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事业的第一步
1986-08-20李宗凌
李宗凌
我是清华大学82届毕业生。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之后,不少大学生来信问我,毕业后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严格讲,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所在的无线电三厂刚刚开始有了转机,离我们的目标—全国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还很远。事业未竟,自然谈不上什么成功的经验。不过,作为一个有了几年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我想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谈谈如何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因为这是改造环境、成就事业的第一步。好比一颗种子撒向大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土壤,都要先结结实实地扎下根来,然后才能抽条、开花、结果。而对社会缺乏了解,幻想太多,恰恰是青年学生的弱点,也是影响他们毕业后尽快成才的因素之一。
关于“重视”
青年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有点“狂气”是正常的。但如果真想干一番事业,在确定具体目标时,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任性使气。
有些同学只愿意到条件好、有名气的大单位,不愿意到条件艰苦、没有名气的小单位。其实,大单位往往由于人们趋之若骛而造成人才积压,这不正与要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南辕北辙吗?反之,小单位由于人才缺乏,求贤若渴,倒常常给人以大显身手的机会。我如果不是到了无线电三厂这个小单位,凭我的能力和水平恐怕也不会做出什么成绩。
有些同学希望到了工作单位后能很快受到重视,被委以重任,当厂长、经理。有这种大志不是坏事,但只有你的具体工作实践才是衡量你才能和水平的真正砝码。不要指望自己读了几年书,人们就会箪食壶浆来欢迎你。我觉得一个真正有作为、有抱负的人,不在于追求显赫的职务和重要的岗位,而在于把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哪怕是极不起眼的工作—干得更漂亮更出色。这是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可以达到的目标。我1968年中专毕业后,当过工人、战士、车间干部,1982年大学毕业后又来到濒临倒闭的无线电三厂。在每个岗位、每项工作中,我都力争干得出色,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始终保持了高昂的热情。正是这种努力、这种热情,使我增长了才干、赢得了群众。
关于“较真儿”
青年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热心追求真理,但是不善于同外界协调,不善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作出灵活反应,常常在所有细节上都“较真儿”,结果往往碰钉子。我认为,既敢于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这是适应环境、开拓局面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每个矛盾面前都要较个你高我低,就会贻误对总目标的追求。我的态度是,对矛盾进行筛选—原则问题,遇到几级风浪也要坚持;一般问题,不妨暂时退让。
我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从甲地到乙地,我认为自己选择的路线是一条直线,可是对方非要走一条曲线,双方观点一时难于统一。与其争得脸红脖子粗,就不如暂时妥协,支持一下对方的意见,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尽管按照我的意见办,可能用两个小时达到目的地,而按他的意见却要用五个小时,但由于我们迅速地作出决定而且同心协力去配合实施,就有可能在三个半小时之内到达目的地。如果双方互不相让,观点的分歧可能会发展成感情的对立,甚至丧失合作的基础,给工作带来更大的损失。这样会不会显得自己无能呢?其实一个人如果比另一个人更高明些,随着实践活动的积累总会被周围的人们认识的。
关于“动态平衡”
我很欣赏四川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里讲的是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审时度势就是从全局的高度了解自己工作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求得这两者与自己的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行突破,首先要取得某种平衡。平衡就会稳定,就有了前进的基础。有的同志新到一个单位,接受一项新工作,还没有站住脚跟,就急于否定过去、刷新纪录,往往容易烧夹生饭。
我和一些同志1982年底调到面临崩溃的北京无线电三厂时,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业成败的关键首先是正确评价过去,取得老领导、全厂职工的信任和支持。于是,我们提出“不靠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对原领导没有采取一味泼脏水的态度,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企业失利的内外原因,特别是外部原因,取得了原领导对改革的支持。对于群众反映的过去厂子里的问题,我们认真调查后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不十分严重。马上去抓,可能会得到一部分群众的支持,但也会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危机感,不利于厂里的稳定。当时广大群众迫切关心的是企业的前途、治厂的大政方针。于是我们向全厂职工公开表示:对过去的问题一不问、二不听,主要在今后工作中去考察。这样就稳定了全厂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迅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办法,其中包括压缩三科一室、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暂发50%—70%的工资、实行销售承包等等。同时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些大手术的实行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取得成功,就在于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有一部反映改革的影片,叫做《血总是热的》。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之所以失败,除了影片中着意表现的企业内外旧习惯势力的重重阻力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取得内部的平衡和稳定,只是靠自己的力量东冲西撞,到最后还不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
客观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复杂的事物是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待的,看一种病,开一个药方还要抓几味药呢。只要我们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又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各种关系,就一定能够适当环境,改造环境,开拓局面,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