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也该上医院
1984-12-29韩绍安
韩绍安
“有病去医院”已成为不成文的惯例;自从有医院以来,它的大门一直是向病人开放的。对于健康者来说,多数人把医院视为忌讳,认为除了探病之外,一般人是不该去医院的。这个传统的观念和惯例其实是一种偏见,它不知延误了多少疾病,贻害了多少人;可能有人认为这是耸人听闻,不信,请看;
让事实说话
1983年夏,某市医院对970名中年知识分子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受检中有688人是半年以上来进过医院、自我感觉良好的“健康人”,就在这些“健康人”之中,竟新发现各种疾病207人(种)。这些首次发现的疾病,不仅有一般性疾患,还包括心血管、肝,肾和肿瘤等严重疾病,有些病例已进入中期,甚至晚期。值得深思和注意的是这些受检者全部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者。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他们都是负担较重的中年知识分子呀!好,再举一例:某县体检组在1982年冬的一次征兵体检中,受检对象全是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然而这些很少去医院,自觉良好的青年人,新发现的疾病也相当惊人;在828人之中,竟有161人患有各种疾病,其中还包括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等重要疾病,仅高血压就有26侧,他们又都毫无自觉症状,对自己的高血压都感到意外,甚至不相信医生的检查结果。
病人的主观感觉完全可靠吗?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许多人这样说:“我的身体最棒了,一点毛病也没有!”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他们不懂得,这种主观感觉并不绝对可靠,并非都是那么敏锐和准确。因为有相当一些疾病,在初期甚至发展到中期,病人自己还觉察不出来。象上面提及的高血压病,可以几年至十几年不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如冠心病中一种比较多见的类型——隐性冠心病,病人自己根本毫无异常感觉。正象电影《人到中年》里的女主人公陆文婷一样,她之所以在连续手术后突然发生心肌梗塞,险些送命,说明她本来心脏就不健康,患有隐性冠心病,再如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都是常见的传染病,但它们在早期也往往症状不显,大多由于检验肝功、转氨酶或进行胸部透视时才确诊的……
这些事实都提示人们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应该相信科学,相信医生,要靠医生的细心诊断和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及早地发现和确诊疾病。
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置要措施
当我们懂得了上面的道理之后,就会明白定期,主动地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保障身体健康该是多么重要。究竟间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和检查哪些项目?这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和其他情况,全面考虑来决定。如果是平时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可以每1~2年检查一次,体质较差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带有遗传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检查一次。中年以上,身体进入多事之秋,多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检查间隔的时间,应缩短至半年;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大减,对疾病刺激的反应性也明显降低,故患多种严重疾病亦不显典型症状,极易漏诊或误诊,检查间隔时间应为2~8个月。检查的项目应请医生酌情决定,但每次都不应漏下血压、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和胸部透视。有条件的,如每次都能由固定的医生主持检查,便于全面、系统地掌握受检者的健康情况,当然更好。
社会主义医院的任务不仅是专门治病,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保障人民的健康同样是它的重要职责。因此,医院的大门应该朝向所有的人开放,为定期体检者提供条件和方便。
如果,每个人都能重视这一问题,自觉、主动地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每家医院、每个医务工作者又都能积极配合,把这事当作己任,那么可以相信,这种“没病也去医院”将很快会蔚然成风,这会显著提高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