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曝光创造形象
1986-11-01阙明
阙 明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加快,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摄影爱好者已成为一支洪流。摄影的学习与研究已成为一股热潮。
的确,摄影以它不可取代的优势吸引着广大摄影爱好者,一是它的纪实功能,无论是景是物,摄影都可以如实地映现出来,如此惟妙惟肖,如此逼真毕现,难怪照相机刚刚诞生之日,就被人们惊讶地称之为“魔盒”。正因如此,照片被认为是可靠的凭证,它可以留住良辰与美景,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纪念。
优势之二是摄影的瞬间性。世界万事万物,莫不在倏忽的变幻之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摄影则不但可以纪实物与景与人的不同形象,而且可以凝住瞬息即失的现实。它的瞬间纪实性就使得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千载难逢的绝妙镜头,生动典型的人物表情,被保留下来,再现于人们的面前,成为栩栩如生的形象,为人民带来形象的认识与审美的感受。
这种瞬间的、再现的、纪实的功能,使摄影成为一株独立的大树,同时又使人们对摄影产生一些误解,如认为,摄影是机械功能的体现,缺乏艺术家功力的造诣;摄影是以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见长,是冷漠的纪录,难以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与情感;摄影成功的根本在于机遇,而真正的艺术成功在于艺术构思与创造。诸如此类,等等。
实际上,这都是对摄影艺术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在人们的认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中,摄影艺术不仅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而且是一株风姿摇曳、多姿多彩的大树。摄影艺术的特性得到一步一步发挥,从一瞬间到多瞬间,从一次曝光到多次曝光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所谓多次曝光,就是拍摄时或在暗房放大时,在一张底片上或相纸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使单一的画面溶合若干时空产生并合或重叠的效果。如有的摄影家将一位劳工诗人从沉思到昂扬的情绪变化,经过周密的设计,分五次曝光,体现在一个画面上,成为一幅举世皆知的名作。有的摄影家打开B门,拍摄一位女舞蹈家行若流水的舞姿,恍惚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再如《跳高》这幅作品,作者不是一般地在运动员飞越过杆的一刹那按下快门,仅仅表现运动的瞬间,而是用频闪闪光灯,把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的运动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从而将人们的视觉感觉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多次曝光技术的掌握要反复实践才能运用自如。有这样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一是背景的选择,一定要选用深色背景,只让被摄体留下影像,否则杂乱的、无关的背景拍摄进来会破坏画面。二是事先要有周密的计划与构图,以免画面疏密不当或拍摄扑空。三是曝光量的掌握,每次曝光量均应不足,几次相加等于或大于正常曝光量为妥。
下面让我们以封二介绍的两幅作品加以分析和说明:
《女神的变幻》(许涿摄)这幅作品拍摄的原是一座很平常的印度女神雕像。既然是神,作者就想把她拍摄得神秘而有趣味。于是他选择了一个黑暗背景,两面用光,等距离地依次向后移动相机,对雕像进行了九次曝光,从而拍摄到这样一幅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形象。
你看,这位女神,通体透明,显现着女神的圣洁;她那富有韵律感的身体曲线,规则地奇妙地伸缩着,又显现出女神特有的魅力。这种由作者精心构思出来的摄影造型往往给人们带来发现的欢喜与新奇的美感。
《小提琴齐奏》(姚正歧摄)这幅作品,会使你觉得这支乐曲一定是非常和谐美妙,因为演奏者们的神态、动作乃至发型、眼镜都是如此整齐划一,好似一个人一样。其实,就是一个人。原来,原底只有一个演奏者的独奏形象,作者在暗房工作中采用了一底连续放大的技法,才创造出这样一幅五个人齐奏的画面。据作者介绍,他的做法是:在一张与要放成照片那样大的黑衬纸上,先用投影法进行投影,用铅笔一丝不苟地勾好每一个影象的轮廊,尔后,用锋利的刻刀割开,再拼好蒙在放大纸上,先揭开第一个形象上的黑纸,进行曝光;曝光后又盖上黑纸,揭开第二个影象上的黑纸,进行第二次曝光,以后类推。一排小提琴手曝光完毕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显影,待画面出现人像轮廓时立即进行水洗一分钟左右,然后用干净毛巾将表面水渍擦去,用黑纸遮挡,在纸背面施行曝光,再经第二次显影即成。
运用多次曝光技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其形象都是人们熟悉而又从未见过的影象,所以别有一种“似与不似”的意味,为人们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觉欣赏领域,值得我们去体味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