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动物能否思维想到

1985-07-15杨永竹

读书 1985年7期
关键词:大猩猩心理学思维能力

杨永竹

一九八五年二月《读书》《动物也有形象思维?》的质疑篇着实触使我思考了一番,为了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我还特地去啃了几篇文章。现在看来动物究竟有没有思维、有没有智慧不独是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这类专门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它实际上还是哲学界、心理学界长期瞩目和争论的问题。许多重要的学派对此都有过自己的见解。就我目前所知,英美两国就有很多科学家在花大力气做动物实验去研究它。著名英国科学杂志《New Scientist》近来多次发表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见解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见仁见智使读者往往难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内中有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我得到的启示是:要不断地了解新动向、新思想,以开阔眼界,这样才能跟上世界。

十七世纪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就认为动物没有思维,其理由就在于动物没有语言。四十年代桑戴克和赫尔的刺激一反应(R—S)学习理论曾风靡一时,这个理论认为动物只能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自动的联合;到五十年代,斯金纳则干脆认为动物是一些“自动机”,对它们的描述根本不需要借助智力方面的任何概念;曾在我国心理学界起过重要作用影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给我们勾勒出的也是类似的一番图景:狗听到铃声就会机械地不由自主地流唾液。这类学说至今在许多人头脑里占有统治地位。诚然这些理论都包含某些合理因素,但是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它们的致命弱点在于观点的孤立和机械。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动物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至少不能再按早期那些严格的行为主义者的眼光去看待它们了。例如,近来心理学家设计了这样一种巧妙的实验来检验传统理论:先训练受试老鼠,使它们学会压一下杠杆以得到少许食物的奖赏,再在喂食之后给它们注射致病的药剂。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把老鼠放回斯金纳的实验箱中,它们会不会继续压杠杆以得到食物呢?传统的理论认为它们仍然具有原来形成的条件反射还会继续压杠杆。而实验结果表明鼠已不肯再压杠杆了:它们已经学会把致病原因归咎于食物(虽则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食物,但对于鼠来说,这里仅能怀疑的就是食物)。英国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根据大量事实指出这些动物具有因果关系的概念(withnotionsofcausality),许多动物心理学家也根据实验经验倾向于认为动物具有推理能力,也就是说,动物具有智慧。我觉得这一点完全符合人们日常经验。人们不是常打这样的比喻:“狡猾得象狐狸”,“精得象耗子”等。狐狸迷惑猎人的事虽没有经历过,但对于耗子的“精”,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它们能很快学会识别哪些是无害的食物,哪些是使它们致命的鼠药。我想:之所以新鼠药层出不穷,而鼠终不绝种,这也是重要原因吧!象鼠这等动物尚且如此,那些更高级的动物如海豚、大猩猩等的智慧就更不能忽视了。据资料介绍,猩猩会故意跟人开玩笑,虽则只是一些粗俗的恶作剧,但毕竟也是一种原始的幽默感。

当然,包括大猩猩在内的动物确实没有人类语言,但是,如果以有无语言来作为区分有无思维的唯一标准,似有点欠“公允”,天生聋哑的人不也没有语言吗?英国过去的维多利亚时代就曾因聋哑人没有语言,把他们视为痴呆。而今天我们知道聋哑人在学会手势语言后智力是正常的。科学家曾为大猩猩掌握人类语言付出过许多艰苦劳动,但结果都告失败,后来发现“悲剧”在于它们根本没有能发出人类语言的那种发音器官。现在科学家又忙于试验教会大猩猩学会手势语言。它们要学会简单的手势语言不成问题,但是它们是否能从语义和语法上真正掌握手势语言却仍然大有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才能有结论。不过,有一点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动物具有自己种族的动物社会语言;动物具有一定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如果承认了后一点,那也就离承认动物具有思维能力不远了,因为推理和判断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旧理论不再能解释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了,它不再适合了,需要变更,但是新的革命性理论还没有诞生。人们重新关注动物能否思维的问题正反映了这种渴望。很多人倾向于说动物具有思维能力。我以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我们还得多看看!

猜你喜欢

大猩猩心理学思维能力
“没有用”的心理学
我有友情要出租
新生活
我有友情要出租
跟踪导练(二)5
晚安,大猩猩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