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话(四则)
1987-11-01
成庶(一则)斯大林习诗
在一些介绍革命导师爱诗写诗的文章中,青年马克思、青年恩格斯和毛泽东的诗作,还有列宁评析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例子是常被引用的,却不见提及斯大林习诗的事。
其实,青年斯大林也是一个热情的诗歌爱好者。1895年10月29日,刚上第比利斯市正教中学的15岁的斯大林,就以自己的乳名索谢罗为笔名,向当地的《伊维利亚》报投寄诗稿,且有两首被采用。诗是用格鲁吉亚文写的,题为《献给拉菲耶尔·艾利斯塔维》——即格鲁吉亚的著名作家和诗人。当时,格鲁吉亚杰出的文学理论家M·凯连德西利德捷赞扬这两首诗具有新思想,写得出色,并先后把它编入自己编著的《文学概论》(1899年版)和《格鲁吉亚文学优秀作品选集》(1907年版)中。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索谢罗就是后来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斯大林。
青年斯大林发表这两首诗的时候,也是他着手在正教中学组织宣传列宁主张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时候。那是高加索地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于是,这两首诗也就同斯大林的诗一般的革命生涯有机地联系起来了。1941年,在苏联第比利斯“东方曙光”出版的《伟大斯大林的故事》一书里,刊载了M·凯连德西利德捷的关于选编斯大林诗作的回忆短文,讲到了斯大林诗作在读者中的积极影响。
遗憾的是,现在国内尚难读到斯大林那两首诗的原文和中文译稿.
刘征(一则)铺展和凝聚
讽刺诗。可以铺展也可以凝聚,要如同书法家所说:“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通风。”
把一个题材铺写得淋漓尽致,叫铺展。近来利用武松的故事写的讽刺诗有几首,写得淋漓尽致的要算《话说武松》。这首诗把武松打虎的故事加以翻新,画出了诸如“求全”“红眼”“诽谤”等种种可鄙可笑的嘴脸,围绕“打虎”这一出色成绩泛起的嘁嘁喳喳声,跃然纸上。武松的处境如何诗里没说,让读者去想。诗虽然较长,但不觉拖累,转觉有余味未尽之感。
把一个题材尽力浓缩,叫凝聚。凝聚的讽刺诗佳作,我想起了《“代办”》。这首诗写了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负责人猫在办公室里睡觉,旁边放着一堆急件。老鼠看了大吃一惊,原来都是要求对鼠害采取紧急行动的。从文件的时间看已晚了半年。于是,老鼠用牙齿把文件代为管理了。这个故事是可以写一首相当篇幅的叙事诗,《“代办”》却只写了二十八个短行,略去某些闲笔,也不著一字评论,只凭几笔素描,就使读者感到已经很丰满,显示出很强的讽刺力量。
梁谢成(一则)水至清则无鱼
诗是一种艺术.一件艺术品不能不讲求整体美。所谓“完美”,我理解就是“完整则美”的意思。古人有“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说法:但,无论如何,“片言”终究不能代替“全篇”。古人也有所谓“诗眼”之说,认为诗中的警句好比眼睛一样生动传神;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以警句代替全诗。花儿虽鲜艳美丽,倘若“删”去了花枝、花梗、花萼,眼睛虽生动传神,倘若“删”去了眼睑、睫毛、眉毛,那将会是一副什么样子!世间一向少纯而又纯之物,诗坛历来缺精而又精之诗,此乃常情常理,不足为怪。“水至清则无鱼”,“过犹不及”。我们的理论,不能再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能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更不能再搞“矫枉必须过正”。须知,“过”了“正”,也是一种新的“不正”啊!
请勿误会,我并非在这里为“又长又空”的“诗”辩护,更无意提倡“写诗竞长”。
叶橹(一则)联想力的运用
诗人的联想力是一种可贵的才能。在诗的表现中。联想不但是诗人进入创作情境的契机。而且也是为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想翱翔于艺术时空的一块基地。试读《冰雕》中前两节:“温暖的心/在北方的奇寒里/雕塑了它们/它们才如此美丽”。“我仿佛突然知道/由于严冬的爱抚和鼓励/柔弱的水/也会坚强地站立/并且,用它的千姿百态/呈现生命的神奇”。
看过冰雕的人不在少数,但能象作者这样产生丰富的联想者恐怕不多。这就是诗人的联想力异于常人之处。
这种联想,不同于那种单向性的因果关系的联想。我国古诗中“兴”的表现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联想,但囿于形式束缚,其联想往往呈对应式,缺少中转环节和起伏跌宕。现在如果仍停留在这种表现方法上,将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所以鲁迅曾以谐谑的口吻说过,居《诗经》之首的《关睢》,如果用白话写出向刊物投稿,是非被退回不可的。
《冰雕》这首诗在联想上便具有一种立体感,因而也显得丰富。首先是制作冰雕的人有“温暖的心”和在“奇寒”里的劳动;其次是“严冬的爱抚和鼓励”使“柔弱的水”站立起来,“呈现生命的神奇”;最后又延伸到冰雕在春天还是要“融化”,但“毕竟有过骄傲的站立”。所以“能快乐地走来,便情愿快乐地走去”,“即使有一天消失了/也消失在/春天的笑容里”。正是在这种连绵不断的联想中,使读者也在感受了艺术愉悦之余,升腾起更为辽阔深邃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联想力的运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比附上。简单的比附会造成想象空间的狭窄和思考能力的滞涩,损害诗的审美内涵,是写诗之一忌。
(王琦摘自《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