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城掌故 嘉惠学林

1987-07-15诸伟奇

读书 1987年11期
关键词:纪事藏书家书目

诸伟奇

清末叶鞠裳(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是一部开创性巨著。它不仅首创以七言绝句记述藏书家故实的形式,而且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精审独到的考证把对藏书史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上升到一个高峰。窃以为巨著不在篇幅大小,叶著虽字数不过二十四万,然开一代之风气,称之“巨著”当不为过誉。自叶著一八九○年问世以来,续补仿效之作颇多,其中有价值者当推伦明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吴则虞的《续藏书纪事诗》和王謇的《续补藏书纪事诗》。

王謇(一八八八一一一九六九)本人即喜藏书,家有“粟楼”,收藏甚富。他的故乡苏州在明清两代藏家辈出,藏书极丰富;他与近代一些学者、藏书家交往甚频。凡此,都为他记述藏书家(尤其是江南地区的藏书家)积累了优越的条件。故书中所记或亲历或亲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既可视为书城掌故,又可当作近代文化学术稗史笔记来读。书中所记姚子梁、陆鸣冈、林石庐、余心禅、徐恕、黄钧、张炳翔、王其毅、孙毓修等条内容多为他书所未道,其中展列的部分珍本、稿本多为公私书目所未著录。近代中国饱经忧患,近代藏书家也充满着艰辛。当读者读到王胜之的“栩园”藏书“论秤而尽”;魏建勋“燕营巢”的身后萧条;吴痒的“校抄辛苦成底事,换得袁氏头八千”;刘声木的晚境艰窘“欲以书易米,而冷集居多,亦尚少问津者”,以及沈福庭身后的藏书遭遇和藏家间纠葛等处时,虽作者濡墨不浓,但读者依然为之动容,很难当作一般掌故来读。

由于叶著、伦著在前,该书乃“续补”之作,故所收藏书家不多,连附目在内,共一百三十二人。所记详于江浙,而疏于其他地区,且将一些不是藏书家的学者也阑入了,这一部分作为学术史乘看自然有价值,但与“藏书”之名不大相符。由于该书系作者晚年稿本,其中所记难免有失,如“冒广生”条下就将其子冒效鲁夫人贺姓误为陈姓(冒夫人讳翘华,乃清末维新人士贺履之季女,父女皆善丹青);“吴保初”条下记清末四公子为“吴君遂(保初)、丁叔雅(惠康)、陈散原(三立)、罗东()”,然习惯称法应有谭嗣同而无罗;“丁惠康”条下指丁(丁日昌、惠康父子)与“翟、杨、陆并称”“清季藏书四大家”,并责“叶著《藏书纪事诗》于丁氏独抱阙如,可异也。”其实,“清季藏书四大家”,依据藏书数量、质量和影响,习惯上是指杨氏海源阁、翟氏铁琴铜剑楼、陆氏宋楼和丁丙、丁申的八千卷楼。丁氏持静斋虽雄富,然与此四家尚差一头。《藏书纪事诗》于丁丙、丁日昌皆有记述(分别见卷七、卷二),佩翁恐忽略了。另,纪事过简,一些有价值的藏书故实略而未记,陈兼于先生对此已举例说明(《兼于阁诗话》卷四),不赘。

此书仅在七十年代初油印若干册,故海内传布甚稀,笔者曾于友人处假阅。感谢书目文献社将它整理出版,实在是做了桩有益的事。

(《续补藏书纪事诗》,王謇著,李希泌点注,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一月第一版,0.60元)

猜你喜欢

纪事藏书家书目
大匠纪事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养牛伯脱贫纪事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全是书
全是书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