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并非“两司马”
1985-07-15张焕
读书 1985年4期
张 焕
中国青年出版社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中说:“在太平天国占领地区,建立每二十五家为一个‘两司马的基层组织,每一个‘两司马设一圣库,……‘两司马也就是太平天国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单位。”(第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经济制度》中说:“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按照太平军编制进行了改组,即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第63页)这两本书里提到的“两司马”,其实都应该是“两”。
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的确是按照太平军的编制进行改组的。而太平军的编制,却是根据《周礼》“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而来的。所以,“两”算是一级建制。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设军,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先设一军帅。次设军帅所统五师帅。次设师帅所统五旅帅,共二十五旅帅。次设二十五旅帅各所统五卒长,共一百二十五卒长。次设一百二十五卒长各所统四两司马,共五百两司马。次设五百两司马各所统五伍长,共二千五百伍长。次设二千五百伍长各所统四伍卒,共一万伍卒。通一军人数,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这个规定中,另外还在好几个地方把“两司马”跟“师帅”、“旅帅”、“卒长”、“伍长”等作为职官并提。所以,从《天朝田亩制度》本身也可看出,“两司马”显然是一种职官。
太平天国把“圣库”建立在“两”上;一些教育和司法的措施也常以“两”为基层单位。所以,“两”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基层的社会组织。而“两”并非“两司马”所可以等同,不应该把“两”说成“两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