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阳的城市
1985-11-01
就是法国的近代作家威恩或英国诗人赫黎都没有想象到会有如此的世界——一座可容纳五十万人完完整整的市镇竟然建筑在地球表面之下。这是科幻小说?不,它确实是今日世界上的真实事情。面对着人口快速的成倍增长而又缺少土地面积的亚洲都市,诸如香港,新加坡等,都曾不断地向空中推挤,筑起高高的摩天大楼,使得空间日益减少,但有一座东方的城市以迥异的试验方法来解决人口的膨胀问题,而结果竟造成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地下都市,那就是大阪的“彩虹”市。
该市镇深深地埋藏在地面之下,四周环境可以完全控制,成千成万的居民来此经商营生,他们几乎把地面上的世界给遗忘了,店员们每天清晨乘地铁来此上班,一直待到太阳西下后才下班回家,除了周末外,几乎见不到阳光。
彩虹市对于地面上的气候变化,只会受到短暂的影响。一年开放三百六十五天,持续性的照明设备使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不夜市”。电脑控制温度,冬季约摄氏二十五度,夏季则为二十度左右。
为何叫它彩虹呢?
彩虹犹如市镇一样,原本只出现在地面上的,但这里创造一道彩虹,象征着人类无穷的创造权威。
其实这里已有两种不同的彩虹。
其一,当人们自地面降到这个地下世界的时候就已看到了,电梯上众多的人影蠕动,透过安装在特殊电子摄影室内的人口隧道制轮机,就在天花板和墙壁上映出多彩霓虹的效果,并伴以美妙的音响。
其二,是产生自同样复杂的电子功效。原来在该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装有二千个以上的喷嘴,泉水向上喷出十尺高,再采用人类智慧结晶的彩虹镜,使光线通过坠落的喷泉水滴,就折射出一道道彩虹来。
延伸约千米,两旁灯火辉煌,商店鳞比的大街,将要继续扩充,大道两旁有无数以花卉为名的小巷相互贯通,小巷两旁又是各色商店林立。
“我们的店面已全部出租,而且生意兴隆”,彩虹市市长说:“每年总销售额为一百六十万美元,十二年前有人认为该市的新奇感势将逐渐消失,但直到今日,我们仍然稳健成长”。
据说,成功的因素主要赖于密集便捷而又舒适的地下铁系统,况且市内保持整洁,顾客也无须为气温的突变而担心。
偌大的一座地下城市,保卫人员一定会是极为可观的。其实,这座城市,警察、守门人、清洁工工程人员和秘书等,人数总共不过五十五人。这是因为电脑担负一切工作,象控制温度、湿度、灯光、监视污染、火警及其他安全系统,转动电梯,甚至制做彩虹。
这里还有宽阔的广场,人们叫它灯光广场。广场是由两万多条不锈钢管和六千七百个球形接合组成的,由一万多个四十瓦的灯泡照明,一切组合均采取完美的几何结构处理。以电脑控制的各种音响设备,播放出动人的音乐,确实吸引着人们前来消费。
(周文摘自香港《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