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蓝眼睛,孰美?
1985-11-01
一个中国姑娘,将一头墨黑的头发染成金黄色,眼眶涂上蓝色,还安上假睫毛,脸上再敷以白粉,总之,弄得“洋”味十足——你以为她在准备演外国戏剧吗?不是。化妆成这种“洋美人”的姑娘,虽然是极个别的,但却反映出一种可卑的崇洋心理。那么,经过如此一番“美容”的姑娘美吗?她自己以及和她具有同样审美趣味的人当然觉得美,但在绝大多数外国人和中国人看来却不但不以为美,反而觉得丑。有位外国朋友在回国后给我国有关方面来信说,他在“四人帮”被粉碎后的中国看到了许多令人震奋的东西,很受教育,唯独对这种要使自己变成“洋人”的做法感到困惑。在他们西方白种人看来,中国姑娘的美,正在于她们墨黑光滑的头发,幽深乌黑的眼睛,黄种人特有的可爱的肤色,为什么要放弃这种天生丽质去仿效“洋人”呢?
这就告诉我们:美,尤其是社会生活美,是有民族性(包含种族性、地域性)的;民族性是美的基本属性之一,美的产生、创造和对美的欣赏、追求之中都必然体现着人种、民族、地域的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是不能随意改变或加以忽视的,否则,就往往会弄巧成拙,化美为丑。
美是人的积极本质的对象化,而最能体现出入的积极本质的莫过于人自身,由于各个不同的人种和民族的形成都是顺乎自然规律(包括自然界的规律和人自身的生理规律),合乎生存、发展需要的,所以具有不同人种和民族特色的人体都是美的;而各个人种和民族对人体的好恶倾向和理想,又无不以从各自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体型、面形、肤色等等的经验为尺度,所以人自身的美和关于它的审美意识就不能不带上民族性。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要是谈到人体美,欧洲女人的美与黑种女人的美之间怎么可能有共通之处呢?这两种类型的人的美,其共通性是这样少,……甚至就是俄罗斯型的美与意大利型的美之间也是很少共通性的!”我们甚至可以假定,人如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另一种模样,那么,这另一种模样也会成为美的,不管这模样在现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难看。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题为《罗刹海市》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叫马骥的商人儿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后来他跟随别人航海,被飓风刮到一个地方,在那儿——
……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人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若我辈初坐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鬇鬡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旨在抨击清代“颠倒妍媸,变乱黑白,丑正直邪”的丑恶现实,是一篇有明确政治倾向的愤世嫉俗之作。如果我们不去考究它的微言大义,而只着眼于它的形象描写,那么,这可真是一个说明美和美感、审美观念的极好例子。你看,由于“罗刹海市”里的人生就那么一副模样,生在那么一个环境,必然在实践中形成他们独特的“美”(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丑的)和美感、审美观念,所以当异国“美如好女”的“俊人”马骥一出现,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产生丑感,以致“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后来马骥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以煤涂面作张飞”,人们才“以为美”。而在包括马骥在内的“中国”人这儿,情形却恰恰相反。关于这个问题,法国十八世纪的杰出哲学家、法国启蒙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伏尔泰,说过一番很有趣的话:
如果你问一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它会回答说,美就是他的雌癞蛤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滑,黄肚皮,褐色脊背。如果你问一位几内亚的黑人,他就认为美是皮肤漆黑发油光,两眼洼进去很深,鼻子短而宽。如果你问魔鬼,他会告诉你美就是头顶两角,四只蹄爪,连一个尾巴(欧洲传说中的魔鬼的形象)。
由于人类只有人种、民族、地域(包括国度)之别,而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的美也只有民族性的差别,而无优劣高下之分。就是说,白种人有白种人的美,黄种人有黄种人的美,黑种人有黑种人的美;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美,外国人有外国人的美;每个人种、国度都可以喜爱、欣赏本民族、本国人所特有的美,然而决无理由说别一种族、别一国家的人不美;我们也可以喜欢、欣赏外国白种人的碧眼金发,然而却切莫以自己没生一双蓝眼睛为憾!这里的每一种具备独特民族色彩的美都有其产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审美价值。
(马兰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美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