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婚启事与58名女大学生

1987-08-24张万华

中国青年 1987年9期
关键词:征婚启事姑娘上海

张万华

5月的一天,上海《新民晚报》上出现了一则征婚启事:

“某男,34岁,宁波地区乡镇企业厂长。年薪万余元,宁波有楼房400平米,本市有带厨房和卫生间的私房60平米。因故离异,无负担。事业心强,欲觅本市宜社交,适做秘书工作,貌秀和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至30岁未婚姑娘为伴。”

这100多字的启事登在报纸中缝的最下面,想来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没想到,3天便接到了近400封来信,应征者有教师、医生、干部、技术员、演员、工人、女兵、个体劳动者,甚至还有中学生。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众多的应征者中,有大专、本科学历的58人,中专学历的10人,约占总数的20.8%,她们的平均年龄为25.7岁。

为什么那么多女大学生对这则征婚启事如此感兴趣呢?是看中了那400平米的乡间别墅和煤卫独用的60平米都市私房?还是为年薪万余元所动心?有人因此说,唉,世风渐下,受到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也被金钱玷污了。也有人忿忿地骂道:征婚者凭着几个臭钱,也到上海来找女大学生了,这不是向没钱的上海小伙子挑战吗?种种议论猜测,使这个征婚事件更加热闹了。

那么,这些女大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作为征婚者的代理人有幸接触了其中的几位。

6月上旬的一个月夜,A姑娘在其姨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公园的六角亭里。只见她白皙的皮肤,短短的卷发,配上一套白色的裙服,犹如九重天上下凡的仙女。可说起话来,却充满着事业型女子的自信。她说:“我去年从电视大学毕业,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在一家工厂当科员。要问我为什么来应征,我可以坦率地说,优越的经济条件当然是吸引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确切地说,我喜欢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男子汉,并愿意以我学到的知识去辅佐他。”一旁的姨妈插话了:“我的父辈是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创业的实业家,而她们这些从校门到厂门、想干一番事业的大学生却苦于没有机会。所以,我看到了这个启事就动员她来应征。”接着,姑娘反客为主,问起征婚者一连串问题来:产品结构?管理模式?新的构想?喜欢看些什么书?征婚者操着不太熟练的宁波普通话回答着,脑门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好一出“考姑爷”,双方都在权衡,选择……

又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们在一家宾馆的休息室里。接待了B姑娘。B姑娘芳龄26岁,双眸圆溜溜的,一笑一对酒涡,说起话来干脆利索。她说:“我是厂里的团总支书记,正在上夜大学。要说我的想法,那就是不愿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喜欢冒险。周末假日,我总是到还未开放的游览胜地去观赏野景,有一次差点跌进深渊。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勇士的事迹使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他们,可惜我是个女的。后来无意中从报上看到了这条征婚启事,我想,一个农民企业家敢于到大上海来找伴侣,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冒险,这也许就是我所追求的。”征婚者问:你有没有想过我是离了婚的人?B姑娘回答:我知道,我还想尝尝当后妈的滋味呢。征婚者又说,我虽有房子,但盖房时借了一部分债。B姑娘说:如果我们一起奋斗,共同还这笔钱,这比坐享其成更有意义。

C姑娘大大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眼眶有一圈黑晕。她说,我不愿说假话,我觉得命运之神对我很苛刻。虽然我是个三班倒的普通女工,但我参加自学考试已经三年了,14门课程已拿到了12门单科结业证书。我放弃了姑娘的一切爱好,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读书上。有几次外单位来调我,工厂都不肯放。眼看我就要拿到大专文凭了,可是“文凭热”已经过去,文件规定“五大”学生可以当干部也可以当工人。我心灰意懒,只觉得我拼得够苦的了,几乎精疲力尽,但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我想来应征,或许这是条走向新生活的道路。说到这里,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这笑中有苦涩,酸楚。

D姑娘的到来使征婚热出现了高潮。一天中午,征婚者突然收到一封电报,上面写着:“14日晚7时上海咖啡馆等。”下面既无署名也无地址。送电报的邮递员说,都在上海,还要打电报,真没见过。大家正为这没头没脑的电报伤神时,又接到一封来信,上面写着:“非常非常想见到厂长本人。到时请拿一份当天的日报,寻找一位手拿花束的姑娘。”还是没地址没姓名,简直象是当年地下党的秘密接头。这一切都使即将到来的约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7点刚敲过,只见一位手拿花束的姑娘跚跚而来。她略施粉黛,衣裙、鞋、袜、拎包甚至头带全是金黄色的,在余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在咖啡馆坐定后,她侃侃而谈。“我是某大学的学生,今年毕业,学的是机械专业,却对公共关系十分感兴趣,凡是能找到的这方面的书我都读过了。您不是想找一位宜社交、适做秘书的伴侣吗?我想这是非我莫属了。”征婚者问:“你还会些什么?”姑娘回答:“会讲英语、日语,会打字,会跳舞,打桥牌,字写得不错,文笔还算通顺。对了,还会喝酒,可以了吧?”“你怎么会想到拍电报这种方式?”“我想,你条件优越,一定会有许多姑娘来应征,我就想用什么方式能显示我的社交才能,于是便想出了这一招,其实我也是想试试我的能力,感谢你给了我一次实践的机会。”看来这力挫群芳的勇气、别具一格的方式确实一鸣惊人,激起了我们对这次会面的兴趣。

这4位姑娘只能说是58名大学生中的几名代表,从中可略见一斑。在这“一斑”之中,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择偶观念的变化,看到了衡量婚姻条件的砝码正在重新校正。

应该承认,征婚者物质条件的优越是吸引众多姑娘的重要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学生并不是想躺在富裕的生活中坐享其成,当个吃穿不愁、依赖丈夫的附属品,而是想参与创造,共同开拓,在男子汉的事业中融进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就连那位奋斗得精疲力尽的女工,也是想借此走上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征婚者是个道地的乡下人,他一跃成为家有万贯的企业家,靠的不是父母的官位,也不是别人的恩赐,而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优胜劣汰的竞争。这点正是征婚者的魅力所在。所以大学生们直言不讳地说:“实业家”比“书呆子”对她们更有吸引力。

一个离异过的,有两个孩子的乡下男子汉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这些大学生的观念变了,她们说,离过婚又有什么,莎翁说过,离过婚的人更懂得真正的爱情。还有个大学生说得更干脆:“正因为他离婚了,才使我有了一次选择的机会。更何况,由于优越的经济条件,离异后的纠葛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也就不成其为障碍了。”

征婚者只有小学水平,与女大学生相比,差距显然是悬殊的。但人们更看中他的“实绩”,他的成绩说明了他是个肯学习、爱钻研的人。而他愿找个文化水平比他高的女子就是希望能相互取长补短,比翼齐飞。他既没有那种“大男子主义”的虚荣自傲,又显示了他是个充满自信的真正的男子汉。

至于人们过去最注重的户口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万商云集,近悦远来,更是无足轻重了。有一个年轻的在校生悄悄地说,两地分居,小别重逢,更有诗情画意,更有浪漫色彩。为什么非要厮守在一起呢?乡下、上海两头住住,更有现代生活的气息。

那么,征婚者对这些大学生又是怎么看的呢?他说,一个乡下人到大上海来征婚是要有勇气的,况且我想找的又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但我很自信,一定能找到令我满意的上海姑娘。这么多大学生来应征,说明这条择偶的路是走对了。特别是大学生们不管交得成交不成朋友都推心置腹地谈看法,关心我的事业,给我出主意,使我很受感动。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征婚者已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找到了知己,目前正在热恋中。(题图:姜吉维)

猜你喜欢

征婚启事姑娘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秋姑娘的信
泥姑娘
胖姑娘看过来
当代女性择偶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365则女性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采山的姑娘
毛姆的“征婚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