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拉队的功劳在哪里

1986-11-01王树茂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6期
关键词:拉拉队美国队事物

王树茂

在秘鲁利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争夺前四名的半决赛中,美国队竟出人意料地以0:3败给了东道国秘鲁队,爆出了这次锦标赛中的最大冷门。秘鲁队和美国队之战极富戏剧性。夺魁呼声甚高的美国队临场慌乱,技术失常,阵脚大乱……秘鲁队却攻防俱佳,发挥了高水平。有的记者报道说:“美国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在这样一条‘小溪里竟会翻了船!”究其原因,当然是作为东道国的秘鲁队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占优势。而在这“人和”中,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拉拉队的突出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使秘鲁队奇迹般地进入决赛的过程中,拉拉队是有特殊功劳的:

比赛一开始,金场鼓号齐鸣群情激昂,一万多观众几乎每人嘴虽都含着一个高音哨子,在世界最佳抗拉队队长拉米列斯挥手跺脚的指挥下,观众席上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浪,军乐队也紧密配合,实力地吹奏着;看台四周特制的屏幕上,变幻着各种图案的幻灯片,令人眼花缭乱……在这种听觉和视觉的“冲击波”下,美国队失常了。运动员弗拉基米尔发球时手发抖,海曼的重扣变成了“平射炮”,主力二侍手格林连连持球,被撤离战场,克洛克特发球落网……为什么拉拉队有如此的“法力”,能使美国队技术失常呢?从心理学曲角度来看,一个重要原因是震耳欲聋的喊叫声,和能够引起人的视觉混乱的图案,扰乱了队员的注意,使得她们“一心二用”,不能全心贯注地打球。

那么什么叫注意呢?

心理学上所讲的注意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注意,其意义是接近的。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感知周围的一切,而只能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这种选择性就使人的意识集中于一定的客体,亦即集中于某一个对象,并且对周围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例如,一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对周围人们的谈话,只会留有模糊的印象,而不知道谈话的具体内容。我们说这个入的注意只集中于书本,别人的谈话完全不在他的注意范围之内。再如,一个人乘电车时被扒窃,恼火之余在总结教训时会说:“当时只顾挤车了,没注意兜里的钱…一”就是说,在上车那一瞬间,人的意识只集中在挤车上,完全撇开了其他。

在心理现象中,注意占有特殊的地位。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人的任何认识过程却都包含有注意。

就注意的发生来说,它是人的一种“定向反射”。当新异刺激物作用于入时,入便产生一种相应的活动,使自己的感受器向着刺激物所在的方位,以便对这种刺激作出清楚的反映。

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于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并起着组织作用。这种组织作用,一是选择有意义和机体需要的事物,同时撇开无关的客体,从而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二是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直到达到目的为止;三是起到调节和监督的作用,保证对事物的反映清晰、鲜明,排除外部和内部的干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又分为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两种。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自然发生的注意。比如,学生正在上课,忽然一阵风把教室的门吹开了,于是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显然,这种注意是消极被动的。新异的刺激,强烈的刺激,变化着的刺激等。都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我们说在美、秘之争中拉拉队具有特殊的功劳,就是因为会场上万名观众,在拉拉队去的指挥下发出的喊叫声,不时地引起球员的不随意注意。球员一旦把意识指向和集中天喊叫声,势必就要撇开场上瞬息万变的比赛(哪怕是十分短暂)。这就是美国队连连失误、技术失常的心理原因。

此外,不随意注意与人的兴趣、爱好和面临的任务农密切联系。一个体育爱好者,尽管是心不在焉地浏览报纸,却不大会漏掉有关体育消息的报道。一个正在钻心搞技术革新的人,就会注意到那些为别人注意不到的一些细节,然而对他的发明和革新有价值。

随意注意是指在意识控制下的对客体的集中。这种集中,需要意志努力来维持。汽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时刻注意路面、车辆和行人,一刻也不走神,这就是一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与工作地点和环境有关。在自动化中央控制台前工作的人,由于工作环境安静舒适,没有无关刺激,所以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随意注意。相反,在闹市读书,在噪音严重的情况下思考问题,就很难集中注意。另外,一个人的注意能够维持多久,同他的心理、生理状态有密切关系。一个十分疲劳的人,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随意注意;而精神健旺的人则容易注意新鲜事物,并能持久。为了有效地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常常需要自我暗示,即用活动的目的提醒自已,或提醒自己在某个时间必须特别注意什么,等等。

在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争夺冠军的决赛中,中国女排姑娘正是这样做的。中、秘女排夺魁之战刚一揭幕,秘鲁的拉拉队又使出了对付美国队的那一套办法,并且有所发展。在体育馆的观众席上,除了拉米列斯之外,还增派了若干分队长。他们采取“分片包干”、协同动作的办法,调动了上万名观众的情绪。可是,训练有素的中国女排,并没有被这肿海啸般的声浪所征服。她们以惊人的意志努力,长时间地维持着有意注意。中国姑娘深知这场球的分量,通过自我暗示和互相暗示,把每个队员的意识都高度集中在比赛上。全神贯注地打好每一个球,置观众的呼喊声于全然不顾,可以说一点不分心,一点“不走神”。最后,终于以3∶0击败了东道国秘鲁队,再一次夺取了世界冠军。

(柏峰推荐,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漫谈》)

(本栏插图:邓中和)

猜你喜欢

拉拉队美国队事物
拉拉队拼的不仅是颜值,更是实力
单独中的洞见
朝鲜拉拉队思想过关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图片:机器人拉拉队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