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文学作品在台湾(特约稿)
1985-11-01王晋民
王晋民
最近几年,祖国大陆的文学作品在台湾逐渐增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可喜的现象呢?在台湾可看到哪些大陆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呢?台湾读者评价如何呢?这里作一些简单介绍。
台湾读者对祖国大陆文学作品的渴望
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台湾逐渐增多大陆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台湾的读者的渴望和要求。几年前,台湾的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书评书目》等报刊杂志,都曾展开三十年代文艺作品的争论。这场争论是由台湾大学的赵滋潘引起的,他写了一篇《三十年代文艺纵横谈》的文章,登在1980年9月7日至9日的中央日报副刊上,批评三十年代的文艺,主张不必开放三十年代的文学。结果和他的愿望相反,引起了关于三十年代文艺的争论,许多人批评赵滋潘的观点,强烈要求开放三十年代的文艺。如台湾清华大学学生洪洁伦就说:每一时代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殊异,因此文学作品的性质也大不相同,均有其价值和特色;为了维护完整的文学史页,填补三十年代文学史之空白,应当适度地开放作品。另一社会青年黄菊则驳斥赵滋潘:年轻人信别人的眼睛,不如信自己的眼睛。赵先生看过了,可以说它们不好,没有看过三十年代文艺的人,怎么知道好与不好呢?有一个叫衣鱼的读者,还在第92期的《书评书目》上撰文,揭露赵滋潘歪曲文学历史事实,以达到他要求禁止三十年代文艺的目的。
在厂大读者强烈要求开放三十年作品的呼声下,台湾的报刊杂志开始逐渐出现一些有关三十年代作品的文学史料和文学批评。如在《书评书目》91期上,就登载了台湾著名学者刘心皇的《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盟员名单》一文,接着一期又发表了周玉山的《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盟员>的补充》一文,在95期的《书评书目》上,还发表了衣鱼的《三十年鲁迅著作详目》和《三十年代以前鲁迅著作详目》。在1982年出版的复刊第18期的《现代文学》上,还发表了陈炳良的研究性文章:《国防文学论战——一笔四十五年的旧账》。此文观点不一定正确,但表现了台湾学者对祖国大陆文学的关心。
祖国大陆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学者中间,更多的是在群众中间流行开来。据台湾一家杂志记载:没有版权页的三十年代文学作品,以香港版的形式,今年在台湾大量翻印,私下流传,是数十年来台湾出版界最奇特的景观之一。近十年来,在多次文艺及出版界的会谈场合,都不乏人提出开放三十年代之议,而这类旧作,也断续地,少量地被翻印着,但从未象今年这样,在各地书摊大量涌现,这些作者包括:鲁迅、周作人、老舍、巴金、茅盾、丁玲、冰心、闻一多、俞平伯、肖红、钱钟书、沈从文等人。而贩卖的形式,以小发财装载兜售的流动书摊居多。
近年来台湾许多报刊杂志,如中国时报、联合报、《文艺》、《文季》等,在群众的要求下,不得不陆续转载祖国大陆的当代文学作品。他们的转载有一个过程,开头的时候,转载的多是所谓暴露社会主义黑暗的地下刊物的作品,但到后来却逐渐的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我们的一些得奖作品,也予以转载。转载时一般都有一个批判性的按语。
据我所看过的报刊书籍和有关索引,仅从1980年至1982年之间,台湾就发表了143篇大陆作品,其中短篇小说75篇,中篇小说7篇,剧本6篇,报告文学8篇,散文5篇,诗歌42篇。其中许多得奖作品和优秀作品,都被转载了。如刘心武的《班主任》、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王蒙的《悠悠寸草心》、《说客盈门》、李准的《芒果》、茹志鹃的《三榜之前》、欧阳山的《胆怯的孩子》、秦兆阳的《苏醒》、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巴金的《怀念肖珊》、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
1983年和1984年台湾的报刊共转载了多少大陆当代作品,我没有统计。但是我在阅读这两年的《文季》时,发现其中转载了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李准的《五结实》、刘青的《白色的路》。
台湾读者与文学工作者对大陆文学作品的反应与评价
一般来说,在台湾,比较严肃的学者,对大陆的文学作品评价都比较客观、公允。如在《春风》诗刊上发表的杨秋生的《诗的历程》一文,对祖国大陆诗史就作了这样的概括:五四运动以后,解开格律镣铐的新诗,正如身处战乱流离的中国土地及人民一样,共同承受时代的命运,描述人们在烽火硝烟中的苦难形象,刻画着时代的面貌。诗,拥抱时代,也见证着时代。对于大陆的重要诗人,作者评价也很高,如对艾青和臧克家,就作了这样的评价:
三十年代诗人中,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艾青。艾青转变的心路历程,恰好可以做为当时无数知识分子由浪漫热情或寂寞凄伤,转而投身政治的典型例证。
……艾青诗的基调,是中国知识分子凝视着苦难的土地,而将个人的身世同国家的历史连结起来,将个人的苦难与希望同历史的苦难与希望连结起来,而有了更深远不息的坚毅,而一切理想,也不复只是空的幻想了。他的话语正印证着他的良知:“不对人类的命运发出空洞的预言,不以先知的口吻说:你们都跟我来!而是置身在探求出路的人类当中,共呼吸,共悲欢,共思虑,共生死,那样使自己的成为发自人类的最真实的呼声。”
“新月派的后起大将臧克家便一转而为歌吟苦难,为农民雕像的诗人。臧克家为闻一多弟子,对形式相当讲究而近乎苦吟,语句凝炼有力,刚健清亮,充满历史感与泥土风格。他继承着闻一多的严肃的面对生活,面对艺术的精神,写下了烁烁逼人的诗篇。”
“臧氏的诗兼具艺术要求与生活的力量,尤其对农村更见功力,因而有‘农民诗人之誉。他的诗最不同于当时左派诗人的是具有历史感。诗中常由一个城堞的兴衰,直溯中国悠久的历史,进而唱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苦难来。”
台湾读者对大陆当代作品的反应也很强烈,评价极高。如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发表后,一个读者即投书编辑部,对张文大加赞赏。信中说:“贵刊第一卷第四期所载之张贤亮先生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读后久久难以释怀,其描写中国农民之憨厚、善良、克己与逆来顺受,每一思及咸感亲切而又心为之酸楚。弟因从事电视剧本写作,乃有不可遏抑将之改编为剧本之冲动,但几经考虑,无若改编为舞台剧,更具直接诉诸于观众之效果;固舞台剧稿约至三月底截止,敬祈惠予同意并速赐复……”
大陆的当代作品在台湾发表后,不仅引起台湾读者的兴趣,也引起了外国的中国文学研究工作者的注意。《文季》发表了张贤亮的作品后,英国伦敦有位读者就写信给该刊编辑部。信中说:“看到《文季》第四期登载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对诸位胆敢冲破禁忌,将中国大陆一流文学介绍给读者的勇气,深感钦佩。若贵刊有朝此方面发展的计划,本人愿意提供稿件和资料。”
编辑部复信说:“所谓‘冲破禁忌之勇气,实先生过誉也。”“《文季》除刊载此间的创作之外,大陆作家的作品也是我们介绍的一个重点。文学应该是没有界限的,何况我们都是血肉相连的同胞。”
《文季》还发表了秋原的文章,对大陆文学的成就作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文中提出:“近两三年来大陆文学就有一种蓬勃气象。”“如果大陆再能放松下去,大陆的文学一定比台湾更为多姿多彩。这没有什么奇怪,大陆人多,人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