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呼唤
1987-08-24余剑
中国青年 1987年7期
余剑
实话说,《邂逅》有些不好读,读后有些悚然。但唯其如此,掩卷后,你却不得不有些惊觉,继而为作者在取材上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所折服。
故事自然很奇。她心地善良,工作兢兢业业。正因如此,当她忽然发现眼前的竟是她3年前的“恋人”时,她并未因他曾抛弃自己而幸灾乐祸、也没有心烦意乱地草率处之。她不忌恨门外的姑娘,反倒为其失去一个“有才华的丈夫”而惋惜……由于作者较完整地把握了人物性格,因而寥寥数笔,便将一个诚实、善良、富有同情心而又不乏软弱的女性刻画得棚栩如生,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当然,一篇好的小说,除了其审美功能外,还应同时兼备认识和教育的价值,具有社会意义。作者在这上面也下了功夫。毋庸置疑,在人们眼里,火化场并非吉祥之地。这也自然牵扯到对其职工的偏见。在她的个人问题上,那十一个先吹的不必说了,就是最后一个,那个被她称为“班长”的也并非圣人。虽然他身为记者,较为开化,一再声称“只要不碰死人我不在乎”,但这种留有余地的“开化”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一旦他得知真情,便毫不犹豫地走开了。可见他爱的并不是她的心灵。这里,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小说越是写她对他的痴情、感激,认为“唯独他是一个尊重过她理解她的人”,就越显出作者内心的沉重;而记者越是如此,丧葬工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就揭示得越为深刻。这样,作品通过对一个弱女子命运的关注,痛砭时弊,发出了对理解和真诚的呼唤。
作为处女作,《邂逅》也有它的不足,个别部分多余,可以删去(如固定脸形的一些描写)。有些情节尚可推敲,作者似乎并不是处处都把握准了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