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成功之路——自我超越
1986-11-01杨乃藩
杨乃藩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社会上,人们的观念也须跟着改变。其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心智的提早成熟。也就是说,人们担当责任、有所作为的年龄,正在降低之中,再换句话说,青少年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日见增加。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从家庭到政府,从种田到治国平天下,都由老年人占据高位,主持一切(世袭的皇帝是例外,但皇帝也没有特权)。年轻人只能附从,只能做配角,这也有其原因,在古代的社会里,知识的传授缺乏有效的工具,只凭口述,和有限的书简;知识的获得更是从经验中一步步累积而来,十分缓慢。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于年龄,年龄愈大,累积的知识、技能愈丰富,当然要占高位、负重任了。偶然有一些奇才异能的年轻人,却也在这传统的压制下,难以出头。
可是在今天的社会里,获得知识、传播知识的方法速度很快,传播的渠道大量增加。例如教育的程度提高、教育内容的充实,资讯的便捷,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以及研究发展环境的进步等,都不是在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的人所能想象的。因此一个人如果条件具备,便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充分的知识。对年长的人来说,反而因为生理上的退化,吸收能力赶不上年轻人,以致落伍。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年轻人脱颖而出,肩负重任,是非常合理的。这种趋势,必然日见明显。所以青年人应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怀抱早日担负重任的信心,不要有畏怯的心理,也不要存依赖的心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的社会,由于教育的发达,资讯的流通,人人都渴望求好、向上,也人人有求好向上的权利。古代流行的权威已不再存在了,谁都不能压制谁。但也正因如此,自由竞争更剧烈了。优胜劣败的原理,在竞争中特别显著。我们看到在今天的社会上,年轻人出头的愈来愈多,其中成功的固然可观,但是暴起暴落者也不在少数。因此,青年们不能因为今天的社会有利于青年人的发展,而心存侥幸、投机取巧,那是失败之道。青年要寻求成功之道,必须要自我超越。
我为什么要提出自我超越的观念,来作为青年们走上成功之道的箴言呢?因为今天的社会上,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追求财富、追求名誉、追求享受,尤其对于年轻人,充满了诱惑和迷恋。因此在一些青年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彼亦人也,我亦人也;彼能若此,我亦能若此”的意念。我和他的年龄相仿、受教育程度相仿、知识相仿,为什么他可以发财、他可以当官,我却不能?在这种心态下,用不正当的方法,来达到其目标、满足其欲望。可是其本身的条件没有具备,贸然为之,当然会走上失败的道路,后悔莫及。
因此,我要奉劝青年朋友,不必和别人比高低,而是把心力放在自己身上,自我超越。所谓自我超越,就是自己与自己比赛,也即是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明日之我向今日之我挑战。
自我超越的优点:第一,是有把握的。因为你如和别人竞赛,可能会失败,失败了就会泄气。和自己比赛,虽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但失败了可以再试,最后必然胜利,使你斗志昂扬,兴趣盎然,永不休止。第二,是可以发挥特长的。和别人比赛,是以别人为准,要以自己去配合别人。但别人的专长,未必是自己的专长,就要吃亏;和自己比赛,可以随时发现自己的性向,予以适应,发挥所长。因此是最有效的。
在运动比赛中,如跳高,今天一米七,明天要进步到一米八,这就是自我超越。读英文,今天记10个生字,明天记11个,后天记12个,这便是自我超越。看书,今天看一百页,明天看一百五十页,这也是自我超越。遇到困难,今天不能解决,明天不能解决,后天解决了,这就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所以是成功之门。
自我超越,简单易行。唯一的秘诀,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好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不断的超越,最后达到最终目标。同时,自我超越,必须有毅力和决心,凡事愈到最后,要求进步愈难,这是一定的道理。要自我超越,就应抱定不超越绝不休止的决心,这样,屡经失败,终会有突破难关,获得成功的一天。
(周然推荐,摘自1985年10月31日台湾《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