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
1985-07-15卫泽申
卫泽申
美国作家马丁·马尔蒂(MartinMarty)新作《在自己土地上的朝圣:美国宗教五百年》(PilgrimsinTheirOwnLand:500YearsofAme-ricanReligion)在美国受到好评。评论者认为,本书反映出他文笔优雅的特点。他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扎根一直讲到七十年代,讲述了各种各样宗教的传统,把一本美国宗教史讲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了解这些材料的读者也会被吸引住。这本书唯一的缺陷是,马尔蒂热情详尽地讲述了前四百五十年的历史之后,一下子跳过了五十年。但即使是这样,它仍不失为对美国宗教的极为优秀的介绍。(卫)
一九七二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希·伯尔(HeinrichB
许多年来,生态学家们一直受摩尔根的影响,认为动物的行为是机械的,不是有意识思维的结果。唐纳德·R·克利芬(Donald R.Griffin)在《动物思维》(Animal Thinking)一书中指出,这种先入之见蒙蔽了观察者的眼睛,使人们看不见有机物的活动过程。他整理了许多事例,证明动物有思维能力,其中涉及了生态学的许多方面,涉及的动物有昆虫、鹦鹉和海豚。尽管并不是每一个例子都很有说服力,但许多例子是很值得重视的,要进一步研究就得解决“思维”的定义问题。(泽)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新编了一本《一九八四年美国最佳短篇故事集》(TheBest AmericanshortStories1984),集子里收入了二十篇小说,选自十二种杂志。厄普代克为集子写了前言,其中回顾了近十年来短篇故事的历史,认为那是一个“不平坦的世界,但绝不是无望与窄小的领域”。根据他的看法,八十年代的短篇小说的重要题材之一是恋人,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不太稳定的家庭成员的死亡。书评家说这是了解死亡再好不过的故事。
山崎丰子所著的《两个祖国》(二つの祖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广岛原子弹爆炸、东京裁判为背景,介绍了主人公天羽贤治作为外籍日本人的矛盾的一生。
太平洋战争后在美的日本人不论是否已入美籍,都进了收容所,天羽是其中之一,在受讯时他表示不敢在战场上杀他在日本留学的弟弟,在日本的弟弟忠此时已入伍并向日本人表示不敢去打在美的哥哥,后来,天羽贤治做了美情报局日语学校的教官,日本投降了,美国防谍部队怀疑起天羽贤治,他退出美国军队。战争中的经历使他战争的创伤愈来愈深,陷入不可自拔的矛盾中,最后,天羽贤治以自杀了生。虽然他死了,但他所遇到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不论住在哪个国家,是不是加入别的国籍他都是日本人,日本仍然是他的祖国。确切地说,对他们来说,有两个祖国:美国和日本。但是,所有的国家都要求自己的人民忠诚,所以一个公民对两个祖国尽忠是办不到的。(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