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尔曼·沃克《内向,外向》

1986-07-15

读书 1986年7期
关键词:肯特犹太教赫尔曼

紫 萝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战争风云》作者赫尔曼。沃克,时隔七年之后,最近出版了他的第九部长篇小说《内向,外向》,引起美国文学批评家的注意。詹姆斯·米切纳评论说,这部小说“证明他作为当代美国主要作家之一的地位。”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表明了处于创作巅峰时期的这位作家的创造力。

在这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主人公伊斯雷尔·戴维·古德肯特的精神与社会生活。古德肯特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喜爱文学,创作过轻歌剧并导演过戏剧作品,眼下在纽约是一位颇有声誉的公司税法律师。在他身上集中了虔敬的正统犹太教教徒的鲜明特点,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富有想象力的、善于用词的专门家,时常为电台撰写插科打诨的笑料,颇受听众欢迎。在他事业的巅峰阶段,他被尼克松邀请到白宫,负责提供关于犹太人和道德方面的谘询。

古德肯特专事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和宗教对人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往内心窥视的人;而从人际关系的意义上来说,他跟周围同事周旋、相处,了解与熟识他们,他又是一个外向的人。《内向,外向》就是描写古德肯特如何在这两种生活中保持平衡的一部非常有趣的小说。

沃克一改过去注重战争、民族的命运以及人的不可战胜的意志的主题而转向寻索一种认同,即家庭与信仰——这一内向,与纷纭驳杂的美国梦——这一外向之间的认同。

小说的章节繁多,但每章非常短小精悍,无异于电影或电视剧本的写作,故事情节非常紧凑,各章都有一个中心,情趣横生。在每章结束时,都留有思考的余地,吸引读者。在小说中,作家还使用了大量希伯来和意第绪语,借以烘托纽约犹太生活的气氛。

小说的时空跨度很大,从华盛顿,到明斯克,到纽约,到以色列,然后镜头再拉回到华盛顿;在时间上,从描述十九世纪初期古德肯特祖先的家庭开始,一直叙述到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美国——尼克松的政治生涯正日益走下坡路的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少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从古德肯特的形象上,人们可以找到沃克的影子。赫尔曼·沃克的父母也是俄国犹太人,后来移居美国,他祖父是犹太教拉比,受犹太教影响很深。

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继承现实主义手法写作的一位作家,他受狄更斯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较深,虽然作品中含有极深邃的哲理和道德说教的成份,但他善于将道德问题寓于戏剧性的——往往是笑趣盎然的——情节之中。

(HermanWouk:Inside,Out-side,Boston:LittleBrown&Company,1985)

猜你喜欢

肯特犹太教赫尔曼
你怎么知道是我
变成什么好
耐心才能办成事
变成什么好
人格结构理论视阈下《白鲸》中人物关系重构
夜间
枕枪而眠
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
两个K
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