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世中诞生的一颗明星

1985-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5期
关键词:索菲亚母亲同学

意大利著名演员索菲亚·罗兰自1950年走上银幕以来,已拍摄近80部影片,1961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她在《卡桑德拉大桥》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深得我国观众喜爱。1984年她度过了50岁生日。这位出身贫苦,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女演员是怎样成长的呢?请听她自己讲述吧。

1934年,天主教规还严格地制约着意大利人的生活,我在一家专门接收未婚产妇的慈善病房出生了。我这个瘦小枯干、面无血色的丑东西,生下来就是罪人。“父亲”拒绝同我母亲结婚,这使得母亲的处境更加艰难。

母亲是个坚强的女性,她用血和泪把我喂大,我上学了,但这并没有给我带来欢乐。每天早晨,我不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就是最后一个溜进教室,只有这样才能躲开同学们的议论、嘲笑。私生子的罪名似乎已经刻在我的脸上。更让我难过的是,母亲仪态婀娜,美丽动人,哪个同学的母亲都比不上她。可是每次她来学校接我,都免不了遭到同学们的奚落。

战争爆发了,德国人开进意大利,飞机整天狂轰滥炸。一天夜里,我们全家都在熟睡,成吨的炸弹象暴雨一样向我们的波佐利小城倾泻。母亲跳下床要我快穿衣服,可我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呆了。母亲拉着我跑向防空洞时,一块弹片打中我的下巴,血流不止。

这就是我的童年,没有欢笑,只有痛苦和恐惧。

战后波佐利唯一的一家电影院重新开张,并上演好莱坞影片。美国电影把我带进了一个同我的凄苦童年相去甚远的世界。但吸引我的不是银幕上的珠光宝气、荣华富贵,而是演技高超的影坛明星:弗莱德·阿斯坦尔、盖博、林黛·达妮尔,特别是泰隆·鲍华,他主演的《碧血黄沙》上映时,我去看了12次。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应该从事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虽然一个十一、二岁孩子的梦想与现实有着天壤之别,可我却信心十足。

长到14岁我的身体奇迹般地复苏了,丑小鸭成了羽毛绸密,双脚修长,胸部丰满的天鹅。第一次上银幕是在美国电影公司来罗马拍摄的《往何处去》中当临时演员。以后被一位叫卡洛·庞蒂的制片人(后来他成了我的丈夫)看中,他一次又一次带我找各处的摄影师试镜头,可回敬我们的都是摇头、叹息。我没有灰心,星星点点地在一些意大利低成本影片中表演几个短镜头。到18岁才在《海下的非洲》中得到一个象样的角色,但没有在电影界引起什么反响。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得以在《阿伊达》中扮演主角。影片发行广泛,我终于在银幕上与英、美观众见面了。此后,我拍的片子渐渐多起来:《乡村之神》、《绝代佳人》、《那不勒斯黄金》、《磨坊主的妻子》、《骄傲与激情》、《钥匙》、《黑兰花》等等,一次次震动影坛,并受到英国女王接见。然而我真正的艺术生命是从德·西卡导演的《两妇人》开始的。以前我多是扮演风流女郎,而在这部影片中是塑造一位朴实的妇女。在德·西卡的支持、指导下,我终于成功地跨入了一个以往绝无勇气涉足的天地。过去我不过是一个表演者,从此才称得上一名真正的演员。可以说在我所塑造的角色中,这是最成功的,荣获1961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索菲亚·罗兰成了举世瞩目的名星,多次获得嘉奖和荣誉,也许没有什么要去奋斗了吧!不!至今我仍感到要演好一个角色是何等艰难,甚至比过去还要困难。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

说来有趣,不幸的童年竟成为我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这是在甜水中泡大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我度过了那可怕的岁月,它剥夺了我的童年。但是我成年后所遇到的一切在儿童时代都经历过了,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把我压倒。我曾在笔记中写道:“培养一点伤感是每一个艺术家的责任。”

我几乎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如果可以选择,我愿这样再过一生。人正是在失败、摸索中前进的。我的哲学是:奋斗一生、摸索一生。我永远不会宣布退休,我不相信一个演员能够退休。谁能预料他毕生最杰出的角色什么时候到来呢?

(摘自《世界知识画报》)

猜你喜欢

索菲亚母亲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索菲亚的魔法书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索菲亚的魔法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