多万青少年参加团中央组织的“让雷锋精神温暖千家万户,让团旗在活动中处处飘扬”的学雷锋活动日。之后,在首都持续200余天的“学雷锋迎亚运活动”,在全国各地青年中开

展的岗位树新风活动,终于使学雷锋唱出了历史的长音。

北京香山新华书店的一位年轻的女售货员哪见过这种场面啊,年初购进的900册《雷锋的故事》很快就销售一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32万册《雷锋日记》还是供不应求,仅湖南一个市就要他们加印5万册。长白山出版社编印了一本《新时期学雷锋讲座》,原来乐观的估计也只能发行三五万册,谁知消息传出,各地订单纷纷发来,出版了25万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出版学习雷锋方面书籍已达26种。

文化界传来的消息也使人异常激动。故事片《雷锋》拷贝发行创国产片之最。雷锋组歌《永不陨落的星》在北京上演,场场爆满。6月29日晚,演出最后一场,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千余人冒雨赶赴剧场,剧场气氛热烈。清华大学一位大学生说,不亲眼见到,真难以想像雷锋是这样受人爱戴。

张寿华的话被言中了。其实每一个生活在群众中的人,都会切身地感受到雷锋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假如有一天,雷锋真的离开我们,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人心灵上的创伤太多了!

难道我们忘记了,仅仅在北京龙潭湖8年之间就出现了两次见死不救的丑闻。

难道我们忘记了,上海南京路外滩,一姑娘轻生跳江,防洪坝上人们无动于衷,最后竟是两名“老外”入水救人。

难道我们忘记了,在兰州的一个公园里,一男孩不慎挂在缆车索道上,小伙伴们向叔叔、阿姨们求救,竞无人理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幼小的生命被摔死。

难道我们忘记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不给奖金不干活的讨价还价,有手术台边的私下交易种种丑行;还有兜售伪劣商品的“坑人精”,有贪污、走私、受贿、以权谋私的“蛀虫”,他们是多么地企盼这个社会乌烟瘴气,在铜臭的摇滚乐中做发财梦。

这难道不是一个痛苦的现实?

正是这个痛苦的现实,使一切善良的人们明白了,如果雷锋真的离开了我们,这个社会必将人妖颠到。

于是,人们经过冷静的思考,发现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包括下个世纪,中国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从十几个党员浴血奋战而成为4000多万执政党的共产党人,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奋斗之目标,她在社会主义还在母腹中躁动时都不曾动摇,现在新生的共和国已经进入不感之年,她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信仰?

于是,人们经过冷静的思考,发现一切大树都有根。雷锋精神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底。从雷锋身上体现的人生价值中,人们依稀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华夏杰人的风范,从而形成民族、历史、传统的连接,增强了雷锋精神的吸引力。

在中国,雷锋已经成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人民大声疾呼:“雷锋叔叔不在了。”当赞扬某种高尚行为时,又禁不住感叹:“雷锋回来了!”

时代呼唤雷锋!人民需要雷锋!中国大地自1963年、1977年、1983年后,第4次学雷锋热潮在1990年便势不可挡地兴起了。

这是人民的意愿。

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深刻的理性思考,标志着90年代学雷锋活动一开始就运行在冷静与理智的轨道上。这是一次难得的飞跃!

滚动在90年代第1年的学雷锋春潮,既是对历史的延续又是对未来的开拓,它一出现就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非凡气势和深沉的理性思考。团中央和总政组织部一些多年抓学雷锋活动的同志,曾这样概括这次学雷锋的特点:起点高,步子实,重思考,抓带头。

1989年岁末,在北京红山口一座校园里爆发出一条新闻:国防大学、解放军报社在这里联合召开了一个“学雷锋回顾与展望”理论座谈会,研究学雷锋的理论问题,这在全军还是第一次。参加讨论会的名单从军内扩大到军外,从20人扩大到40人、80人,最后,百多人的大课堂坐得满满的。探讨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学雷锋竟有这么多的理论问题,涉及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这是一个有待开掘的宝藏!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旦看准方向,便以极大的热情去创新、去开拓。

抚顺。全国41个城市联合召开‘全国大中城市学雷锋”座谈会。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和军报等联合召开“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论讨论会。

沈阳。沈阳军区召开“雷锋精神与领导干部座谈会”。

一个个学术会议,上百篇有价值的研究雷锋精神论文的出现,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它标志着9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一开始就运行在冷静和理智的轨道上。

人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考证中,肯定地认为:雷锋精神既没有“超前”,也没有“过时”,雷锋精神属于我们整个社会主义时代。

人们在分享10年改革开放的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同时,也为找到医治“道德滑坡”的良药而欣喜,雷锋精神是支撑民族道德与精神的基石。

人们从雷锋“走向世界”的现象中,恍然醒悟:雷锋精神蕴含着人类进步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文明,诸如公民意识等。

人们在总结27年学雷锋活动的经验教训中,自觉地探讨着各种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关系

——实用与实质的关系

——贬低与拔高的关系

—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理论是行动的向导。在事隔27之后,人们清醒地看到学雷锋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这一发现本身就意味着一个飞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罗国杰认为,90年代出现在理论界的研究雷锋精神的热潮,是理论工作者贴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值得赞扬的行为,预示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学雷锋的理论探讨和指导,为避免昔日把雷锋当作“变形金刚”弄出啼笑皆非的笑话提供了可能性,代之以紧紧把握着引导人们解决“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人生之本。

许许多多的人和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们从这里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朋友——雷锋。

中国的学雷锋从这里由“活动”走向“建设”!

学雷锋,迎亚运,一个巧妙的结合,使学雷锋的热潮有了持续发展的载体;一项成功的实践,给人留下重要的启迪。

“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

又是“牢骚文化”。群众的本意很清楚,对过去每年“3·5”YaoYao喝喝学雷锋,过后无声无息的做法很有意见,希望雷锋常驻中华,长留人间。

雷锋的“户口”问题成为1990年社会关注的热点,怎样解决雷锋的“长期户口”?上至党中央,下至普通百姓都在开动脑筋。

也就在这一年,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吸引了每个炎黄子孙,这就是举办举世瞩目的亚运会。

一个是亚运雄风,一个是雷锋新风,两股劲风能否形成一股强劲的振奋民族豪情之风?

1990年回答是肯定的。

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亚运精神是“团结、友爱、进步”。一个战胜了“小我”乐意奉献的人,才能给人类献出更多的爱,而友谊和团结之源不正是需要无私的奉献吗?两者异体而同质,一经巧妙结合,不但使亚运活动本身丰富了内涵,增强了活力,而且使学雷锋的热潮有了一个持续发展的依托与载体,相得益彰。

3月4日,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了庄严的国歌,万名青少年“学雷锋精神,做亚运先锋”主题团队会隆重举行,万名青少年举手宣誓。

从那以后,雷锋伴随着北京人度过200个日日夜夜,亚运圣火燃烧了,开幕式成功地举行了。背景台上的小演员们——北京29所中学10200名学生连续6个小时没喝一口水,依靠高度的纪律观念、为国争光的精神和纯熟的技术,展示了40幅画面,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当外宾知道他们“学雷锋,迎亚运,树新风”的口号时,连声称赞他们“OK,中学生好,雷锋好。”有的外宾还说:学雷锋是中国的“秘密武器”。

一项成功的实践往往给人许多启迪和思索。雷锋的长住户口在哪儿?就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

——“大街光,门前脏”,那不是真学雷锋。当一位老者在商店里被耍态度的服务员气死的时候,当一位病人被草率粗暴的医生随便打发而去的时候,谁能不说职业道德是一切道德之本?学雷锋绝不能追求“驴粪蛋”外光里不光的效果。

5月,福建军民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提出各行各业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建设同步发展。

6月,全国青联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应运而生。这些岗位功臣的事迹令人心服口服。

8月,国务院召开会议,明令进行行业整顿,惩治人民愤恨的“路霸”、“电老虎”等等利用工作之便行个人之私的歪风邪气,使学雷锋进入一个更加求实的阶段。

是的,一时一事的轰轰烈烈固然有效,但长久敬业的默默无闻更为可贵。我们的民族似乎更多地需要这种务实、踏实、扎扎实实的实在之风。

当然,我们的社会仅仅停留在从道德上扬善惩恶,仍然是不足的。一位救火的英雄,因付不起住院费,而长期被债务所逼,这样的令人寒心的事情多了,即使给雷锋安上“长期户口”,也难保“闹调动”。现实尖锐地摆在每一个倡导学雷锋者面前:迅速地建立保护“雷锋们”的养德机制。

2月13日,抚顺市成立“雷锋基金会”,仅1个小时,就有3000多名干部群众挤向捐款处,捐款金额达118108元。2月15日,鞍钢雷锋基金会成立,明确宣布了用于资助见义勇为等先进人物的6条规定。军委领导同志明确指示,要

把一批全军、全国闻名的学雷锋先进个人由战士直接提升为干部。

爱护雷锋们,重用雷锋们,我们的雷锋必定会越来越多!

写在本文结束

26年前,贺敬之一首《雷锋之歌》风靡大地,许多人至今还能念出那激动人心的诗句:“看,站起来一个雷锋,我们跟上去:十个雷锋,百个雷锋,千个雷锋。”

如今,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还会再现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吗?

张子祥、秦川牛、李润虎,还有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船员严力宾,为政清廉的模范团长贾俊清,勇斗歹徒的杨大兰、潘星兰,在话务岗位上创造世界之最的勾艳玲……

人民选择了他们,共和国记住了他们!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榜样人物。当年,蒋介石“无可奈何花落去”,感叹:能人怎么都到共产党那边去了。今天,我们同样拥有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一大批英模。他们从雷锋精神中受益,使雷锋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这是中国光明灿烂的希望,这是从雷锋到“雷锋们”所揭示的一个真理。

成大业者,站在学雷锋的行列中。

一个雷锋倒下去,千万个雷锋站起来!

1990年作出了回答!

1991年,人们希望中国翻开更加辉煌的一页!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