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后絮语

1987-07-15

读书 1987年11期
关键词:批评指正登记证胡乔木

经过几个月艰难的回顾、思索,发现《读书》杂志有很多缺失。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编的东西,不免有点作家们看自己习作时的况味。要是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重编一番,很多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言论可以更周详,片面性可以更少。但是,也经过这番思考,我们深深感到:《读书》的极大多数文章是好的,这个刊物的存在方式是对头的。如果真是可以重来一遍,就我辈现有认识来看,在思想基调上并不会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当然,要做好工作,不能念念不忘于后面这一点。所以说这些,只是说明自己尚有存在的价值,对于自己的工作建立若干自信而已。而要图发展,还得多看自己的缺失。

因为这个原故,趁这《读书》正在考虑明年的编辑构想之际,诚恳期望《读书》的朋友们对我们进行帮助,指出我们的缺点,为我们设想改进的办法。最近几个月,各地读者来信特别多,慰存者有,鼓励者有,批评指正者也不少,有的还把自己批注过的刊物寄来,令我们感动不置。在这同时,《读书》收到的来稿也多了。上期不少有份量的书评,本期若干稿件(如胡乔木同志的后记),都是作者热情地自发投来。这说明《读书》的朋友们的信任。现在,我们面前放着刚刚收到的期刊登记证,摊着大批的来稿来信。此景此情,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的知识环境也还需要、还允许这么一个不经眼的刊物。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狠命把它办好。

而要办好它,就得先听取朋友们的具体意见、要求……

猜你喜欢

批评指正登记证胡乔木
画与理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在德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
来而不往
五证合一10月起全国推行
爱之深,责之切
致读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经营专供出口农药产品行为定性问题的函 农办农函〔2014〕14号
理论之争与周扬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