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当代青年在想什么?

1985-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5期
关键词:人生道路青年人安保

贾 明

目前,在一亿一千多万日本人中,有八百多万是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或五十年代初。三十多年来,随着日本由一个战败国崛起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这些人在日本社会上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人生道路波浪迭起而又曲折复杂。

人生道路上的前三十年

现在三十多岁的青年人,都是在战后初期日本婴儿出生率高潮中出生的。大多数人从小因家庭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发育畸形,成了头大身瘦的豆芽式体型。当时由于公立学校不多,不少人只好去上私塾。高中毕业后,不少人在大学升学考试竞争中落榜,闲荡在家无所事事。进入大学的人,正赶上如火如荼的反对日美安保条约斗争的学生运动,不少人加入“反安保全民共同斗争”等组织。当他们迈出大学校门之际,日本已被誉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这批青年人步入社会,其中不少人组成了夫妇两人加一、两个孩子的小家庭(日本称作“核家族”)。八十年代初,日本家庭讲究生活质量,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自称是中产阶级。这些“核家族”中的许多青年人在这种潮流影响下,希望早日成为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汽车”的中产阶级而拼命干活挣钱。少数人在为社会改革之路孜孜不倦地探索。

“竞争的一代”面临新的挑战

战后初期出生的青年自诩是“竞争的一代”,“从摇篮起到坟场为止,无时不竞争,无处不竞争。”过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闯过了升学关、就职关。今天,当他们即将陆续进入中年之时,又面临着两个新的挑战。

第一,企业职位严重不足,升迁机会十分难得。按日本企业实行的年功序列制,职员进入公司十多年后一般就能升到课长或相当的职务。目前,由于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新招收的职员大幅度减少。随着老职工的自然淘汰,战后初期出生的青年人在企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许多人到了该升迁时,却无法按时升迁,这样就出现了严重的“职位不足”。虽然一些企业设立了课长助理等虚职,但仍不敷应用,许多人因得不到升迁的机会而意志消沉。

第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随着电子计算机大量应用于办公室和车间,越来越多的青壮熟练工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岗位,不得不接受重新训练,或被安排去做其他工作。他们在十多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也因之化为乌有,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人怀疑自己对企业、对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一批批攻读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活跃在各关键岗位。这对于已有一定资历但缺乏微电子专业技术的青壮年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女青年的烦恼

至于战后初期出生的女青年,大多数已成为家庭主妇。但也有一部分不甘心在家务中消磨青春的女性经过种种努力,学得一技之长,自立于社会。可是,她们的生活也不无苦恼之处。首先是婚姻问题。过去她们曾在结婚与事业的矛盾中苦恼、斗争,最后选择了后者。如今,事业上成功了,而婚姻问题却因年龄过大迟迟未能成功。这些被称为“孤僻的老姑娘”的女青年们,只得用拼命工作来减轻烦恼。有的女青年甚至表示,现在考虑的已不是结婚问题,而是养老问题了;乘在职之时,多挣些钱,以便将来在养老院中舒舒服服地了却残生。

(朱小丹摘自1985年1月6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人生道路青年人安保
跟踪导练(一)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快活三里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快活三里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超级玛丽
“猴”安保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