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向何方?

1988-08-23陈保平

中国青年 1988年4期
关键词:成熟性一代人饥饿

陈保平

去年5月,我应邀回母校参加一个由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安置无家可归者—纪念1987国际住宅年”。到会的大多是哲学、历史、中文等专业的学生。我感到十分奇怪:这个住宅年与他们有何相干?

会议开始后,主持者发表了一篇近似宣言的讲话,大意是:人类不仅需要栖身的住宅,还需要精神的住宅;我们像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今天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接着这个话题,有人说,旧的住宅倒塌了,新的住宅未找到;有人说,身居斗室尚可忍,灵魂找不到归宿最难受;有人大声问:何时我们才有真正的家?

我愣了!一时竞不能分辨。这些寻找“家园”的年轻人是书读得太多,事干得太少,无病呻吟,还是从真实的生活感受中发出的内心呼唤?

然而,坦率地说,这种寻找精神家园的焦虑只存在大学生中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感慨只有诗人才有吗?可以说,在“旧家园”里过得最充实、最感温暖的人,今天一定是最痛苦的。我时常想,10多年前,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上山下乡,那时他们的精神被幼稚的理想所召唤,热情被盲目的信仰所点燃,最初时并不像今天的大学生那样感到孤独。这个事实至少证明两点: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从虚幻的世界和幼稚的理想中挣脱出来,这是一代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人不能没有精神家园,觉醒的“自我”必然要寻找生命的新意义,寻找个体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在没有找到之前,孤独与焦虑便难以避免。当今中国,社会已从高度集中统一走向多元、可选性、自由度大了。但选择和自由反而给人带来了不安,使人感到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表层的是职业选择:读研究生还是去合资企业?留都市还是赴海南?深层的是价值选择:读书为什么?出了国又怎样:钱能满足一切吗?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个斯芬克斯之谜缠绕着。

我们有献身的愿望,但不知什么值得献身。我们知道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涌起波澜,可大海是什么?这种意识的深化是以否定不见滴水的“大海”为前提的。但这并不等于就真能否定大海本身。

人的选择从根本上说,就是选择生和死。既然你选择了生(因为你没有自杀),你实际上已思考了为什么生?如何生?是得过且过,还是敢发议论,有所追求、自己舔净自己的伤口,争取明天比今天更好?那么什么是“好”?“我到底要什么?”说到底是对价值的判断,是对传统的“好”发生怀疑,是对现代的“好”缺乏体验,不知如何是“好”。

“我到底要什么?”当一个声音在焦虑地发问时,另个声音在尖锐地质责:“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当我们站在璀璨的星空下,漫步在苍凉的古道上这样问自己的时候,终于发现:我们其实一无所有。所有的思想:存在主义、需要层次论,“等待弋多”“甲壳虫”……都是人家的。人家的东西当然可以,也需要“拿来”,但它只有与我们的生活感受相一致时,才是真实的。

一位独自考察长征路的同学告诉我,他在沼泽草地上走了一天一夜,饥饿仿佛要把他吞噬,这时他想起叔本华的话:当一个人饥饿时,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照使其忘却饥饿。他说,叔本华一定没有尝过饥饿的味道。因为他眼前的草原景色十分壮观,但却没能使他忘却饥饿。

景色不能当饭吃,人家的思想也未必能成为我们的真理。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建立,不能只靠书本做基石,那是很容易塌陷的。只有在介入、参与、干预现实的过程中,以当代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为参照系,才能在八面来风中构筑起支撑精神大厦的支柱。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今的许多大学生极端缺乏的。以致他们“成熟的思想”一见诸行动就幼稚;恢宏的气慨一面对实际就空泛;孤独和忧愁也让人感到缺乏力度。用一个大学生自我剖析的话说:因渴望爱情而寻找恋人却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妻子一个丈夫;为拯救人类而意气飞扬却不知道如何种出粮食造出螺丝钉。

我赞成那种以现实的入世态度来追求超越自我的崇高境界—少一些空想、抛弃从自我思辨的玩弄中来建筑理想的经院方法,投身社会实践(不是指假期搞几次考察活动的“跑马式”实践)。重新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发生震颤,从而使我们再度审视自己的精神框架,探寻一种合理的生活模式。

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朋友告诉我:他曾问过几个参加学潮的同学:当时是怎么想的?同学说:开始只是想跟着去看看,到了广场,旗帜一展,人如潮涌,心里便激动起来。平时在学校总太沉闷,太无聊,社会与我们是隔绝的。此刻却感到我们大学生对社会不是无所作为,每个人都沉浸在投身伟大事业的激情中。

这显然是幼稚的。但幼稚背后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意味着大学生心中蕴藏着某种参与和献身的激情;第二,意味着大学生不满今天的教育和校园生活;第三,意味着我们的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并没有培养出成熟的一代人。

无论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还是从历史的高度上观照,任何时代的青年都拥有一股澎湃焦灼的、不可遏制的青春热情。但如何引导这股热情?却是我们今天所要回答的。几十年来,我们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青年进行“责任感”教育,但若事情还没搞清楚,思想还处于浑沌之中,“责任感”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几十年来,我们从没放弃过“伟大胜利”“越来越好”的形势教育,但看到的世界并不那么完美。那么,面对困难和失误,面对阵痛和危机,谁来和我们一起坚强地承受?几十年来,我们从未松懈过纪律教育,但没有人道主义爱心的滋长,没有人的尊严的自律,谁能保证纪律的栅栏不被扭断?大学生在这样坦露自己:“我们不仅渴望在与社会认同过程中确认自我,而且还显示了能动地改革既有社会存在以进行再创造的未来性;同时又由于下意识地分离自我,暴露了自身空前鲜明的不成熟性。未来性和不成熟性是当代大学生本身不可分离的相反相成的两重性。当代大学生总是注意自己的未来性而忽视自己的不成熟性;而社会总是注视当代大学生的不成熟性而无视他们的未来性。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在消除他们的消极因素时,把他们的积极因素也给压制了。我们的思想工作往往教给青年以经典定论,而不是鼓励他们阐发思想并在实践中检验思想;往往为了维持现状而不是鼓励并指导他们去改变现状,结果把青年推向被动,使他们失去了我们灌输最多的“时代责任感”。

是该全社会深刻反思、猛省的时候了!

你向他高唱改革的赞歌,你最好是把改革的艰巨和局限也告诉他,否则,他只能欣赏改革的金苹果而无力承受折断的枝桠。

你竭力向他灌输自立精神,不如去创造勤工助学的条件,否则,他们凭什么自立?你与其简单地批判西方的“性解放”,不如深刻的去阐明性关系如何通过爱来取得尊严性,否则将适得其反!

教育最怕的是虚幻和简单,因为现实的利刃最终会把它捅破。到那时,青年失望的不仅仅是教育,而且是现实。

上一代人要想让下一代人完全按他们设计的路线去行动,这只是良好的愿望;下一代人要想彻底摆脱上一代人的携扶,也不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未来是靠青年去选择和创造的。上一代人的责任是为这种选择和创造,去铲除障碍,铺展道路。

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是否该到了全面的、彻底变革的时候了。但眼下,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崇尚,并尽量避免用责问的口气问青年:“你有什么?”而经常扪心自问:“你给了他什么?”

猜你喜欢

成熟性一代人饥饿
一代人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
行政诉讼成熟性原则在我国法院的实践——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第69号指导案例和132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单孔或三孔腹腔镜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比较
MRI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的诊断价值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回忆饥饿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