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生存的极限

1988-08-23陆符嘉

中国青年 1988年2期
关键词:头脑经济学家经济学

陆符嘉

今天的青年人都希望自己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但若问何为经济头脑?答案却莫衷一是。

企业家也许认为提高产值、利润就是经济头脑;普通工人也许最关心工资、奖金和物价;家庭主妇也许会指着菜篮子说:这就是我的经济头脑……人们的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中,经济问题还仅仅是一个谋生和财富的增长问题,从整体上看是以生存为极限的。然而当我们对经济思想发展史作过一番扼要考察后,便会发现,目前我们对经济问题的理解还是一孔之见。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产生——姑且让我们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为标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加速财富增长。为此,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引用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制针手工工场由于实行分工,生产率提高了4800倍。由此他进一步提出:国民财富及其增殖需由分工的发展来决定。此观点不仅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出发点,而且还提出了经济学中的第一个哲学思考:人与物的关系。此后这个问题始终是经济学家们不能回避的主要问题。

把对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引入经济学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发现财富的迅速增长既不能消除又不能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贫困的增长。因而他们在研究中揭示了隐藏在经济行为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确定。也许我们可以说,在此后100~200年的历史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这两个哲学命题展开的。在这期间人类为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建立理想的社会经济制度与秩序而进行的种种尝试正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战后经济增长所出现的问题,著名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提出他们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考察了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和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结论,人们因此而称之为“世界末日模型”。这项研究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一片哗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为前提,乐观地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机制的完善可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存在极限。毫无疑问,这种针锋相对而又各有偏颇的观点也许都不是我们所能苟同的。但也正是在这观点的论战中,我们可以嗅出经济学家的“经济头脑”正在发生变化,其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已经从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上升到人、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的认识阶段。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思想蜕变问题,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的印证。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经济问题既是谋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它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国家的: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生存水平,而且必然体现在民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很不发达,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矛盾也许是发达国家早已经历过的,这个现实势必会妨碍我们用发展的、整体的眼光思考经济问题;但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观察,又会发现上面所说的问题还具有一般性。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同样面临着人口、粮食、工业化资金、不可再生的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也面临着重蹈现代西方社会覆辙的危险。

两种不同的思考,似乎对我们这代人的经济头脑有不同的要求,前者为生存,后者是发展。前者更多地表现于个人的层次与短期的发展,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在民族和人类文明历史的过程中。因此我们这代人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应跳出小生产的圈子,突破生存的极限,建立起人、环境、社会统一协调的、发展的经济观。

如果你读读《增长的极限》《没有极限的增长》和《小的是美好的》等书,也许会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编者注:有继续为本栏目投稿者,请在信封上注明“读书笔谈”字样。欢迎青年朋友们踊跃来稿。

猜你喜欢

头脑经济学家经济学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头脑对对碰
简明经济学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