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建省序曲

1988-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8期
关键词:紫阳海南同志

苕 子 凡 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1987年9月11日晚,两辆银灰色的皇冠小轿车悄然而来,直入中南海西门。

这两辆轿车人中南海西门之后,在北京时间20点整,停于赵紫阳同志家门口。

两位身材高大的老同志走出车来,步入大门,刚走近客厅,就听见紫阳同志爽朗的声音:“你们俩个到哪里去了?找都找不到你们!”

许士杰,原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1964年至1971年初担任过海南行政区副书记,他曾被广州市民评选为“十大杰出公仆”之一。他虽然已是67岁了,但长期坚持每天4—5公里的长跑,身体十分健康。广州市委的干部说,随许书记下乡,走起山路来,寻常青年人也跟不上他的步伐。

退居二线以后,他看看书,写写诗,做做社会调查,日子过得很充实,还担任了全国诗词学会的副会长。这几天,他正在广东的南澳岛上,参加潮汕地区党史研讨会呢,突然,北京来电,召他立即北上。

梁湘也是这样,正处在“无官一身轻”的状态中呢。他从副省长和深圳市市长兼市委书记的任上下来,退居二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到大西北搞调查去了。也是一道急电,要他立即“班师回朝”。

11日上午,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与许梁二人谈话,宣布了任务:许士杰任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梁湘任副组长。

当晚,他们来到赵紫阳同志家中,正是紫阳同志要为海南建省大计面授机宜,谈了一个多小时。紫阳同志对海南省的筹建和开发建设,已有很完整的构想。他说,海南是一个省,也是一个大特区。它的政策比特区更特殊……

海南,希望之岛,是多少年轻的中国人的梦里明珠,伊甸园般的宝地。可是,历经磨难,又遇上近年的一桩“汽车事件”,明珠蒙尘,黯然失色。

当时,不到一年时间,海南竟进口了8万辆汽车,捣腾了6.8亿美元,40亿人民币,事后,不但影响了开发建设,而且欠下巨额债务,一个机会变成了一场灾难。

一些人心灰意冷之日,正是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时,赵紫阳同志飞赴海南。

大年三十,赵紫阳和胡启立、田纪云等同志到五指山下陡水河村的苗家吃团年饭,喝糯米酒,如和煦春风,令人平添暖意。

大年初一,紫阳同志视察凤凰机场筹建地,同意了在宝岛南端的三亚市建这个国际机场,与北端的海口机场相匹配。这就说明,海南要加紧开发,而不是收缩停滞;是放宽政策,而不是相反。

紫阳同志先后两次批准拔款帮助海南人卸下“汽车狂潮”带来的包袱,拔款共达1.5亿之巨。

谷牧同志作了个很形象的比喻,他告诫海南干部说:你们现在只能先做“神农氏”(利用本地资源,搞好生产),后做“爱迪生”(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设备)。

海南,又暖了。但是,长期的事实证明:光有好的政策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来保障其实行。

孤悬海外,这个宝岛的特殊地位,显然要用特殊的办法来确立。

1986年,羊城盛夏,珠岛宾馆内莲叶田田,荷花含笑。老将军王震在这里邂逅梁湘。

此时的梁湘已退居二线,却闲不住,想边啃书本边搞调查,再写点东西。从海外归来,心中有所筹划的王震见他有志于调查,正中下怀。便委托他与赫赫有名的深圳蛇口工业区首脑袁庚对海南的现状作个调查,运用深圳与蛇口的经验,就海南的开发与发展提出建议。回深圳后,梁湘和袁庚决定先作一次不事声张的海南考察。

他们以二线干部的身份,既可兼听各方的意见,又可冷静地从旁观察,运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加以分析。他们辛辛苦苦考察了8天,于11月22日回到深圳。梁湘行装甫卸,便着手写调查报告,24日即告完成。27日,调查报告送到北京交给王震同志。

这个调查报告其中两条最突出的内容是:一要采取特殊政策,对外更加开放;二要独立成为一个省。

梁湘对体制问题感受尤深,他认为,光有政策,没有体制的保证,是办不成事的。这个来插手,那个来过问,叫人怎样开展工作?

王震将军看了梁湘以“深圳效率”搞出的报告,立即修书一封,连报告一起,直送赵紫阳同志。

1987年3月,梁湘到北京开人大的会议,还把调查报告修改成《加快海南发展的建议书》提交大会。

这些大胆的建议提出来,效果将会如何呢?其难度之大,梁湘也是知道的。此后,他甚至和一些同志议论过,不如到海南去办一个公司,帮助海南的发展。

与此同时,更多有志之士在关注着海南,在思考着,探索着宝岛发展的道路。

姚文绪,海南行政区的党委书记,刚接待过来考察的梁湘,1987年4月6日又迎来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

姚文绪同志年过六旬,在海南工作日久,对海南近几年来的曲折发展感触良多。在50年代,海南行政区是作为丁等省待遇的。海南与大陆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有较大差异,如果能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可以更好地实行特殊的政策,更快地发展。

但是,主持海南工作的干部谁都不敢提这个问题,把这视为“禁区”。由于体制的问题,海南形成了一种很奇特的局面,本地干部和群众称之为“三国四方”:行政区、自治州、驻军、农垦系统。各有一套,作为主政者,难以实行一体化管理。

怎么理顺这些关系?

姚文绪与许家屯作了长时间的交谈,许家屯来岛考察,是因为海南的发展对于1997年以后的香港和未来台湾问题的解决,都有重大的影响。海南也只有解决体制问题和更加开放,才能吸引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来参与投资开发。

许家屯在视察之后,又提出了体制这个敏感问题。

姚文绪说:你的建议,我从内心里赞成,但是……

许家屯说:我明白,明白,你不好提的意见,我来提。

一次,在邓小平同志接见港澳赴京代表之前,许家屯抓紧时间,当面向小平同志汇报了他对加快海南建设的意见。

两个月后,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南下广州。他先同广东省领导会晤,林若书记与叶选平省长都认为,广东省还有不少贫困山区,省里须多方统筹,很难时时处处给海南更多的特殊照顾。海南独立建省,完全赞成。

陈俊生既已得粤省支持,便直飞海南。他要多听听各方意见,好向中央领导汇报反映。

姚文绪陪着陈俊生在海南走了19个县市,除少数几处以外,基本上是每到一处即召开座谈会。陈俊生说,建省之议已成定论,不用再提了。这次来是就岛内体制的三种方案征求意见,希望海南干部群众直抒胸臆。

陈俊生之举,不啻中央决策民主化的一大试验。此次征询意见,十几个座谈会上的接受征询的500人中,除一人外均选择了同一方案:

“撤消自治州,全岛一体化。”

1987年10月22日,赵紫阳同志乘机由穗返京参加十三大,许士杰同机前往。在那只有9个座位的舒适宽敞的座机上,两个多小时的旅途变成了一次海南问题研讨会。

这天,正是万里晴空。高空中飞行,自是无人打扰。许士杰坦率地向紫阳同志汇报了不少棘手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本碍难开口,后去毕竟出以公心,还是说了。

原来,莺歌海天然气的利用,中央有关部门已和广东签订协议,要合股把天然气管道拉到广州。建省筹备组的同志们都很着急,他们认为,实际上海南更需要天然气。但许士杰作为广州的前任市委书记,不好反对这样做。结果,还是许士杰本人开口请示紫阳同志:可否把天然气留给海南?

紫阳同志支持了这一建议:先满足海南,后送到岛外。

当然,这只是棘手事中一桩,还谈了海南的农场基建投资、外国银行在岛设分行、财政状况……关于建省开办费,许士杰提出了一个方案。

对此,紫阳同志说:……允许你们发一点财。

紫阳同志还说,要考虑如何既发扬民主,又提高效率,减少扯皮。许士杰提出了在人事安排上避免政出多门的一个建议,紫阳同志说:这个办法好。

海南建省的序曲,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一时间,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沙龙中,几乎是言必称海南,人人谈,个个想,议论的结果是“勇敢分子”组成的“先遣队”直飞海南。

据报载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数万人来信联系工作。

其中各种专业人才和大学生已超过1万,这还不包括“先遣队”背后跃跃欲试的“南下大军”。

海口市地价猛涨!宾馆、招待所爆满!

“人才流入热”,“投资热”,“买地皮热”热得几近沸腾。

可专家们却是冷静的。

9月,在许士杰飞往海南的前夕,在广州的北园酒家有一个小小的聚会,一班教授、研究员、作家们(都是老人)给许士杰祝酒,讲的都是海南需要注意的问题。许士杰频频点头,他心中是十分清醒的。

他知道,海南建省,这是历史上不少先贤后哲都设想过的,这副重担,谁挑上也得保持清醒。

如果我们翻阅史料,就可以看到:

1912年9月11日,在广东旅日同乡会的一次会议上,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为海南建省列举了五大理由:一是为“巩固海防”;二是为“启发天然富源”;三是为“文化政策”;四是为“国内移民政策”;五是为“行政之便宜”。

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极力主张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琼崖的特殊环境,可惜一直壮志未酬。他的话如余音在耳,其恳切之情,令人难忘:

“乞诸位先生,赞成琼州改行省,琼州甚幸!民国幸甚!”

另一位颇具先见之明,与海南人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冯白驹同志,也很早就提出了海南建省的主张。

1987年9月23日,许士杰、梁湘特地从广州和深圳赶到海南,就是为了参加一个对海南人具有特别意义的庆祝活动——纪念琼崖纵队成立60周年。

他们将要为海口公园的冯白驹塑象揭幕,这位海南人心目中的英雄,应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他们将参观冯白驹故居。会见冯白驹夫人。

1987年9月23日,海南各界人士1,300多人,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区党委礼堂,隆重纪念琼崖纵队成立60周年。这天是双喜临门,一是再次确认海南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功绩和光荣传统;二是海南建省的事向广大干部群众交底。

许士杰在讲话中,突出地提到要“五湖四海团结战斗”。这是他历来的主张,不搞小山头,小宗派,宽厚待人,一碗水端平。他谈到海南的人才问题。

“……原来在这里工作的同志,不要担心将来从岛外调来大批干部,而不任用原来的干部。我来之前在广州听传说,要从北京调多少,从广州调多少,从深圳调多少,这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有部分同志有离开南岛的想法,也不要想了,大家一起奋斗吧!”

他把海南建省的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海南省,并经过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请明年初召开的七届人大批准。”

许士杰不愧诗词学会副会长,他没有在这重要的讲话中以挥手发号令为结尾,而是赋诗一首:“琼崖儿女展雄风,揽月摩星上碧空;冲破小笼翱四海,扶摇万里作征鸿。”

(摘自《南风窗》)

(插图:孙凤娣)

猜你喜欢

紫阳海南同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北冥有鱼
59国免签游海南
童心飞扬
热带宝岛海南
紫阳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