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欧罗巴“艾滋”之都
1989-08-24郭宏伟
郭宏伟
凤先飞,使悲歌苦多的中国球迷扬眉吐气。
1986年,中国女足首次参加亚洲杯便荣登榜首;
1988年,广州国际女子足球锦标赛,中国队过关斩将,打入世界前4名;
1988年底,女足奔赴意大利,在梅迪利亚国际女足赛中,出尽风头,勇夺第一;
1989年初,女足姑娘在厦门“国贸杯”国际女足邀请赛上,横扫千军如卷席,以未负一局的战绩,傲居魁首。
当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受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之托,接受于1991年在我国广东举办首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大赛的重任时,谁还会怀疑这荣耀的桂冠,不该首先戴在中国姑娘的头上呢?
风靡世界的女足运动
60年代初,女子足球运动陆续在欧、美、亚、大洋洲等一些国家悄悄地开展起来。到了70年代中期,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从“文革动乱”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女子足球的热浪已席卷全球。英国这个世界足球发祥地,对女足运动最持保守态度的国家,也已有10多万女性参加了足球俱乐部;西德当时参加女子足球运动的会员竟达27万人,组成2100多个女子足球队,比赛长年不断;意大利已开始举办甲、乙级女子足球联赛,从中选拔国家队对外迎战;挪威、瑞典等国,在国家足协领导下,有数万女子在足球俱乐部里长年坚持训练,在欧洲女足中球技水平居领先地位,瑞典的女子足球人口甚至达到全国人口的1%;美国男子足球水平,纵然无法与其它美洲国家相比拟,但美国女足的兴起却声势浩大,60年代末,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并普及全国,以后在大学中也成为时髦的运动,为此美国足协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组织各种训练和比赛,形成了4个年龄的竞赛网,美国的国家女子足球队频繁地参加各种国际性大赛,成为北美首屈一指的强队;巴西女足其普及与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欧洲各国,每年一次的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通常只有五六个队参加,但巴西女足的竞技水平在国际女子足坛上却属上乘,这恐怕与她们生活在“足球王国”见多识广有关;澳大利亚在大洋洲经常是女足冠军的得主,可谓一支骁勇善战的强队;日本是亚洲开展女子足球较早的国家之一,学生中开展得比较普及,全国约有200多个女足俱乐部,国家设有专门的女子足球联合会;我国的台湾女子足球队在亚洲女子足坛上,可谓朝气蓬勃,威名赫赫,台湾的宜宁女子足球队曾蝉联1977、1978年夏威夷国际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并曾获得1978年“赫尔辛基杯”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
80年代以后,女子足球不但在世界各大洲扩展延伸,洲与洲之间的比赛连绵不断,各国的女子足球邀请赛、锦标赛、杯赛名目繁多,而且一些巾帼有志之士并不想局限于此,她们希望有一个国际性的独立机构统率世界各国女子足球的活动,举办大型的有权威代表性的国际比赛。于是,欧洲国家和以香港东南亚为首的亚洲相继打出“国际女子足球联合会”的旗号,大有巾帼足球与男子足球并驾齐驱之势。国际足联迫于压力,1987年通过决议将女子足球正式列入国际足联活动计划,并于1988年在我国广东举办了一次实验性的非正式的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
当前,女子足球发展更加迅猛,中美洲的墨西哥湾,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科特迪瓦,东欧的苏联、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国奋起直追,不惜代价开展女足运动,这些都促使国际女子足坛的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女足列强如林。
中国女足在苦挣中崛起
1977年,当陕西钢铁厂子弟学校的女学生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世界上还有女孩子在踢足球的时候,她们便也想尝试一下滋味。她们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这纯属好奇的举动——在简陋的足球场上,她们开心自在毫无章法地踢起足球的时候,已经悄悄地揭开了中国女子足球运动的篇章。
有人讲,如果说欧美国家女子足球的起因更主要是出于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妇女参政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话,那么中国姑娘们踢球的愿望可能更多地是看到中国男子足球的落后,“半边天”也要做男子办不到的事情。这话虽有道理,但我国女足运动从一开始孕育就受到了来自这个古老民族各个层次的排斥和压制,仿佛这是有悖天理的奇谈怪事。即使一些较为开明的足球界人士,对女子足球这一新生事物也持观望的保守态度。我国足球的决策机构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民间开展起来的女子足球运动,采取不反对不支持的中间立场。在没有场地、没有经费、没有编制、没有有关的专业人员和相应的领导机构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在陈旧的社会观念中步履维艰的女足发起者们,该面临着怎样困难的境地,说其苦苦挣扎,并未夸张。
有志者事竟成,女足运动在陕西、辽宁、吉林等地生存了下来。1982年中国体育报率先打破女足的沉闷局面,在北京组织了女子足球邀请赛,之后,广东也组织筹办了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女足亮相,身手不凡,令人耳目一新,使世人终于看到了女足的风采。天津、辽宁等省市也相继组建女子足球队,女足运动犹如一股春潮,迅速席卷祖国各地。
1986年,组建不久的女子国家队首次参加第6届亚洲杯赛便以胜23球未负一球的全胜纪录,荣登亚洲榜首,实现中国足球凤先飞的宿愿。
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女足中就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球星李艳杰、吴伟英、牛丽杰、孙庆梅、刘爱玲等,这是奇迹,也是对艰难困苦中奋斗而出的最好回应。身经磨难的中国姑娘,终于可以啸傲世界女子足林。
中国女足的远忧与近虑
然而,正当女足成为我国优势项目,受到全世界注目的时候,今年以来却不断传来令人忧虑的信息。自第7届全运会对非奥运会项目采取限制报名的办法公布之后,不少有女子足球队的省市从各自的利益布局考虑,把在国内比赛中不占优势的项目统统下马,包括将女足砍掉。致使今年的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原有27支队伍报名,但实际参赛的仅19支。据传,今年赛后,还会有些省、市将女队下放基层或解散,随之而来的二线队伍和青少年体校的女足球班也将难逃厄运。如果此风盛行下去,刚刚建立起来的女足的后备力量就会受到破坏,10年来,众多人士为之奋斗的女足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如1988年,我国女子足球运动达到高峰,仅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参赛队伍多达31支。其中许多选手,已经不是半路出家,经过改行的“田字号”,而是从小就步入足坛,经过五六年系统训练的新秀。她们技术规范、战术意识好、跑动能力强,是我国女足全面起飞的雄厚实力基础。如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自行瓦解,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应该说,各省市从各自的经济实力和项目布局出发,适当缩减一些战线是正常的,何况一个省有几个地市都搞女足专业队,确无必要,但终不能一说缩减,就又一古脑地全部砍掉。我国体育史上,有些项目几上几下给事业带来不可弥补损失的惨痛教训,我们难道刚过即忘吗?
令人欣慰的是,在听到女子足球危机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令人鼓舞的消息:北京体院、沈阳体院等体育院校今年仍相继招收女足学员,而且在参加前不久的全国比赛中成绩不错。我们深信女足这朵体苑奇葩,不会在风风雨雨中夭折。她在困难中崛起,也必将在坎坷中发展壮大。1991年,首届世界杯女子足球锦标赛在我国举办之时,也必将是我国女足运动全面腾飞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