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诗的空间美和空白美
1986-11-01柯蓝
柯 蓝
(一)
散文诗以它短小,抒情,长于哲理,富于内涵,文简意赅(每篇不超过五六百字),而展示它独特的艺术美。
散文诗的美学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学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也有它独特之处。本文想集中谈谈散文诗的空间美和空白美。
散文诗要求将诗和散文的特长揉和在一起,用短小的形式,简化复杂的过程,以一代百,在写作技巧上,要充分运用新诗的跳跃手法,也要运用散文“散”的自由的手法。这在创作构思上,创作表现手段上,要求有意安排一种“空白”。
空白,是跳跃的节奏。是意境与意境之间的一种间歇。表面上象是一个段落,一个起伏,实际上是一种带连贯性地推进。
为了说明的方便,我列举我自己写的一首散文诗《明天》为例:
明天
明天,是一个旅程的延续。明天是伸向未来的触角。明天是向希望一声新的呼唤。
明天啊明天,是欢乐或是痛苦,是成功或是失败,是等待我们去选择的时刻。
…………
上面抄录的是“明天”的前面两大段。这两大段中第一段,从旅程的延续,跳跃到未来的触角,出现了第一个空白。接着又跳跃到“向希望一声新的呼唤”。这是出现的第二个空白。到第二大段写了:“明天啊明天,是欢乐或是痛苦,是成功或是失败……”这里又出现第三个空白。
这两大段中出现的空白,都是从一个意境到另一个意境的转换、跳跃、推进。而且这种新的转换、停歇,给读者带来一种思索的段落。读者不得不停下思索这两种意境之间的关系,内在的联系,从互相的比拟中去加深认识和感情的冲击,而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空白常出现在绘画中的构图处理,也出现于音乐中的休止符号。我们从画面的大量空白美中,从乐曲的休止停顿节奏中,可以增加进去每个观众和听众各自对绘画和音乐的想象和调节,从而丰富作品内容的含量。散文诗由于形式短小,更要突出“空白美”的这一独特的作用。要尽量用一切手段引起读者从“空白美”中增加想象和对散文诗的共鸣。
在一定意义上,“空白美”也是虚实结合、虚实相间而产生一种“和谐”美的一种表现。繁琐冗长的内容,琐碎不休的描述,不能写出短小优美的散文诗。只有运用浓缩,凝聚的手段,巧妙地运用“空白美”的表现方法,虚实结合,才能产生散文诗的艺术效果。
(二)
散文诗的“空间美”,比“空白美”要更广阔,更深沉。它使读者通过散文诗产生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它不是从一个意境转换为另一个意境。而是从一个意境升华到另一个新的境界,一个新的思想高度。
散文诗没有好的“空间感”,不能算是一首好的散文诗。至于散文诗没有“空间感”,就不能打动读者而失去散文诗的特色和韵味。那是十分可惜的。为了具体说明散文诗的“空间美”,还是列举前面我创作的“明天”为例:
明天
明天,是一个旅程的延续。明天是伸向未来的触角。明天是向希望一声新的呼唤。
明天啊明天,是欢乐或是痛苦,是成功或是失败,是等待我们去选择的时刻。
明天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又不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你不辜负今天,明天就一定属于你。
这一首散文诗,一共三大段,前面两大段,是包涵了几处“空白美”的跳跃。是一层一层借喻不同形象,来描写对明天不同的感情。
但到最后一大段,是更广阔,更深沉的跳跃,它脱离了对明天感情的直接抒发。来了一个更大的跳跃。它从更广阔、更深沉的角度,带总结性的反映作者对“明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这首散文诗的主题。这里出现的哲理,给人一种时空感,一种“空间美”。这种时空感,空间美,已经超出了“明天”这一具体的描写对象,升华到了“如果你不辜负今天,明天就一定属于你”的一种普遍性的原理。使它不受具体时间、具体空间描写的限制,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这首“明天”散文诗,如果光只有前两段的“空白美”,而没有最后一段的“空间美”,这首散文诗就没有现在的厚度和深度,那它也就没有生命力。如果没有这种“空间”的跳跃,这首散文诗也不能揭示出本质的哲理。
由此可以看出,散文诗的“空间美”,通常是由一个形象意境,升华到另一种思想意境(即表达一定的哲理)来表现的。然而这种思想境界要升华、跳跃得自然得体,不是加上去的尾巴,不是虚浅的重复,不是一个浅显的概念的解释,同样要求用艺术的形象,艺术的语言去表现升华出来的哲理和新颖的思想探索。
短小的散文诗,不可缺少“空白美”,同样,更不可以缺少“空间美”。几百字的散文诗,如果运用“空间美”安排得体,可以得到弥补短小形式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读者在欣赏散文诗空间美时,他仿佛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没有写出来的意境和文字。得到玩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最后,研究中国散文诗的空白美和空间美,是提高中国散文诗的质量和技巧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无论属于阳刚美或是属于阴柔美的散文诗,都要对空白美和空间美有很好的安排。当前某些青年散文诗作者,感到短小的散文诗形式,不能很好的反映当前丰富的生活,要求写得更长更散文化,而走向两千字以上的抒情散文,使散文诗的文体不能稳定下来,这对散文诗是十分危险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这些青年作者,不善于运用空白美和空间美的创作技巧去写散文诗。或者是不重视研究散文诗中的空白美和空间美的形式。从而创作出来的散文诗不是苍白无力,便是冗长繁琐,使优美短小的散文诗变得面目皆非。因此,有志于散文诗的作者,要重视这种现象。
(摘自《美育》198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